分享

(内部讲义)不容错过!| 高雨老师深入浅出,为您讲述慢性内科病的针刀诊疗新思路!

 xyf4345 2018-06-28

 什么是慢性病? 在高雨老师的认识中应该是这样的:在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或者是疾病自身的病因、病理没有认识清楚,或者是疾病自身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形成了迁延不愈,器官永久性的损伤等情况。一般认为疾病在恢复达三个月之久而不能康复的称之为慢性疾病。而慢性内科病的多是指内脏器官的一些迁延不愈的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消化系溃疡等病变。还包括内分泌类型的、代谢型的、血液型的、泌尿型的、免疫型的等等多种系统的疾病。而对于我们从事针刀的医生,对于这些慢性内科病的治疗,还只是处在探索阶段。而且,很多的老师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高雨老师对于针刀治疗内科疾病也已经十几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针刀最早治疗的就是慢性疼痛性疾病,在对疾病的逐渐认识的过程中,很多原来慢性疼痛性的疾病通过针刀的治疗后,患者原来有的慢性内科疾病,同时得到了痊愈。所以,在之后的过程中就开始了对内科疾病的深入研究,从而找到了这些疾病的根本性的病因。而这些病因通过针刀的治疗又切实可行的,多数患者通过这一独特的思维,运用针刀治疗,使疾病得到痊愈。举一个大家最常见的疾病,顽固性感冒。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尤其是门诊医生,有这样的一群人,经常感冒,有的一个月感冒一次,有的十几天就感冒一次,还有的人天天有感冒的症状。打喷嚏、流眼泪、鼻塞、有时头疼、头晕,有时伴有低热等体征及症状。



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种疾病 是什么原因呢?在多数情况下就会这样告诉患者,“你的抵抗力太差了”。真是这个原因吗?


其实不然。咱们平时对感冒的认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感冒,就是因为受凉受寒引起的体内的病毒在抵抗力差的时候产生的大量复制。使人产生发热、鼻塞、流涕等临床表现。

2,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和细菌侵犯上呼吸道,引起人们的咽痛为主的病症,患者没有鼻塞、流涕等症状。

3,流行性感冒,主要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患者全身酸痛,高热,同时伴有鼻塞、流涕、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及体征。

这样分析下来,感冒病毒侵犯的是人体的主要的微生物。而侵入人体后,人们出现的全身酸痛,其实就是病毒在肌肉及筋膜内的大量繁殖。导致肌肉和筋膜的水肿、增厚等病理表现。病毒的特性就是一旦感染就会产生抗体。就不会在人体内反复感染,再一次的感冒就已经换了一种病毒。而在急性期得不到正确治疗的话,就会使肌肉和筋膜留有慢性损伤,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颈部肌群。当这些肌群损伤后就会表现出其刺激枕后的神经出现头疼甚至头晕。而当这样的肌群损伤进一步加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其刺激面神经导致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导致鼻黏膜的水肿,出现鼻塞、流涕,眼涩、流眼泪的症状,有的人还会出现顽固性咳嗽。咽部的迷住神经兴奋,出现咽干痛的表现。此时,人体内并没有病毒的侵害,这些体征和症状的存在,其实是颈部肌群损伤引起的结果。所以,只要对其颈后肌群的病变进行治疗后,这样的体征和症状会马上消失。下面我们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一思路的可行性。



要想治疗慢性内科疾病,那咱们就得弄清楚这些慢性疾病的真正的发病原因,为什么会出 现迁延不愈。那么,就得先弄清楚这些器官的功能、营养、解剖、神经支配特性及生理知识。多数的器官的功能我们不细讲。咱们就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为例来分析一下。

营养失衡对一些疾病的影响

大家都清楚,我们人体的所有器官的营养都是来自于血液及体液的营养。内脏器官也不例外。消化、循环、呼吸等器官都来自于血液的营养,而当血液不能正常供应的时候, 内脏器官的营养就会出现失衡,当内脏器官的营养下降的时候,其功能也就出现明显的降低。让其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时就会加重内脏器官的负担,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内脏疲劳性损伤。比如:慢性腹泻的患者,多数是因为消化器官,尤其是小肠的血液供应下降导致的营养失衡,出现消化液的分泌不足,消化酶的质量下降,对食物及水分的吸收出现障碍,最终出现腹泻。当然一个慢性腹泻的患者,不单单就这一种原因,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在这里姑且不讲。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由于肺的血液供应失衡,那么它的营养代谢就会出现障碍,导致支气管内的炎症消退减慢,最终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的病因更不必说,这是营养失衡对这些疾病的影响。



