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 这些年我怅怅的感到故乡离我非常的遥远,有时,我自己甚至卑怯的感到自己是故乡的弃儿,是难以回归的游子。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切,我梦中的故乡儿时的情景就多了起来,梦来梦去,有关孩童时嘻闹的场景就占居了我的回忆,如果有时间,我要重温那份乡情和亲情,一如要飞越重重的关隘,满目渺茫。我常常痛楚的感到,儿时的故园对我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梦而不可及的彼岸了。我的故园在中国西北的一座古城武威。绵延的祁连山北麓与内蒙古高原浩瀚的沙漠之间,是一条长一千多公里天然狭长的通道,形若走廊,连接着古时的中原与西域,因地处黄河以西,人们称之为“河西走廊”。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是沿这里一直向西的。这条商路能兴衰几百年而不衰,皆因汉武帝在此设立了四座守卫边城: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作为河西走廊的东边门户,武威曾是河西四郡中规模最大,城防坚固的一处要塞。曾经有人这样描述武威:如果河西走廊真是一条走廊,那武威就是它的玄关。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它“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可见其战略地位何等的重要。 武威之名,正是源于汉武帝时期那次大败匈奴的战役。公元前121年9月,霍去病率数万精骑,从河西走廊北面向盘踞在那里的匈奴发起进攻。这一仗,汉军杀敌3万多人,而匈奴失败后也发生了内讧,掌控河西走廊东部的浑邪王,杀掉了掌管西部的休屠王,率众向汉军投降。 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武功军威,汉武帝将浑邪王曾经占据的地盘定名武威,并设郡置府。后来,因东汉时期河西一带改称“凉州”。武威作为州府所在地,也被唤作“凉州”。尽管丝绸之路一度中断,但武威依旧是后世中原王朝西北的军事重镇,特别是明朝,为防止蒙古北元袭扰,朱元璋下令扩建武威城,加固城防。如今人们在武威市郊所见的古城墙,便是明代翻建后的遗址。 从呱呱坠地到懵懵懂懂的少年,到撇开父母的护佐走向社会,这里都给我留下了苍茫地记忆,就像自己身是刮不去的胎记,恒久的地镶嵌在了我的心灵深处,以至于了二十几年后故园的经历还清晰的像昨天一样。岁月悠悠,万事倥偬,如今的我已身居河北省会,但是还依然牵挂着故园,眷恋着河西走廊这座古城,她是我生命的根,她是我成长的源。
|
|
来自: qingse1976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