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营销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扫地老太太”的事件,2011年这个造句在微博颇为红火。 句式为: “据说在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代码,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栈溢出了(特指计算机编程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结构栈存放超过了其大小的数据)。” 有一家淘宝店看到了机会,于是利用了这个造句式,当天下午5点就开始在他们的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无厘头信息:“据说在每一个女装店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选购女装的客人身边,看了看其选购的女装,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这件衣服是仿制xx。”这条微博起初并没有大的影响力,但是该公司巧妙的联系了一大推微博用户,开始泛滥制造出这一类信息。如: “据说在每一个建筑设计公司,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设计师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图纸,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疏散宽度不够。” “据说在每一个旅游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计调的身边,扫一眼台面的行程计划表,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这间店的回佣只有25%,但人头费有一百。”当然为了让这个事情更有娱乐价值,最初的舆论引导依然将最早的策源地误导在程序员的那段流行语中,而将龙博微的商业目的隐藏起来。通过巧妙的引导。2011年1月“扫地老太太”在新浪微博话题榜中攀升到第五位,共计约13000条微博提到这个神秘的民间高手。 到了现在真正解密的时候到了,通过第三方表述,该公司巧妙地在博客、论坛和网络新闻上发布了一条《爆红网络的“扫地老太太”元凶找到了》的消息,并撰写了相关的百度百科进行造势,将舆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这个服装店上,并同时发布了相关的扫地老太太的漫画。很快,这家淘宝店的到访率从每天100多一下子飙升到了每天4000以上。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