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钱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成色年代:公元239-246年。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所铸大钱。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五千。,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另有大泉当千、大泉二千,传世也较少。 大泉五千传世极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亦鲜有发现,2011年嘉德秋拍出品一枚,估价200~350万元,成交。 陕西省宝鸡一处正在施工的土地,上月25日意外挖出大量的古钱币,包含东汉的五株钱和少许「货泉」钱币,疑似挖到古代「钱窖」,古学家鉴识后确认是来自东汉早期,已有2千年历史。
据《西部网》报导,该处工地进行作业时突然挖到大量的古钱币,源源不绝从土堆中冒出,赶紧暂停施工,请来考古学家勘查,发现这处钱窖位于离地约5公尺高的崖边,考古团队决定从上方开挖,发现大量古币掉出,边挖边收集, 最后挖出403斤的东汉古币,其中还包含少许王莽时期的「货泉」钱币。 不只钱币,2天后考古队又在钱窖附近发现一处古墓,找出了四足陶盘、西汉风格陶片和铜质腰带等文物,对于汉代时期当地的社会发展、贸易情况,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突然其来的大发现,让考古团队感到相当兴奋,决定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规定,该施工处目前已被文物旅游局下令紧急停工,未来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挖掘,以完整还原汉代研究。 近日,赤峰地区著名钱币收藏家阿骨打宝机先生,给笔者发来一枚出土于当地的,金质“大泉五千”钱的钱图,为契丹仿铸钱大家庭又增添了一个重要品种。是继笔者收藏的契丹仿铸钱超小型(径7毫米)小泉直一金钱后,发现的第二枚早期契丹仿铸的金质钱。该钱直经60.1毫米,厚11毫米,重220.15克。币材为金银合金,含金量平均约在70%左右。 该钱大小为当千型钱(径60毫米),但厚重超出想象,重220.15克,约相等于汉隋唐金衡一斤(224克)。按汉唐时金与钱兑换比率,黄金一斤值万钱来看,这枚大泉五千金质钱不但不是虚值钱,而是一枚超值一倍的超值钱。既使按普通钱衡计算,其重也相当于汉唐衡重半斤,恰可兑换铜钱五千枚,亦是货真价实的足值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