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汇率、是如何产生的?

 pgl147258 2018-06-30

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生何冬梅:

汇率主要由等价交换基础、外汇市场供求和制度性安排三大要素决定。随着货币体系的演化,汇率决定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等价交换基础(价值基础)。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铸币单位所包含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法定含金量(gold content)。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就简单直接地表现为他们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或法定平价。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价值基础,可表示为:

1单位A国货币=A国货币含金量/B国货币含金量=若干单位B国货币

2、外汇市场的供求。铸币平价与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是不同的。铸币平价是法定的,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而实际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影响,经常上下波动。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实际汇率就会超过铸币平价;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实际汇率就会低于铸币平价。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输入输出,不论外汇供求的力量多么强大,实际汇率的涨跌都是有限度的。

3、波动规则。在金本位制下,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波动。当汇率高于黄金输出点或低于黄金输入点时,就会引起黄金的跨国流动,从而自动地把汇率稳定在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幅度之内。

第二阶段: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纸币是从货币流通职能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几乎没有内在价值,而只是充当了由国家发行、强制流通和不可兑现的货币符号。

1、等价交换基础(价值基础)。在两国社会生产条件、劳动力成本和商品价格体系接近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两国间的物价水平或纸币的购买力,可以较为合理地决定两国货币交换的汇率。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的购买力称为价值的化身,汇率的决定依然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它的本质还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2、外汇市场供求。外汇市场供求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的实际水平: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外汇汇率上升;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外汇汇率下降;当外汇供求相等时,外汇汇率达到均衡。

3、波动规则。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波动规则因所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是围绕着平价,根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被人为地限制在很小范围内波动,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