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时候,翻译还没出现,外国人来中国是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的?

 许小虫 2018-06-29

古代也有翻译,翻译的出现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早。

按《礼记》的记载,周代以前就有翻译官,东方语言的翻译官称为“寄”,“寄司九夷”。“寄”掌握着东部地区“九夷”语言的翻译。按《论语·子罕》的说法:“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

南方语言的翻译官称为“象”,掌握着南方六蛮的语言翻译。西边的语言翻译官叫“狄鞮”,“狄鞮主七戎”北边的语言翻译叫“译”,掌握着北方“八狄”的语言翻译。后来,这些翻译官统称为“像胥”。这就是最早的“国翻”负责当时会议精神的传达,以及各诸侯政要大事的沟通。

汉代开始,“译”这个名字取代了“像胥”。因为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和大汉朝你侬我侬来往密切,今天打一架、明天喝个茶谈判,后天又打一架,大后天再攀个亲戚和个亲。会北边语言的“译”的应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几个语种的翻译官。之后“译”这个字我们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时期,佛教经典也陆续传入我国,再到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佛教的兴起。很多佛经翻译大师都来到中土像:摄摩腾、竺法兰、鸠摩罗什等等,翻译了印度的佛教经典,也建立了中土佛教的梵文学习体系。

唐代有“译语人”,归鸿胪寺管辖。同时因为丝绸之路贸易的畅通,长安城内云集了各国商贾,奔波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因为熟悉各国语言,也就成了长安商业贸易中最好的翻译。

今天的各大升学考试中,英语都让很多人焦头烂额,然而古代的读书人也是要学外语的,学的语言比我们今天只多不少,汉代的学子们就要学习“四方之语”。宋代更是把周边“女真”“契丹”“西夏”等语言的翻译列入考试。

到了明清时期,语言的翻译已经按国别分类逐渐细致,明代的笔译馆最多的时候有十八个如:“日本馆”“琉球馆”“暹罗馆”“爪哇馆”等等······

所以,古代外国人来中国语言的障碍并没有那么难解决。且,能来中国的外国人基本都要会点中文,比如空海、晁衡等等他们的中文都很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