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愤世嫉俗的唐代诗僧王梵志

 flyk0tcfb46p9f 2018-06-28

王梵志约生活在六世纪末至七世纪中下叶的大唐初期。王梵志愤世嫉俗,大概与他幼年的特殊生活经历有关。

据冯翊《桂苑丛谈》记载,王梵志刚从娘胎里出来就被抛弃了,是一个可怜的弃儿,所以,连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被有点儿怜悯之心的王德祖收养。可是,这个王德祖也不负责任,没有尽心尽力,让他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却等他长大了一点,就送他到寺庙里当了和尚。如此的人生经历,让王梵志尝尽了人世间的种种炎凉。尽管社会在进步,生产力在大幅度发展,唐初的政治也较宽容,但他的心却已经冷透,冷眼看世界,把这个世界彻底看穿。因此,当他学了文化,会写诗后,就毫不客气地抨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透过王梵志的诗,可以发现诗中包藏着他一颗愤世嫉俗的心。

王梵志的诗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讽刺,并以说理为主,语言朴实,重视惩恶劝善的社会功能。某些诗篇具有讽刺世态人情的积极意义,如:“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诗的风格浅显平易,甚至有些口语化,而往往寓生活哲理于嘲戏谐谑之中,寄嘻笑怒骂于琐事常谈之内。请看《诗》: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第一首诗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来,类乎戏曲的“道白”。自夸有一处世的无价之宝,这就是与世无争、息事宁人。这是古代社会里穷人普遍具有的“共相”,在王梵志笔下得到个性化的表现。“与世无争”的概念并未直接说出,而通过诗中人活生生的语言:“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来表述。被人欺负到极点,却死也不肯上县衙门申诉,宁愿吃亏,这是进一步写“相打长伏弱”,连“忍无可忍”的意气也没有。诗歌形象打上了封建时代弱者的烙印,散发着生活气息(“相打”、“伏弱”、打官司都来自生活)。而“价值百匹练”的夸口适足见出人物身分(以“百匹练”为贵,自然不是富人意识),表现出人物处境虽卑微而不自知其可悲。通过人物的语言,诗人画出了一个甘居弱小、不与人争的小人物形象。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甘于忍让的小人物,才使不合理的制度存在千年而不朽。人们常说“让人三分不吃亏”,不要与有权有势的人顶着干。虽然有些软骨头的嫌疑,却能够保全自己,也是弱者做人的诀窍。

第二首也用第一人称写,但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三人行”的戏剧性场面。“骑大马”的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担柴汉”面朝黄土背朝天,佝偻着腰,这是贫富悬殊的两极。而作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其心情也是很矛盾的:他比上不足,颇有些不满(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看出),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诗人这里运用的手法是先平列出三个形象,末句一点即收,饶有情趣。章法也很独到。

两首诗都略带夸张地写出了人情世态的某种通病,令人忍俊不禁,于笑中又有所反省。它们既可看作是正经的、劝喻的,又可以认为是揶揄的、讽刺的。但作正面理会则觉浅,作反面理会则妙不可言,让人忍俊不禁。如“我有一方便”一首,作劝人忍让看便浅,作弱者的处世哲学之解剖看则鞭辟入里。“他人骑大马”一首,作劝人知足看便浅,作中庸者的漫画象看,则维妙维肖。王梵志这种性格解剖式的笔调犀利的幽默小品,比一语破的、锋芒毕露的讽刺之作更耐读,艺术上更高一筹。再看“城外土馒头”一首: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的诗多为无题,这首诗很具“黑色幽默”的特色,它强调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谁也无法逃避死神的光临。看得出,诗作旨在讽刺社会上一些人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荒唐,从而彻底否定长生不死的观念。

以前的人死后埋葬,坟墓都做成球冠状,上面还叠一抔土,很像一个大馒头,“城外土馒头”,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喻坟墓,虽不免残酷,还是让人一噱,“土馒头”坐落在城外,表现了人死之后的孤寂凄清,这样,生时的荣华富贵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的了。想起南宋的高翥的一首七律,是写清明祭扫祖先的。其诗曰: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白日护理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王梵志早就看到这一点,清醒地指出:“馅草在城里”。坟墓既然是土馒头,坟中的人便是馒头中的肉馅了,这一比喻,几乎令人哭笑不得了,成为肉馅的就是死人,现在“在城里”的活人就却是这个馒头未来的的馅,而且,这个馅儿,并非可以放许多,而是“一人吃一个”。大白话里透出严峻,意思是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不可多得,不论人们爱不爱这个“土馒头”,都得吃一个,而且只能吃一个。纵然“土馒头”内的生活寂寞清苦,却由不得人选,不如老老实实“莫嫌没滋味”。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把这首诗与王梵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一诗的诗意融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振聋发聩,《红楼梦》里的“槛外人”妙玉就很喜欢这两句诗,其实是曹雪芹喜欢,他巧妙地把寺庙取名为“铁槛寺”、“馒头庵”,让人感慨、回味。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