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俄重型直升机项目
近日,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称,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或将参与中俄两国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项目,由于乌克兰在直升机发动机技术上具有无可匹敌的优势,俄罗斯对此也无可奈何了。因此,有军迷表示,大型直升机发动机技术是乌克兰压箱底的关键技术,如果中国重型直升机发动机顺利获得乌克兰技术的支持,这无疑是令军迷感到彻底振奋的事情。
乌克兰是苏联庞大军事帝国遗产的第二位继承者,除了俄罗斯之外,乌克兰继承了许多苏联时期重要的军事工业基础和人才。其中,安东诺夫航空集团和马达西奇公司,前者是乌克兰最大的航空工业企业,它在苏联时期有着辉煌的发展道路,先后设计出10多种、1000多架安式飞机出口到40多个国家,安-225和安-124两款重型运输机是其最惹眼的名片,后者是乌克兰最大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生产企业。
图为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米26重型直升机
安东诺夫航空集团在苏联时期就向近100个国家出口过国防产品,但近些年,该公司的状况并不好,可以说中国是其最大客户,公司几乎没有研发经费投入,已经多年没有推出新型发动机了。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中方已与马达西奇公司达成了授权生产MS-500V、D-136和TV3-117等几款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的协议。
MS-500V是一款主要安装在民用4-6吨级直升机上的型号,而D-136正是世界上最大直升机米-26专用的涡轴发动机,其功率也位列世界第一,达8500千瓦。相比之下,美军CH-53E“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和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单台发动机功率分别仅为3270千瓦和4590千瓦。而TV3-117则是米-8系列直升机所选用的发动机型号。
图为D-136涡轴发动机
中国航空业若能掌握D-136的技术,将会很快对重型直升机项目形成支撑。虽然俄乌双方近些年关系恶化,但预计有中国在中间斡旋,以及大笔资金的支持,乌方还是会提供发动机技术的。中俄双方所需要做的,或许是在D-136基础上对其进行局部技术改造,毕竟D-136的问世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而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也已经有了大幅发展。
比如:从前的发动机全为机械传动操控,而现在飞机多采用电传操控。因此,相信中俄双方得到D-136发动机的授权生产,对其进行深度改造也是耗费精力和时间的过程。总之,中国能获得乌方提供的发动机技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期还需大量的国产化再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