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回顾 | 定宜庄:多元历史研究法与明清史研究

 yinamu 2018-06-29


学术系列

Academy


—  018  —

issue


       6月21日、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定宜庄教授应历史学系(珠海)之邀,分别在教学楼C403、C203给我系师生作了题为:“口述史与考证”、“旗人如何变成满族”的两场学术讲座。我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吴滔教授及多位特聘研究员出席了讲座,同时还有不少其它院系的师生慕名前来。

       定宜庄教授的第一场讲座主要围绕一个具体口述史案例,讲述了如何将口述访谈的材料以史学考据的方法进行整理。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经历以及口述史的研究现状,并强调整理者的责任。随后她站在史学的角度,对口述访谈方法、口述史材料运用做了简要概括。

 


       为了更好地展现其研究方法,定老师讲述了有关佘义士一族为袁崇焕守墓的一系列访谈和研究案例。针对如何在口述史中实施校勘的问题,她提出了三个要点:第一,研究者需运用文献与口述互相参证的方法,发现问题并辨别真伪;第二,带着事前准备的问题深入回访比初次访谈更为重要;第三,运用旁述旁证的方式,从他人口中了解别样的历史叙述。根据口述史材料,定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口述资料背景和口述者心理因素等问题,并追溯到了事件的社会层面。最后,定宜庄教授总结道:历史研究者在口述史研究中,需要发挥专业功底,基本的精神是存疑,基本的方法是实证。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就口述史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请教定老师。定老师一方面指出口述史需要丰富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又提醒访谈者要借助签订合同等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定宜庄教授的第二场讲座由黄丽君老师主持。教授以时间为脉络厘清“旗人”与“满族”两个概念的区别,作为清史中的基本问题,族群观念及认同涉及到民族史和思想史等重要方面。



       定教授开篇点明“旗人”与“满族”两个概念在时间上少有交集:现代“民族”的概念,至清末才从法国引入。而根据其考据,“满族”一词最早大量出现在《民报》中,与“汉族”相对,当时的“满族”也不是今天的“满族”。而在清代大部分的历史中,只有“满洲”和“八旗”之说,并无“满族”一词。

 

       继而定老师又强调“八旗”和“满族”的性质不同:“旗人”的产生源于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除作为清王朝最基本的军事组织外,八旗也是统合生产、打仗、政治等各方面的管理组织,其划分也不是以民族为根本,八旗入关后至康熙时才开始有族群概念。另一方面,定老师从皇太极提出的“满洲”概念开始,指出其意为“国”(满语gulun),是组织而非民族(满语hala),清朝入关之后 “只问旗民,不分满汉”,此时的“满洲”或“满人”,指的都是“被纳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姓氏之人”,所以清代的八旗不是血缘群体,也不是民族。1911年清亡以后,八旗制度解体而旗人消失,“满族”作为一个群体,也面临解构与再生的过程。而今日之满族,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讨论才得以确认的族群概念。


        定宜庄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再现了“旗人”与“满族”的历史形象,为我们上了一堂清史研究的基础课,也揭开了清史朦胧面纱的一角,让我们得以窥其魅力。


推送:学术部

摄影:宣传部

审核:万忠娟副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