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茄子槽培“两落一剪”长季节高产有机栽培技术!收藏了

 李茂亮 2018-06-29

1、品种选择

茄子品种选用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的京茄21号、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安德烈花茄或布利塔紫长茄。

2、播种育苗

2.1种子处理及基质配比

6月初采用72孔穴盘育苗。将茄子种子在太阳下曝晒5~6小时,再放入55℃的热水中不断搅拌浸泡15分,捞出后放入5000倍碧护溶液中常温浸泡12小时,将种子捞出晾至不粘不滑时装入干净的湿布袋内,置于28~30℃温度下催芽。

育苗基质采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2∶1∶1(体积比)的配比,混匀后进行高温消毒处理。每立方米基质均匀混入5千克消毒膨化鸡粪+ 0.5千克豆饼,喷水至湿润,装入72孔穴盘备用。

2.2播种

育苗棚晴天中午高温时用遮阳网遮阴,有条件的开湿帘降温。将装有基质的穴盘浇透水,播种时确保种子在孔穴正中。播后覆0.5厘米厚的蛭石,薄厚均匀,以使出苗整齐,然后将苗盘摆放整齐。

2.3苗期管理

播后出苗前昼温25~28℃,夜温15~18℃,基质相对湿度80%左右;出苗后昼温25~28℃,夜间通大风降至18~20℃,基质相对湿度70%~80%。出苗前要覆盖无纺布保湿降温,出苗后及时撤除。夏季育苗为了降低育苗床温度,要进行遮光和喷灌降温。苗期防止高温,以免幼苗徒长。

3、定植

3.1定植前准备

在日光温室(60米×8米)内建南北向的栽培槽,栽培槽为砖和混凝土结构,长6.3米,外径宽85厘米 ,内径宽60厘米,深30厘米 ,槽间距40厘米。每个栽培槽填入基质约1立方米。基质采用土壤∶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7∶4∶1∶1(体积比)配制,每立方米基质加入发酵鸡粪10千克、豆饼渣3千克、阳光生态肥1千克、水解油渣1千克、益生源矿物质0.4千克,或50立方米基质掺入25千克益生源矿物质、50千克水解油渣、250千克膨化干鸡粪、250千克草原羊养分、75千克豆饼粉、250千克希星有机肥。将各种肥料与基质充分拌匀后装入栽培槽内。定植前槽内铺设滴灌带并浇水,使基质保持湿润状态。槽内基质表面以下20厘米左右不要有积水。棚的上部和下部各留1.5米宽的放风口,并用60目防虫网封闭。密闭棚膜高温闷棚15天,并用硫磺熏蒸器消毒。定植前2天通大风。

3.2定植

7月上中旬,选择无病虫害、株高15~20厘米、茎粗0.4~0.5厘米的健壮幼苗,株距45厘米 ,植株距栽培槽内边10厘米 ,双行呈“品”字形定植。定植后立即浇灌培根(西安德龙生物有限公司产品)300倍液的定植水,每株200毫升。缓苗后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32℃,夜间通大风最大限降温;覆盖银色避蚜地膜,棚内张挂黄色粘虫板。

4、定植后管理

4.1浇水与追肥

定植后至坐住门茄前,要注意控水,以免造成植株徒长。保持基质半干半湿,表面以下10厘米的基质,用手紧握后有水滴滴下为宜。采用消毒膨化鸡粪∶豆饼为2∶1进行追肥,肥料施在地膜下两棵植株之间,每株每次15克;或用氨基酸有机液肥进行滴灌冲施,每亩用量15升。追肥一般在果实膨大时开始,此后每采收1~2次追施1次。

4.2合理整枝

及时整枝吊蔓,采用双干整枝,用吊秧环吊蔓。这时气温高,要防止徒长,可在对茄花的上部3~4叶处摘心,促进果实坐果膨大。果实坐住后,再在上部留侧枝作主干继续向上生长,其后的分枝均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摘心,及时去除老黄叶和多余侧枝。在茄秧长至1.8米 高时,要及时落蔓,使秧蔓向一边倒地盘绕。当秧蔓再次生长至1.8米高时(蔓长约有3米),可选择在基部留1~2个侧枝,去除侧枝上的枝杈,作为新的主干,实现二次坐果。这时要加强追肥,可冲施氨机酸有机液肥或追施腐熟好的豆饼水。侧枝生长出来即可开花结果,比重新定植的植株提前30天。在新主干长至1.8米高时,要及时再落蔓,继续使秧蔓向一边倒地盘绕。当秧蔓再次生长至1.8米高时进行整枝。这样经两次落蔓、一次剪枝,实现一次种植,长季生产,采摘期达到330天。每亩产量达20000千克。

4.3温室环境调控

4.3.1温度

夏季温度过高,全天开启放风口,并在中午根据温度拉上遮阳网降温。10月后,温度降低时,适时开、闭放风口调节温度,夜间关闭放风口。冬季温度过低时,应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基质温度过高时,通过增加浇水次数降温;过低时,减少浇水次数。

4.3.2光照

温室覆盖材料透光率要求在70%以上。7~9月外界气温过高时,晴天11:00~15:00尽量覆盖银灰色遮阳网降温。秋冬季时设置LED补光灯或农业温室补光灯,定期清理薄膜上的灰尘以增加透光率,也可张挂反光幕提高光照强度。

4.3.3湿度

维持温室空气相对湿度60%~70%。秋冬季采取地膜覆盖、延长放风时间等措施来降低湿度。采用膜下滴灌既可调节温室的温湿度,也可节约灌溉用水。

5、温室操作细化管理指标(9月至翌年6月大棚管理要求)

① 7:00~13:00,温度25~30℃。8:30~9:00,进行20分短时通风换气。换气后闭棚提温,升到30℃时开天窗降温,使温度维持在27~30℃。开天窗时由小到大,不要一次性开得太大。当外界气温低于15℃时不得开侧窗。

② 13:00~18:00,温度21~28℃。白天若温度高于30℃,拉大风口降温至26℃左右。当温度降至22℃时,风口由大到小逐渐关闭,使温度保持在20℃以上。

③ 当外界最低夜温降至15℃以下时,在傍晚温度低于20℃时,及时把天窗、侧窗全部关闭。

④ 冬季阴天温度17~22℃。9:00 和13:30左右进行短时间小风口通风换气,随之闭棚。通风时间为15~20分,棚内温度不得低于15℃。

6、采收与病虫害防治

茄子达到商品果标准时要及时采收,防止果实老化及坠秧。

茄果类蔬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病毒病、叶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等。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预防工作。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拔除病残植株,并在室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通风口处张挂防虫网,温室内挂黄色粘虫板、杀虫灯等,有效减少害虫为害植株。发现病害后,每隔7~10天喷施一次电解水。

防治蚜虫、白粉虱:选用0.3% 苦参素植物杀虫剂500~1000倍液,或以苦参总碱为主要成分的0.6%氧苦·内酯水剂或1.5%除虫菊素水乳剂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防治,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天,或释放赤眼蜂防治。防治病毒病:用20%苦参碱·硫磺·氧化钙水剂1000倍液喷雾。

防治灰霉病、叶霉病等:以木霉素(活性孢子1.5亿个/克) 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雾。

声明:本平台原创内容,其他平台或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平台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