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hodunit 第一案:肯特家的悲剧

 文质君 2018-06-29

是天使坠落,还是魔鬼长出了天使的翅膀

引言

一般公认由美国人埃德加·爱伦·坡1841年发表在《格雷姆杂志》上的《莫格街凶杀案》为全世界最早出现的侦探推理小说。而在大洋另一边的英国,柯林斯的《月亮宝石》(1868年)与狄更斯未完成的遗作《德鲁德疑案》(1870)无疑是英国侦探小说的开篇。

英语世界第一部长篇侦探小说《月亮宝石》广受赞誉,重要的一个原因就一百五十年前创作的这部作品基本囊括了整个黄金时代长篇侦探小说的典型特征:

  • 内部作案
  • 红鲱鱼(混淆视听的逻辑谬误)
  • 愚蠢的当地警探
  • 侦探调查
  • 一定数量的嫌疑人
  • 最不可能的嫌疑人
  • 密室谋杀
  • 犯罪现场重现
  • 反转剧情

而无论是《月亮宝石》还是《德鲁德疑案》相比早期带着惊悚或者探奇意味的作品,第一次把谋杀这种血淋淋的事情和生活在平静社区的中产阶级甚至上流社会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维多利亚时代中期既是英国达到强盛世界之巅的时刻,也不可避免是其倾落的开始。在侦探小说的世界里,原有的次序也被打破。血腥和残忍就发生在摆放着精致瓷器,悬挂着花卉窗帘的大房子里。而在花园悠闲啜品下午茶的绅士和淑女突然之间被卷入了应与肮脏低贱作伴的罪恶,阴谋诡计和欲望贪婪再不以阶级区分。巧合的是,《月亮宝石》和《德鲁德疑案》都受到了当时一桩耸人听闻的真实案件影响。两位作家不仅参与到了这一真实案件的讨论中,还把在此案中发掘的灵感用到了他们未来的小说里。参与到这一案件调查的侦探也是后来在侦探小说里频频出现的伦敦警察厅即苏格兰场的开创者之一。

这一被称为‘whodunit’的第一案,就是指发生在1860年的肯特家命案。

弗朗西斯·肯特命案

居住在罗德山大宅的肯特一家,是当地富裕而有声望的一家人。男主人塞缪·萨维尔 ·肯特经营着两家制衣厂。罗德山大宅有三层,几十间房子。肯特家是一个大家庭。居住在此处的,除了肯特,肯特夫人,还有他与前妻的四个孩子,现任肯特夫人生的三个孩子以及照顾小主人们的家庭女教师。仆役与往来的劳工更是不计其数。

1860年6月30号的清晨,负责照顾家中小孩子的伊丽莎白·高夫醒来却找不到三岁半的小肯特。他本应该安稳熟睡在自己的小床里。

七点十五分,伊丽莎白向肯特夫人报告了小弗朗西斯·肯特失踪的事。全家开始搜寻,不久,在大宅的一间屋外厕所里发现了小弗朗西斯的尸体。那孩子还穿着睡衣,可怜的小身体上布满伤口,喉部更是被深深割开,以至于脑袋几乎要从身体上掉下来。

小弗朗西斯一定是先被掳走再被杀害。房间里没有发现异样,唯一奇怪的事就是起居室的窗户早上是开着的,而负责的仆人声称晚上睡觉前这扇窗户一定被他关上了。当地的警察几乎没怎么调查就逮捕了家庭女教师伊丽莎白·高夫。坊间里暗暗流传的八卦仿佛变得言之凿凿了:年轻的伊丽莎白一点也不安分,她在肯特家里和人偷情被小弗朗西斯发现;这个快四岁的孩子可是个很机灵的“告状精”。更有人说伊丽莎白偷情的对象正是她的男主人,五十九岁的塞缪·肯特。

英文有谚云“无烟不起火”。塞缪·肯特的现任夫人十年前也是家里的女教师。第一任肯特夫人1952年过世,她在死前的几年一直挣扎在精神疾病中。而那时,家庭女教师玛丽·德鲁·普拉特,现在的肯特夫人已经成为了塞缪的情妇。

可惜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指控伊丽莎白,很快她就被释放了。

在当地警局束手无策之际,苏格兰场派来协助调查的杰克·惠彻很快便把质疑的目光投到了小弗朗西斯十六岁的姐姐康斯坦丝身上。

康斯坦丝·肯特

康斯坦丝是第一任肯特夫人的孩子。第一任肯特夫人一共生了十个孩子,却只有五个存活。

探长对这个继女最大的怀疑来源于一件她丢失的睡衣,康斯坦丝的衣物都在,只是莫名其妙少了一件睡衣,而她又说不出来丢在哪里。在没有其它环境证据的情况下,这件消失的睡衣无疑让人浮想联翩,是不是占满了血迹无法处理,只能被毁掉。

