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天师创道教自今,正一道已有六十多位天师应世。世上也留下了众多张天师的传说。今天讲一个“铁笛震老龙 黄庭铸仙路”的故事。有诗可证: 满天沆瀣起清风,白鹤飞来上翠松。 月冷山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玉渊龙。 闻道谁吹铁笛声,石崖轰裂老龙惊。 自第四代天师张盛回归龙虎山修道后,传至唐朝时,有一位天师,以善吹铁笛而名闻天下。这位张天师隐居在今天上清古镇南边三十里处的龙须井旁清修。 一日,天气甚是晴朗,有弟子问了张天师一个问题:俗人常以我们修道之人穷酸,不懂世俗之乐。何解。 张天师笑答:我们修道之人,也追求快乐,但不是世俗短暂的快乐。我们道士,课自己之功,日复一日,虽重复却不会枯燥。我们要根据自已后天心性去采意,有所侧重,才能在受用当下快乐的同时,去追求天道的永恒快乐。就像我爱吹铁笛、喜听龙吟,这就是适合我的借假修真之途径。 张天师说罢,径直拿出铁笛,倚在龙须井栏边,自娱自乐起来。 有诗为证: 高眠不倦冷云嘘,草堂睡足卧龙庐。 闲时铁笛彻长空,径用我意合天心。 也因张天师以笛声合了天道,平时清幽玄深的龙须井水面,突然翻起了阵阵水花。一头龙,从径长半米左右的龙须井口,逐渐升腾而出,飞至半空,已变得巨大无比,龙身最粗处竟有一米左右。 随着一声龙吟,这头老龙竟然开口说人话:是你把我叫醒的吧。那你是老祖天师的后人喽。 张天师答道:我正是此代袭教天师。请问龙王有何指教。 那头老龙径往地下一扑,化为一个有着白色短须、短发,身着白衣、黑裤的老头,纳头就拜、口里直喊:师父在上,请受小龙三拜。 没等张天师反应过来,“咚、咚、咚”,三个把地面都叩得震动起来的响头,就已经结束了。 张天师只好说道:龙王快请起,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好解我心中疑惑。 老龙答道:我本是龙虎山中的神龙,当年老祖天师丹成龙虎现的时候,出现的那头龙就是我。我当时想拜老祖天师为师。但老天师说我机缘未到,可在这龙须井继续静睡。谁能叫醒我,谁就是我的师父。师父在上,请再受弟子三拜。 说完就欲拜。张天师拦在老龙说:咱们修道之人,少此虚礼。你今后就是我们正一道弟子一员了。要好好修行。不负老天师的期望。 老龙对《黄庭经》的内秘甚是向往。故央求张天师为其讲解。为恐法入六耳,每入夜,老头又重化成龙的形态,驮张天师在山崖绝壁上找一山洞。师解经、徒受法,甚是逍遥自在。有时讲到动情处,张天师口吐云篆,所解经文化作光字缭绕山洞,如有光焰在其中摇曳不已。 当地老人,代代口口流传下来,说那峭壁在唐朝年间曾经有段时间,每到晚上就会发出阵阵祥光,应有重宝出现,后宝光不见了,不知那宝贝落到何家。 今天龙虎山景区,沿信江流域,丹霞峰上,留有山洞,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正可谓:假作真时假亦真,真作假时真亦假。中华文明虽然传承在我们的血液中,但要把它开发出来、运用于身,须以诚为基、以信为引。在这虚虚实实的迷雾中,唯有诚信,你才能走得更远、成就更大。 (作者/岳锋 编辑/罗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