内脏器官的神经支配也是很复杂的。过去的时候将支配内脏的神经系统,称为植物神经,又因为它不受人的意识支配又称为自主神经。现在多称之为内脏神经。就是因为它主要是支配内脏器官。它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绝大多数的内脏器官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支配。交感神经纤维发自T1到L2、3脊髓段。包括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节前神经纤维、节后神经纤维。节前神经元位于T1--L2、3灰质侧柱。节后神经元组成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部。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主要是指内脏神经周围传出纤维的副交感部,包括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神经元、节后纤维,而节前纤维位于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为副交感神经的初级中枢。一部分位于脑干内的副交感神经核,包括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核、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核、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副交感核。及骶髓部副交感神经核,主要位于第二到四骶节。它的分布比较局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既是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在器官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对立统一体。二者从相反的方向共同调节器官的活动。比如:交感神经使心跳加速,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正常情况下心率维持在每分钟75次,当交感兴奋的时候心跳加快,副交感兴奋的时候则心率会变慢。

交感神经除了支配内脏的功能外,还会通过对营养器官的血管的支配来影响器官自身的质量。咱们哪心脏的神经支配来说,有三组,除了交感神经、迷住神经外,还有自律神经,它的交感神经主要是胸1到胸5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无论是指直接从上胸段的脊髓发出,还是颈下神经节、颈中神经节、还是颈上神经节发出支配心脏的神经。它们的出处都是脊髓的上胸段。而其支配的迷住神经就是从延髓的迷住神经中枢直接发出的神经纤维支配。称之为心丛。位于心底部,主动脉弓后下方,气管叉的前面,由两侧交感干颈部的 颈上、中、下心神经及迷住神经的所有心支组成。心丛又分为心深丛和心浅丛。心浅丛位于主动脉弓的前方。由颈上神经节与迷住神经的心下支组成。心深丛位于支气管分叉的前方、主动脉弓后方。由左右交感神经的颈上、中、下和左迷住神经心上支组成。支配心脏的所有组织。而其自身的节律神经纤维是由心脏的窦房结发出。心血管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心脏的活动,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的活动都有调节作用。 

而肺组织的神经支配就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的出处主要是胸段脊髓的1--5发出的。在肺根的后方与迷住神经的肺支一起组成肺后丛,支配肺内支气管、血管、和腺体。而肺丛由第2-5胸神经的分支及较大的迷住神经支气管支组成。肺丛在肺根内支气管分为肺前丛和肺后丛。随肺动脉和支气管的分支入肺。而迷走神经就是颅内延髓的迷住神经中枢发出。 

消化器官,除口腔外,食管、胃、肝脏、胰腺、小肠、大肠等。它们的交感神经支配来自于胸6到胸12脊髓段的脊髓侧角,在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神经节内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胃、肠和大肠的各部。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蠕动和分泌。从消化系的神经支配会更加直观的分析,而同一个脊髓段发出的交感神经又会支配多个器官。这就导致了内脏器官病变出现疼痛时的定位不明确的原因。而交感神经在内脏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中的功能占其较少部分,而消化器官的肝、胰、脾及所有的消化道及胃,更多功能的支配则来自于副交感神经的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其节前纤维直接终止于消化道的壁内神经元,然后发出节后神经纤维支配消化道的腺细胞、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副交感神经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通过激活M受体,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而迷住神经的支配是很广泛的,在消化器官中从口腔一直到结肠的中段右曲。在消化器官中交感神经除了支配其功能外,主要的因素是消化器官中的血管,因为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消化液,而消化液的生成又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支持。但是,当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其支配的血管就会出现痉挛,那么供应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就会下降,使消化器官在工作时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象一个正常工作的人,你不给他吃饭,或者让他吃不饱,那么他的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他生产的产品可能就是数量少,或者残次品多。长期以往,这个人也就累死了。人体的器官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会出现衰竭。而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所以说,交感神经持续性兴奋导致的血管痉挛而影响消化器官的功能,是消化器官病变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那为什么说是之一呢,因为还有其它多种因素的存在。因为,消化器官功能的维持,也就是消化液的分泌主要是依靠迷住神经的支配。而迷住神经传导的功能紊乱会直接影响消化器官的分泌功能,导致消化液的分泌量下降,消化液质量的下降,消化酶数量的减少。从而使进入人体的食物不会得到充分的消化。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的形成和糖元的大量进入血液,从而在损伤血管的同时,又导致全身器官的损伤。这是消化器官形成慢性病变的又一主要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