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具,遗失的兵器 手法,角落的绝技

 武医同修 2018-06-29

针具,遗失的兵器

手法,角落的绝技

中医朱小宝


玩拳脚没意思,要玩就玩刀子

                     -----《师父》

  中国武术本质是为兵器而存在,

   而并不是为徒手格斗而存在



TO YOUR CITY

传统针刺,兵器便是针具,灵枢经记载的九针,即九种兵器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灵枢》九针之宜各有所为;

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

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传到现在只是毫针和锋针最常见,其他针具不是消失。而是脱针为手法。

TO YOUR CITY


    这种情况很像武术中的,脱枪为拳,化剑为掌唐,五代以前出门要配剑,李白在诗文里用曾写到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但中国宋代之后民间禁止武兵,武松鲁智深这样的公务员才能配刀剑。兵器被禁,练习刀枪技法,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转而融汇入了拳掌之中。

    比如形意拳的崩法,诀窍是,记住你打出的不是拳,而是扎出了一杆枪。这样发力才会在在三米之外,力道的起始,与爆发点从来都没在拳上。

    又比如吴氏太极拳,他的起式云手,并不是所谓的飘逸,其实是古法练习长柄双手剑时的换把,为了转换方向进行劈刺,配上兵器威力无比。

我在天津学习韩师芒针,针长如小臂,细如发丝,左手握针漏针尖,右手快捻如闪电,亲身体验其针,入穴背部膀胱经大杼,毫无痛感,针顺势而下,过风门,透背兪,肺厥阴心包心,针达何处,针感亦达何处,得气则针出,麻胀不减。

   而我用短针刺风池,手法催气后,针感一源三歧,气感向前环耳入耳门,向上达颠顶而下眼眶,向里热感直达眼底,只此一刺,耳清目明头清醒。家父治热病,刺大椎,大杼,凉感延督脉与膀胱经,直达腰骶,热病覆杯而愈,如果两种针法交替使用,就是内经中刺疟论中,治疗往来寒热疟疾的手法。然而我们手中针只有1.5寸,配上手法,就成了长短随心的,灵巧银蛇,这也是脱长针为手法的痕迹和证据。

   这些诀窍都隐藏在角落,在武术与手法的每个招式里,没有根底很难发现其中奥妙,就如前几日,朋友说四总穴歌里,每个穴位都好使,唯独这个“腰背委中求”真的效果凡凡,即便是针刺得气了,也不能效如桴鼓。我一语道破,委中穴不是用来毫针刺的,而是用锋针方血的针对淤血性的腰痛,淤血可以喷老远,满满的装一杯,然后立竿见影的痊愈

如果是毫针刺,我喜欢刺筋节很多的承山穴,用手法的话我就喜欢拨委阳穴,效果都很好,

   这就如许多年轻人和外国人说,中国武术花拳绣腿太多不实用,刀都砍过来了,咋还用手背靠呢?!其实古代有双手剑和单手剑两种,单手剑右手持剑,左手背是护盾啊,扬手就是格挡,不然为啥关羽中箭总在小臂啊,习惯性的用护甲格挡暗器啊。咏春有咏春拳,也有八斩刀,八极有八极拳,也有大枪。其实每一个武术套路,都是源于古战场,所以拳掌背后都是大刀大枪。

   如今各种针具不被广泛使用,如大刀大枪脱离了人手,但是与武功套路神似的是,其他针具的功能被巧妙的隐藏在了,毫针以及手法之中,可悲的是这些针刺手法,也如云手一般被当做了花架子,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针灸自古就是一门手艺,然而手艺都是父子师徒相传的,很少有文字性的东西,即便有才华横溢的窦汉卿,泉石心,杨继洲这般大师,写了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歌诀,标幽赋,金针赋,胜玉歌。但是终是第三视角的模式,如不能吃头古文,还是用不出,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这等“神技”,按着三部九六提插的术式,依旧是然并卵,召唤不出全身的冷感或者热感。气至病所也是碰对运气而已。

   自内经时代之后,针灸不再是主流医学,仲景创大方脉科,相对于饱读诗书和医学文献的方脉大咖,针灸医家便失去了话语权。掌握绝技而又不善诗文的针灸师,无奈绝技变绝响。针海战术和“快手插秧派”把针灸搞得如此低效也是传统针灸悲哀,也不怪各种高效全息针的蜂蛹出现。太极如果只能当做保健,那么我也会十分鄙视张三丰,转身去学拳击的。

   传统针灸的技术含量在于手法,

比如我理解烧山火,操作核心了,不是天地人三部的九六提插,其关键是力,我总结了八个字“压手进针,缓推往复”缓推就是灵枢经《九针十二原》中的徐疾补泻,就是进针慢出针快,是一个联动组合,剩余几个字,讲完故事就好懂了,

   小时候淘气爱玩火,那个时候只玩得起火柴,但是阴天下雨时,受潮,不好点燃,于是就会撕下擦皮,夹住火柴,抽柴取火,一次不行就再来,再不行继续,循环往复。夹火柴就是增加了摩擦力,道理和手压穴位进针一个道理,熊孩子死磕划个不停,就是往复取热。

   上课听不进去,把书堆的老高,趴桌压手臂而眠,中午被饿醒,手臂先麻后热,这是血液回流带来热量,也加强了对输血的刺激。那我们压手进针,缓推往复的操作,出现热感后,左手离穴,右手离针,也同样启动了血液回流,对穴位的代偿性刺激,因此热感自针下,连锁反应,全身发热,就是在山脚下点了一堆火,火势向上,烧山而热,寒邪顷刻而去!

针灸大师张缙总结了

历代单式针灸手法共有“”二十四式”分别是

揣爪循摄,摇盘捻搓,

进退提插,刮弹飞摩,

动推颤弩,按扪搜拔

二十四个手法的实质是,

针在一个立体空间的穴位里,

在时间轴上,快速位移,从而激发传导经气。比如岳武穆十三枪,十三枪并不是说,一共只有十三招,而是四面八方,四八相和是十二,一杆大枪共为十三,掌握一杆大枪,其实就是主宰了你所在的空间

   二十四式手法中有二十二种,是空间上的把握,只有循摄,是在时间轴上此法操作,是在揣穴和刺手后,在刺穴位所在经络的其他大穴上,三指平齐,快速而连续的叩发经气,从而达到飞经走气,针灸在时间轴上的掌控,然而咏春拳的标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用经验判读,对手下一招的来势和方向,先行截断,这便是在拳术上控制时间,叫做标指。

     二十四个单式手法,有机组合,在空间时间内斟酌,力的程度,便可以打出,飞经走气,气至病所,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诸多组合手法,激发经气而达到治病的奇效。



                      未完待续,朱小宝针灸实战 1


朱小宝 靠谱青年中医一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