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祥开运摆件之文昌帝君像

 tmz1326 2018-06-29

关于

经正统道法开光·德化白瓷文昌帝君坐像

很多缘友颇感兴趣







为什么催文昌运一定要用神像,文昌塔或毛笔架不行吗?

答:首先,我们要明确概念:【塔】,是一种外来建筑形式,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浮屠”,起镇压、制服的作用(所谓“宝塔镇河妖”),理论上不是催振文昌的最好方式。

其次,风水调整讲究在空间的特定位置上,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摆放相应属性物品,能量场当然越强越好。中华传统道教中的神职,都是凡间有名有姓存活过的人,他们往生后,被天庭重新分封,可以说是“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文昌帝君就是专司文采、学业、仕途的神,有其形必有其灵。至于毛笔架,那是因为没有文昌帝君神像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总结起来,要么角色不相干,要么能量不给力,那当然选文昌帝君的神像更合适咯......

这尊文昌帝君坐像,看起来很亲切,好像又说不出妙在哪里?

答:这尊坐像,把文昌帝君塑造成一位创作中的古代文人,左手持毛笔,微倚凭几,低眉沉吟,像是斟酌遣词,又或是推敲造句,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卷气质。

这种造像风格,借鉴了著名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的创作精髓。何朝宗的瓷雕作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刻划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着意人物外表衣纹的刻划修饰,线条深秀洗练,柔媚流畅,圆劲有力,形神兼备,独具风格神韵;他所塑造的人物,既是神,又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达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为什么要用白瓷像,不是彩绘瓷像?

答:

这要从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玉的喜爱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尚玉”是一脉相传的主题:君子比德于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因此,历代瓷艺工匠也以玉为目标,追求作品的胎釉质感和其承载的文化意蕴。

德化白瓷就是这种追求的精良产物,始于宋,盛于元、明,摒弃彩绘,追求单纯雕塑美和原材料质地美,尤其以瓷塑人物形象著称,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独具艺术风韵,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市面上的德化白瓷作品,售价最高可达8000-10000元,普通工匠作品平均也在1000-200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