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半梦书斋 2018-06-30

我之前就让条友们在评论区发图片,把你们手上收藏的精品钱币给大伙公享一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可以让我精选一些图,代表性地给大伙拓展一下知识,让朋友们既充分了经验,也得到了钱币展示的机会,随着本头条号粉丝的快速增加,也有利于大家的钱币宣传,日后也可以方便交易不是?

之前有泉友通过微信给我“炫耀”了一下图,我一看不得了,是个试铸币,而且还是比较珍稀的品种,以下会讲到。本着无私的宣传意图,今天给大家讲讲古代钱币中的试炉币。

铜钱中的试炉币,它不同于部颁样钱,部颁样钱呢,它是指用铸母铸了第一批样品钱,一般很少,它的作用就是存库备案,或者呈给皇上或造办处的负责人看,一看,恩不错,很精美,于是就批复可以继续批量造了。那么试炉币,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测试铸炉的,通过铸出的钱币来推断炉火旺不旺,如果火候不足,就要调整火烧情况,直到能够铸出合格的铸母。所以也可以说试炉币就是试铸样币,注意,它可以用铸母来翻铸的,也可出自用雕母来翻铸的,所以数量少,从而稀少珍贵。当然,这里说的试炉币,都是指被淘汰当铸母或样钱的那部分。

试炉钱,它的共同特征是,铸造粗劣,后期处理工艺和子钱不同。

如下图是,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出的33万的嘉佑重宝试铸样钱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从图看,我判断用雕母翻砂的试炉品。从图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它的穿口很不规整,边轮有翻侧现象,背面还有流铜,而且大家是否注意到,它同一个字的笔画,有的很细,有的很粗,特别是宝字,那么这也是试炉品的公同特征,如果用它当母钱,笔画不均匀,是绝对不可当用铸母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母钱都是笔画均匀的。

再来看看以下的中国嘉德试铸样钱拍品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试炉品边轮起伏臃肿,笔画也不好, 特别是穿口和宝字的脚,笔画不均。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又看看这三个是什么特征呢,可以看出咸丰的边轮起伏,元祐的背郭太浅,也有漫铜,圣宋

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可以判断这都是试炉币。

我再上一个母钱,以供比对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从图看出什么了吗?是的,铸母很漂亮,很标准。但为什么试炉品比母钱价值高得多了去呢?原因还是存世量问题,试炉品源自炉火把握得不够好,所以一调理好火候,就可以批量产出好品了,所以母钱比试炉便宜,尽管试炉的丑陋。

那么我们来看下前开头说的,湖北藏友发给我的图,如下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大伙看它有什么特征呢,是的,它很黑,它是靖康通宝,制作粗劣,穿口不精整,边轮外翻,字体笔画粗细不一,拿到收藏品市场,叫老师们一看,这是大开门的假呀。

我一看,也有疑问的,这是国家一级文物啊,是真的吗?其实这个钱币很有代表性,

它蕴含的知识学问很大。首先,我们看,这钱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水坑,而且要达到这种黑度,水质得很高质量的清晰才行。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而且水坑,你放大一看,可以看到币面布满坑坑洼洼的,自然分布的小凹坑。但是现在水坑也能仿,而且能仿得很好,所以我们不能将这个作为鉴定依据。据藏主说,这钱本来通体乌黑,只不过后续保存不佳,有些磨损,我认同这个说法,而且也因为如此,为这个钱提供鉴定的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个钱的材质问题,从图看,笔者可以看出这个是银质的,不是白铜,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钱的白度很白很白,一看就可以知道是在很清晰的水中浸泡了很久很久,银与水经过漫长的元素交换,才能呈现出这种白瞎眼的程度,而且从整体磨损来看,白度是相符的,而仿品就算用银仿造,它因为浸泡时间短,不可能有这么白,它的白度和黑度都证明了它的漫长浸泡过程。

