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人类双手!人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技术迎来全面突破

 育则维善余言 2018-06-30




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新形势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中无人驾驶技术以其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迎合了人们高水平的生活需求,成为了备受关注与期待的技术新型。


无人驾驶的发展,与现代高速发展的新型技术密不可分。学术上定义无人驾驶可以分为五个级别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完全无智能化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中,驾驶员是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唯一决策者和执行者;


第二个层次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化,在这个层次里,车辆开始具备一个或者多个的自动控制功能,通过警告的方式反馈驾驶者执行操作,避免车祸的发生。在这个层次里,智能化系统起到部分决策功能,而执行权依旧归驾驶者所有;


第三个层次是具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在这个阶段中,智能汽车将至少拥有两个原始控制功能,并且将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控制功能融合起来,实现从驾驶员手中接管这些原始功能的执行权,也就是半自动的驾驶技术;


第四个阶段是有限制条件下的无人驾驶。这个阶段的诞生意味着智能化汽车发展层次进入到高度自动驾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智能化汽车可以在某个特定的交通环境下实现完全自主的驾驶;


第五个层次就是眼下我们能够看到的最远的那个阶段,全工况下的无人驾驶。这个层次里车辆就可以在任何道路环境下实现车辆的全面自动驾驶,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远的阶段。但限于技术水平,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无人驾驶的主流公司都在向L3级的无人驾驶技术突破。



纵观无人驾驶系统,我们可以把其分为四个层面:感知层、认知层、决策层和控制层四大块。


感知层,顾名思义,就是感受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利用激光雷达、视觉相机、GPS等多传感器,实时掌握行车状况,相当于给汽车增添了多双眼睛和耳朵。


认知层,利用相机识别标志标牌信息、车辆轮廓以及行人状况,通过后台程序自行分析做出准确辨别。三维激光雷达则用于检测周边环境,准确获取车辆位置、移动速度等信息。GPS则用于定位导航,配以地图、路况信息,最优化行车路径,准确达到预定位置。汽车上多传感器相互配合。及时转换、反馈信息,保证了驾驶的实时性和精准性。



决策层的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大脑,通过接收感知层的信息,路径的规划以及控制层反馈的信息,采用一系列决策算法输出控制指令到控制层,其中决策指令包括跟车,超车,加速,刹车,减速,转向,调头等。



控制层则根据决策层下发的指令对车辆实施具体的控制,包括油门、刹车、方向盘以及档位的控制等等。



无人驾驶将人类从重复劳累的驾驶中解放出来,使驾驶员也能充分享受车辆行驶的过程。同时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降低了驾驶的不可控性,如醉驾,疲劳驾驶,突发情况下驾驶经验缺乏等等。



无人驾驶技术融合了通讯、电子、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实现了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共享。随着互联网、互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发展而更加完善。无人驾驶技术还可以实现手机叫车、自动泊车、共享路况信息等功能。


无人驾驶技术不仅方便人类的出行,还应用在特定的工作场合。比如,无人驾驶货车可以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减少货车司机由于疲劳驾驶引发的大型事故;无人扫雪车可以自动完成除雪作业,解决了未能及时除雪造成的例如交通拥堵,飞机延误等事情发生;无人清洁车省去了人工操作,而且使得清扫垃圾运输垃圾等工作一体化,提高效率;无人巡逻警车可以代替人类24小时巡逻,并使用生物识别软件扫描遇到的人,提高警方的破案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无人驾驶技术可以作为未来智能化交通系统中的一部分,辅助预测未来的智能化交通系统。目前,人们可以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1:10等模型车上,在模拟沙盘上进行对未来智能化交通系统的推演和预测,成为智能化交通系统高效发展的基石。无人驾驶汽车的来临解放了人类的双手,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的频率,保证了人们的安全。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传感检测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驾驶必将更加智能化,同时也能够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化,实用化,普及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