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五行五行: “行”,本义是动词,是一种运动方式。“五行”即五种不同气的运动方式。“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 五行,是先贤从自然界五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和常见的物质中,总结出这五种运动方式的一些显著特性,以及这五种特性之间相互转化、制约的运动规律。并采用"比象取类"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分析其性质、作用和形态,按照其相似属性,将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推而广之,用五行及其生克变化之道,便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推算出万事万物的发展方向。 运用到医学方面,则籍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能从阴阳五行中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正如道德经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行: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五行的特征及运动方式:
l
l
l
l l水:所有具有“收藏”类象的都为“水”;“藏”的造字本义:臧者,谓兵至也,乃伏身竖目匿于床下,后人加草字头,代表用草木来掩盖痕迹。危险来临,不利于自身生存的环境下,以谦卑的姿态将自身躲匿于安全有防护的环境中,利用之前收起来的以供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延续生命,就是“收藏”,“收”与“藏”是两个动作。冬天归属于“水”,冬天自然界动植物的表现非常吻合“收藏”一词,植物各展其能,有的将光合作用产物的营养物质贮存在种子内,静待春天重新开始一轮生命;有的将光合产物的营养物质贮藏到自身的根系中过冬,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重新萌发;还有的将营养贮藏在体内,提高细胞浓度,减少自身水份来抵御冬寒,在冬前积累了大量糖分,以抵抗严寒的侵袭;松柏这些针叶型的更加高级,可以自动关闭下皮细胞气孔,形成角质层,筑成“铜墙铁壁”(也是构筑了安全的环境让自身藏起来),避免水分的散发,体内的含水量逐渐减少,细胞液的浓度逐步提高,从而避免了细胞结冰的可能性,使得自身能够安全过冬。动物呢,大多数会冬眠,找个隐蔽的洞穴,在秋天的时候就开始往洞穴里搬食物,等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就降低自身的活动,减少消耗,同时让自身处于相对安全温暖的洞穴里。动植物在冬天里都顺应了自然的规律,采取了“收藏”这一行为,这一运动方式。古人根据水属性之“收藏”特性,推衍出“水曰润下”,“润”本义为增益、增彩,增添有利于自身的物质,“下”的本义为代表了朝地的方向,向着地心的方向;水有向低处流动的特性,所以水要么向着低处汇入了大海;要么层层向下渗透,深藏于地下,水是善于收藏和积蓄力量的,每滴水珠都自动汇入集体和大量中,好像知道自己目前是单薄的,所以汇集凝聚藏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出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水往低处流动的惯性让水具有自由向下的力量,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川流不息的力量。因此“水”代表了生命中“收藏”的功能。 五行的阴阳之分: 从五行的基本特性及运动方式分析中,我们能发现:在五行里面,木主生发,有阳性的向外发射的状态,且生发主要是相对弱小生命在成长的一种动态,因此木为阳,为少阳。指生命的初始阶段,好比人出生后至18岁左右的阶段;火主生长,向外扩升、膨胀,变化迅猛,发展活跃,为太阳,又称老阳。好比人在18-35岁左右的阶段;土,为阴阳相交、阴阳融汇之状态,所以土,为阴阳平衡状态。好比人在35-50岁左右的阶段;金主收敛,运动方式开始向内了,处于向中心凝聚的过程中,以减少剧烈运动来达到减少消耗的目标,金为少阴,好比人在50岁至65岁左右的阶段;水主收藏,靠消耗积蓄的能量维持消耗,运动方式没有外力则为静态,为太阴,又称老阴,好比人65岁以上的阶段。当然这个年龄段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对生命研究的不断进步,也是会有变化的,在未来人也许到25岁以后还可以继续在发育,那么就是延长了生发的时间轴,后面生长、生化、收敛、收藏的时间轴都会向后延迟。这里我们只是举例让大家更能了解,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概念。 从五行的基本特性及运动方式,我们能发现:五行之中,木代表生气,有生气在,生命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重新焕发,木的生命力超强,因此自愈能力高;火内部剧烈活动,碰撞引发的能量巨大,因此有很强的毁灭性,也代表攻击最强悍;土厚重、承纳作用高,本身的承受及防御能力就挺好,生化功能可以让外界侵害攻击力转化为自身力量,也是一种防御;金坚固、刚锐,从革的特性,很能顺势削除对方力量,因此具有良好的进击能力;水流动、随容器而变形,因此适应力、缓和能力最好;水增益万物,因此也有帮助愈合的能力。只要真正把握了五行的特性,我们还可以分析出很多关于五行的衍生特性。 五行生克变化顺序: 上图外圈相生,内里箭头方向为相克。 相生:使其形成,从无到有;并能使其发展壮大,更具活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比较容易理解,比如钻木取火,天干物燥时森林起火;火生土,火焚木剩灰即为土。火山喷发时伴随的火山灰也是火生土;土生金,珊瑚虫是土,珊瑚是金。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后生成了红宝石、蓝宝石、石榴石、黑曜石等众多金;金生水;这里主要是指金的收敛特性,比如空气中的水汽随空气温度下降这种收敛性而凝结在物体上,特别是金属上凝结的水珠会更多,为金生水。比如地球因为引力不断收敛中,形成了大气层,合适程度大气层存在,才让地球保存住水分,形成了海洋;水生木,植物来不开水,水生植物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地球有了水之后,就有了生发之力,有了生命; 相克:强硬的力度为除灭、战胜、削弱、阻碍,合适的力度为制约、规范、管理与保护; 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木克土,种植物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特别是河边,能固土,是木对土的一种克,这种克是保护。庄稼、果树种在土里从土里吸取营养,最后开花结果,是得到,也是一种克。种庄稼的都知道,想在一块土地上持续耕种就得施肥,同一块地还得换着品种耕种,不然土壤容易变得贫瘠,说明这里的木克土,对土是一种削弱;同样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也是一样,有不同力度的“克”,其意义和功效是不一样的。在易学当中,“克”只是代表一种状态,不一定就是负面的,不好的。
问题:想进一步理解五行,按上表格依次思考,比如可以思考为什么肝为木,心为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