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事都有因果循环吗?

 果果w65k9gp8te 2018-06-29

凡事皆有因果,我们常常怀疑因果定律,是因为我们对因果有一些误解、有一些错误的理解,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因果相报,要一一对应。萃辰天心书院印竹、印安老师的《如是我说》,关于“因果定律”有过这样的探讨:

印安说:
凡事皆有因果。智慧的人重“因”,故能防患未然;愚蠢的人重“果”,常常自食苦果。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发人深省。
印竹说:
《太上感应篇》有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说的也是因果定律。然我们也必须知道因果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人有一天,他正开车赶着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可是路上看到一对老年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他因为赶时间,本想继续向前开,但看到两位老人在那吭哧吭哧地,断定他们根本无法完成换胎。所以他觉得他还是有必要帮他们一下,否则两位老人在大太阳底下、在焦急中,别再出了什么问题。想到这,他便立马停下车来,去帮他们换轮胎。他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他一笔钱表示感谢,他婉言拒绝了,并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开车赶赴他的约会。当他到达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也因某种原因还没有到,所以他先前的顾虑也打消了,慢慢的静下心来,等候客户的到来。客户来晚了,怀着深深的歉意,看到他平静地等候着,觉得他一定是一位好的合作伙伴,于是很爽快地就和他签了协议。我们看到这里,常常会觉得这个人挺走运的。其实,这不是运气,这里面便含着深深的因果定律。

我们一般人对因果的理解常常会这样认为,会觉得:所谓好人有好报,就是我对你做了好事,就要给予我回报。这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因果,这种因果是单向的,是线性思维,好像觉得每一件事都要一一对应。如果这样来看待因果,我们便会常常觉得好人没有好报。这是因为我们太过期许于在谁身上付出了,就一定要获得回报,而因果并不是这样的。就像我前面讲的那个故事,如果这位青年为两位老人家换轮胎是希望得到两位老人家的回报,那么也许会让他失望,因为他并没有那样做,他只是觉得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会在其他的事情上莫名其妙地心想事成或无比顺利,这便是印安老师所说的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所谓的“畏因”,说的是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以一颗慈悲心、以一颗利他之心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所谓“畏果”,便是只考虑某件事情会为我们达成某种结果我们才去做。如果我前面讲的那个故事中那位青年是畏果的,他一定不会去帮助两位老人。因为如果他迟到,其结果就是那个合作也许会不成功,也许那个合作伙伴会因为他的迟到对他缺乏信任。如果那个青年在遇到那件事的时候,心里纠结的是他赴约这件事的结果,那么他一定不会去帮助那两位老人,这便是畏果,在畏果思想的驱动下所产生的行为。而畏因,则是无论面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它来到我们身旁了,我们有能力去帮助,我们就一定要去帮助。因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缘,这个缘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我们不去及时的把它了掉,那这个因终有一天也会不可思议地产生出另外的果来。

所以,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因果的复杂性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一对应的。恰恰相反,如果我们总想着因果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常常得不到好的结果。只有在每一天、每时每刻,面对每个人、每件事,我们都种下好因、种下善的种子,那么,当我们在面对其他另外的事时,就会出乎意料地获得好的结果,这便是“因果不虚,毫厘不爽”。

所以,无论是佛法中讲的因缘果报,还是《太上感应篇》中所说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都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常常怀疑因果定律,是因为我们对因果有一些误解、有一些错误的理解,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因果相报,要一一对应。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因果——这个宇宙的根本定律,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能够效法菩萨,敬畏万事万物之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