7月16号,康斯坦丝被逮捕,塞缪为女儿聘请了辩护律师,律师很强势地主导了审讯的过程,康斯坦丝被释放。

而逮捕她的杰克·惠彻则备受舆论指责。在保守封闭的维多利亚时代,一个被雇佣的侦探去调查一桩中产阶级命案,本身就是“以下犯上”的行为。更可恶的是,侦探怀疑的对象还是一个出身良好的淑女。杰克带着找出凶手的责任踏入罗德山大宅,要揭开的不仅是命案的真相,更是会把那些隐藏在中产阶级柔美精致幕布下的丑陋、龌蹉公之于众。那不仅是肯特一家所不能接受的,整个罗德地区的人们都不能“坐视不管”。报纸上是对康斯坦丝一边倒的评论,杰克只能尖锐地指出“消失的睡裙”让这位肯特家的小姐难以消除嫌疑,但却对康斯坦丝被无罪开释无计可施,他“薄弱”的证据不断被公众所嘲讽。

不久,肯特家族离开了罗德山大宅,搬到了远离这里的威尔士北部,而康斯坦丝则被送到法国迪南的寄宿女校。

随着肯特家的离开,罗德山案带着难解的谜团暂时归于死寂。不过杰克·惠彻并没有放弃这一案件,他一直保持对康斯坦丝·肯特的关注。直到他1864年退休,他还对此耿耿于怀“恐怕只有康斯坦丝认罪,这一切才能真相大白。”

杰克·惠彻:苏格兰场的八位创始人之一

康斯坦丝的认罪

谁也没有想到,案件发生五年后,康斯坦丝·肯特前往伦敦弓区的地方法庭承认了自己就是杀害同父异母弟弟的凶手。此时,康斯坦丝二十一岁,已经结束在法国的生活回到英国,并在一处宗教机构工作。康斯坦丝说自己决定向公正和正义投降。根据她的供述,当天晚上是她从伊丽莎白的房间偷走了小弗朗斯西,并带到屋外厕所杀害。而凶器,是她早些时候悄悄从父亲那里拿来的剃须刀。

至于动机,康斯坦丝供认,她是为了报复她的继母。自从继母替代了自己的生母成为了肯特家的女主人,她和自己的弟弟威廉·肯特(也是第一任肯特夫人最小的两个孩子)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杀死继母最疼爱的儿子,无疑是对她最大的打击。

她的陈述出现了多处与事实不符的错误,更令人对当天的真相迷惑不解。

尽管有解释说当时十六岁残忍杀害弟弟的她一定是处于精神极度混乱的状态。但是对于康斯坦丝是不是真正凶手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有部分人坚定不移认为塞缪·肯特才是真正的凶手,而动机还是那个无法证实的传闻,他与女教师在家里偷情被小弗朗西斯发现。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康斯坦丝是在包庇自己的弟弟威廉。理由是,在当时的肯特家,这姐弟两人相依为命(其它年长的孩子都已经离开罗德山大宅)。仅比康斯坦丝小一岁的威廉绝对有条件实施谋杀。

这个案件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些豪门大户门后隐藏的事情,并非都是令人敬畏的。欲盖弥彰的伪装也被撕裂了,原来罪恶和丑陋本身就是伴着金钱和地位茂盛生长的。

谜一般的肯特家族

康斯坦丝先是被判死刑,由于她犯罪时年仅十六岁,法庭予以了减刑的处理。她在监狱服刑了二十年,1885年,41岁的康斯坦丝被释放。而四年前,当年执意要抓捕她归案的杰克·惠彻已经去世了。

在我们继续1885年之后发生在康斯坦丝身上的故事之前,先把目光回溯到康斯坦丝出生时,第一位肯特夫人的故事。

塞缪·肯特出生于1801年,是一个富裕地毯商的儿子。1826年,他遇见了玛丽·安·温达斯,来自伦敦一个马车制造商家庭。两人可以说是门当户对。1829年塞缪和玛丽结婚。此后,第一任肯特夫人就开始了无休止的生育,从1830到1845年,肯特家一共出生了10个孩子。当时英国婴儿的存活率仅50%,肯特家也不例外,十个孩子中只有5个活到了成年,其中就包括最小的两个孩子康斯坦丝和威廉。

1939年,另一位玛丽,玛丽·德鲁·普拉特被肯特家雇佣为家庭教师。1844年康斯坦丝出生后,玛丽也承担了照顾她的职责。而此时的肯特夫人,状况已经很不好。1845年肯特夫人生下了小威廉之后,就一病不起。而塞缪更是对外宣传,肯特夫人已经疯了。照顾肯特夫人的女仆却否认这一说法,说肯特夫人并没有疯,而只是不开心。此时,有关肯特和家庭女教师偷情的传言逐渐变得沸沸扬扬。为了躲避这些流言蜚语,塞缪选择搬家。1852年肯特一家是搬到East Coulston。

一个家有疯妻,却逐渐“爱上”家庭女教师的狗血故事,惊人地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相似。《简爱》出版于1847年,而那段真实世界里的三角关系居然也就在同时发生。

简爱剧照,把肯特两任妻子的故事带入一下,你会发现从小读的文学名著似乎并没有揭露好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贫穷女家庭教师的觉醒。