这里提醒一下,在高质量水中浸泡的钱,经过漫长的时间,青铜它会变得很红很红,白铜和银会变得很白很白,金子会变得淡黄淡黄。如下图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有些泉友也许疑问了,老师说的也主观了吧,这完成靠经验瞎猜啊,其实前面说的只是一个依据,我们鉴定呢,不能就一个依据来定。

大伙看下图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它有一种摸糊的现象,其实这个是出水,人们用手摩擦弄成的。这就表明什么,它钱币整个浅表层在漫长浸泡中,软化了,你用手一滑,它就糊在一起了。而造假者怎么造水坑呢,就是拿真水坑翻砂,所以伪品也能有自然的沟沟壑壑,但因为后翻砂,纹路会不清晰,沟壑内部有粘连现象,如果造假者再用药水来腐蚀软化,但很容易破坏线纹。所以说既想币层软化,线纹又清晰而深浅不一,形状不一且零散性满身分布,几乎不可能

大伙再看下图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康和通字左边有些小绿斑,零散分布,这说明什么,水质太好了,加上银的稳定性,所以生锈很少,而且笔画内部也有小绿锈,很白然,很平坦,而且在黑色之上,这不可能说我画上去的。而且笔画外缘和内部都有淡淡的沙粉状物,这很难粘上去的,这又证明了水质之清,千年的沉淀,才是那么的一层薄薄的沙粉。正因为沙垢和绿锈的真实性,证明了黑皮的真实性,因为如果后期染黑色,很难再染灰沙垢和绿锈皮。

其实大伙还忽略了一个问题,这黑漆皮的鉴定问题,很重要,确实,黑皮能仿,但看假黑皮,因为它是染上去,它很均匀。但是真正的的水坑的黑皮,它的凹处比平处黑色更深,因为凹处在长时间中积淀了更多的黑色素,而平处,由于直接面对水流冲刷,他的黑,就相对浅一点。有藏友说,假黑钱染黑后,手揉,凹处揉不着,也可以出现平处白,凹处黑的情况啊,如果有色迹脱了,再用水冲冲,不是更像吗?为了尽量排除以上情况,我选了内口图,如红圈比雕母多几个的试炉币

口穿手较难摸到,比较有代表性,从图可看出,凹平度黑度不同。

因为图片鉴定毕竟局面,所以有存疑时,必须上手,而自身上不手时,就要让藏主按要求去做。

所以呢,我在微信上问了藏主三个问题,多少钱买的?用手揉手黑吗?砸一下声音怎样?并要求他如实回答

回答说是,20元地摊买的,手感有点滑,声音清脆,手上无墨色。

鉴于此,我知道它是真的了,因为只要手感滑,就可以基本排除化学腐蚀了,而该钱又没有人为抛光纹,因为人为抛光,银光必定溃散。另外,银质方孔钱它的声音就是亮的,不同铜,会随时间变哑,金银的性质稳定,鉴于高仿品做到这种程度,成本肯定不低,20元基本买不到。

还有疑问说为什么它边缘是直边呢?而母钱它是边道平行边的,而试炉钱不同,它数量很少。其实这是个常识问题,母钱数量较多,用木棒窜着,旋边打磨,多方便。而试炉钱一个两个的。直接拿起来,挫刀挫就行了,所以试炉钱正反表面基本有挫痕和翻侧现象,穿口因为用挫刀弄,会不规整。

到这补充一下,金钱的试炉品是金,银钱是银,铅钱是铅,铜钱是铜。

那么我们可以说藏主真的捡了大漏,而且不是一般的漏。鉴于该钱品相有些损失,结合存世量和研究价值,我给它客观估价是两百万人民币。

最后我再提个醒,鼓励大众朋友,通过微信加我好友,一可以让您收藏品得以推广,二是鉴定时,存疑要上手时,可以线上要求藏主本身操作,三是可以帮助宣传时能针对性提供图片,那么最重要的还是,老师我经验丰富,毫无私心,客观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