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乾隆皇帝喜欢花, 桃花、梅花、菊花……他都喜欢。 到底有多喜欢呢? 先给大家看一幅山水长卷。 画的是什么呢?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原来是一幅《桃花源图》。 画面局部 《桃花源图》源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的是历代文人雅士和帝王所追求的世外桃源。我们在桃花源里看到青川秀水,屋舍俨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相合怡乐。 画面局部 其实,这幅《桃花源图》,来自中国嘉德2018春拍中一件瓷器上的画面。就是下面这件,清乾隆 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桃花源”图双耳活环大瓶。这件大瓶也是今年嘉德春拍最重要的器物之一。 Lot 2630 清乾隆 御制青花夹洋彩通景“桃花源”图双耳活环大瓶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矾红篆书款 H: 55.2 cm 来源: 香港苏富比,1980年11月26日,Lot 409。 著录: 1、《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页220,图308; 2、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页516,彩版123。
它是乾隆时期,唐英督窑时的重要作品。这件瓷器通过青花加洋彩的特殊工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长卷。 当我们转动这个瓶子的时候,一幅风景秀丽的桃花源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是一幅平面的山水画,在立体瓷器上的完美呈现。 乾隆皇帝像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桃花源的意境,他喜欢桃花,也曾经赋诗:「忆昔入桃源,万古仙家趣。桑麻满平畴,绯英缬千树。」(《拟渔人复至桃花源不复得路》),可以说这个瓶子就寄托了乾隆皇帝对桃花源的向往和他对大清盛世的憧憬。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 ▲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同时,这件瓶子的来源非常清晰显赫,它曾经在1980年苏富比大拍上出现。而且最难得的是,在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就引用了这件瓷器。《明清瓷器鉴定》这本书,也向来被业界奉为瓷器鉴定的《圣经》。 如今,在湖南常德地区,依然还有桃花源的景致存在。 乾隆皇帝不但喜欢桃花,他还很喜欢梅花,也亲自种过梅花。在他起居和接见大臣的养心殿周围,都装饰有梅花。他曾经说:“梅花品格最胜,冰姿玉骨,铁干古心,迥非凡卉之匹。” 下面这件玉器就与乾隆爱梅有关。 Lot 2673 清乾隆 青白玉《尉香雪海歌叠旧作韵》御题诗插屏 31×22.2 cm 参阅: 1.《清代帝后玺印谱》第五册,乾隆卷一,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2.《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8,紫荆城出版社,2011年1月,193页,图152;194页,图153;195页,图154。 说这件玉插屏之前,带大家了解一个地方——邓尉。 邓尉位于苏州城西五十里的太湖半岛光福乡,与玄墓山相连,相传汉代有太尉邓禹在此隐居,故此得名。 相传宋代高士查莘在此隐居种梅,村民纷纷仿效。苏州人素爱梅花,冬春时节有赏梅、折梅之俗,到明清时光福乡民十有七八植梅为业。日久蔚然成林,花开时一望如雪,数十里香风不绝,为吴中绝景。 其中尤以吾家山最为幽丽奇绝,康熙年间巡抚宋荦游历此地,题刻“香雪海”三字于崖壁之上,此后“香雪海”遂名扬海内,成为江南第一赏梅胜地。 香雪海 乾隆皇帝早就听说这个香雪海,非常希望能到此一游。所以他南巡的时候,就有三次特意到了邓尉,去看香雪海。 这件玉插屏上面就刻了三首御制诗,是乾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下江南,路过香雪海时写下的。他把三首御制诗刻在插屏上,放在身边,可见他对梅花的痴迷。 乾隆皇帝不但喜欢桃花和梅花,也钟爱菊花。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件「清乾隆 御制蓝宝石洋菊纹戒指」,其蓝宝石界面上刻的正是洋菊。 Lot 2659 清乾隆 御制蓝宝石洋菊纹戒指 戒托暗刻双勾“乾隆”款 D:2.8 cm 这枚戒指有一个奇特之处,我们用肉眼看不见,只能通过放大镜来看。就是在戒托上,你会发现戒托上双钩刻「乾隆」二字,而且是一点一点錾刻出来的。足以见乾隆时期技不惊人死不休啊。 双勾“乾隆”放大后的细节 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喜欢花呢? 在今年嘉德春拍的另一件重要瓷器上,或许能找到答案。 Lot 2606 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碗 “雍正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D:10.2 cm 这件雍正珐琅彩万花锦纹碗,瓷胎洁白莹润如冰似玉,底有“雍正年制”四字蓝料楷书款。 外壁满绘四时百花图案,在中心位置绘有大朵的牡丹、荷花,周围簇拥小朵的玉兰、绣球、兰蕙、石榴、芙蓉、菊花、桂花、菖蒲、石竹等四季花卉,花叶满密覆盖全器。 这种图案旧称“百花锦”,又名“百花不露地”“万花堆”“万花锦”“锦上添花”等,寓意百花献瑞,盛世长春。 看来乾隆皇帝喜欢花,跟其父亲雍正皇帝爱花有关。 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碗 局部 这件万花锦纹碗采用珍贵的珐琅材料,精心绘制而成。花朵虽极繁密,但每朵都一丝不苟,密而不乱,疏朗有致,而且颜色搭配的媚而不俗。这也体现了雍正皇帝高超的艺术品味和文化修养。 这种画珐琅彩碗存世量非常少,目前已知存世只有四只,其中一只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但是有残损,另一只在香港藏家手中。还有一只,去年在香港拍卖出现过,以1800万港币成交。这次春拍征集的这件是市场流通的3件之一,代表了雍正时期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 中国嘉德2018 春季拍卖会 预展 6/15 - 6/17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嘉德艺术中心 拍卖 6/18 - 6/22 嘉德艺术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