1853年前的玛丽成为了新的肯特夫人。像第一任肯特夫人,她也逃不出不断生育的宿命。1954年玛丽·德鲁的第一个孩子胎死腹中。1855、1856和1858年玛丽又连续生了3个孩子,除了被杀害的小弗朗西斯,另外两个女孩都幸运地活到了成年。

1885年康斯坦丝出狱的时候,肯特家族的成员已经分崩离析。两位最年长的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在英国定居。另有三位成员跟随威廉到了澳大利亚。并且他们中的一切人已经放弃了肯特这个姓氏,行踪也变的无法追寻。

1886年康斯坦丝在释放半年后,也来到了澳大利亚。有人说是威廉把她带来的,有人说她只是一人前往。此时的康斯坦丝已经改名为鲁斯·艾米丽·凯耶,和其它的肯特成员一样,改了身份的鲁斯此时也只有一个想法,独立地生活,永远不要再和肯特这个名字联系起来。所以我更相信,康斯坦丝来澳大利亚,并非受到了威廉的帮助。

护士鲁斯-康斯坦丝的新生活

鲁斯很快便在新大陆落脚。她先在墨尔本收治伤寒病人的地方做志愿者,随后受邀在阿尔弗雷医院培训,并在那里成为专业的护士。1892年,她被海岸医院聘任,成为护士长。她开始不断展现才华,不仅是专业而高效的护士,更有极强的管理才能。在海岸医院她一直广受员工和病人的喜爱。1898年她离开后,这个职位一直空缺了好久,才能找到胜任的人。

1898~1909年康斯坦丝就职于一所工业学校。她被称为凯耶小姐,是整个学校的第二负责人。她管理校园的厨房、洗衣房、宿舍和一切与学生健康福利相关的事。这个工作为她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和声誉。自从来到澳大利亚,康斯坦丝的生活第一次可以变的奢华舒适起来。她居住的地方是个新兴发展的区域,社区友善而保有必要的私密性,康斯坦丝还雇佣了一个清洁女工和一位厨师照顾自己的生活。

对日常工作越发游刃有余的康斯坦丝,参与到了更多的学校活动里。其实她从小就是极具天赋的孩子。幼年时最喜欢看南丁格尔护士的书,希望成为她一样的人物。她喜欢文学、诗歌,精通语言,甚至还对达尔文感兴趣。这些青年时代前的积累使她成功地在学校举办一次次的活动,还能给女孩子们开设讲座。

1908年,曾与她最亲密的弟弟威廉去逝。1909年康斯坦丝五十五岁了,她觉得自己的年龄无法胜任工业学校繁重的工作,辞职离开了学校,但并没有放弃工作。她被一所护士学校聘为护士长,一直到1932年88岁时才退休。

康斯坦丝是长寿而精力充沛的人。多年前她承认犯罪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看起来一辈子已经被毁掉的女孩,可以有这样一种新生。

1944年,康斯坦丝去逝,不久前刚度过她100岁的生日。在这个年纪离开人世,我想她应该是平静的。

还记得早年公众对真正杀害小佛朗西斯凶手的怀疑吗。尽管她的父亲和弟弟都在她之前过世,康斯坦丝却也并没有开口说什么。那些期待她推翻自己供认的人们失望了。1944年几乎在她去世前不久,她找到了自己血缘上的侄子,再一次把多年前肯特家族的事情告诉侄子奥列佛。

在康斯坦丝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肯特这个她躲避了大半生的名字,不再是梦魇。她死的时候,是一位受爱戴的护士长,她教导、照顾过数不清的孩子,她的善心被大家铭记,她的能力受到尊重。

康斯坦丝·肯特也许曾是魔鬼,不过她也做过天使的事情。

故事背后的故事

*康斯坦丝活到百岁,毫无疑问是个长寿的人。她的2个同父同母的姐姐同样也是,一个81岁去世,一个91岁去世。

*威廉·肯特曾经在大英博物馆工作,是位著名的鱼类研究员,有很多发表的论文和专著。

*英剧摩斯探长前传第二季第二集的讲述了一个案中案的故事,里面虚构的发生在1866年颤栗大厦的命案就是根据肯特案改写的。编剧改了凶手,非常精彩的一部推理剧,推荐大家看。

*康斯坦丝在澳洲并没有完全躲避肯特案。1929年她看到有关肯特案的故事出版,甚至还以“悉尼档案”的署名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给当时的侦探俱乐部论述此案。

*调查肯特家惨案的时候,杰克·惠彻声望正盛。而在肯特一案中,他所怀疑的疑犯康斯坦丝被公众同情,而他自己则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起诉康斯坦丝,受到严重打击。但肯特案并没有毁掉杰克的职业生涯。他正直的形象,敏锐的判断使他成为了一众推理小说中侦探形象的原型,就包括柯林斯《月亮宝石》的卡夫探长,狄更斯笔下的布克特探长,以及科林所塑造的活跃在牛津郡的摩斯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