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山人书画(三)

 老紫金 2018-06-30
南山人著
      小學語文中居然學柳宗元的詩《江雪》,不知道編者是什麼意圖,相信很多朋友都熟爛於胸,但真的解其中味有幾個,第一個讀懂這首詩的應該是李叔同先生了,於是他脫胎成弘一大師。如果你也讀懂了,其它我不好說,有一點相信你已經中年。
     柳宗元這首詩的核心就是《千萬孤獨》,人孤獨來,最後孤獨的走,期間似乎很熱鬧的,有親朋好友相伴,甚至有紅顏知己,但是你的內心真的沒让y絲孤獨驚艷而過!
     學會孤獨,才是真正的看破人生!看破了不是消極抵抗,而是知道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
     為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寫了《江雪》楷書,我的楷書屬於四不象,是歐陽詢、王羲之、顏真卿的雜交品種,沒有花時間去整合,也只有應酬小朋友才去寫,但願什麼時候可以花點時間去把楷書悟出自己來!

         竹子是江南抹不去的風景線,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竹,一些沒有人的地方也許會見到他的風範,或許是大片大片的連著天尾。竹子品種太多了,最常見的是毛竹、雷竹(也有稱水竹),當然這些都是俗稱,毛竹個頭高大,雷竹個頭相對較小,而且竹子總有一面有個小平面,不是通體園園的。還有一種城市裡種的比較多的竹子———團竹,細的小拇指粗,粗的有擀麵杖那麼粗,通體是園的,許多毛筆桿子就用這種竹子,當然最有趣的是它們抱團打天下的。
      竹子是許多畫集筆下的朋友,最早畫竹是誰呢?從留存文物來看應該是王唯,後來五代徐熙了,再後來元代畫竹子名氣大的就很多人了,如趙孟頫,高克恭、李仲賓父子、官道升、吳鎮、顧安、柯九思、謝庭芝、倪雲林、張遜、邊魯、方崖,其中趙孟頫最欣賞的是高克恭、柯九思,但只有顧安畫風竹;明代畫竹名氣最大應該是夏昶;清代著名畫竹高手是鄭板橋、李方膺了,很多人喜欢他们两的竹子,为什么呢?我們常說畫如其人,鄭板橋、李方膺的竹子就是典型的代表。
      我们也常说胸有成竹,其实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画家笔下的竹子其实是他个性、生活感受的反映,这种反映还涵盖了画者所处的时代。我们去学习前辈们的作品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要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于时俱进。当然,前辈们一些优秀的东西如果与你自己的风格相似,你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手段。
      老竹子、新竹子、雨后竹子都不一样。老竹子叶都下垂,但比较散,新竹子没受春雨飘洒前都朝天;雨后竹子叶都下垂,晴天的竹叶主要在枝的上方。

            上面一幅作品表现《雷鸣前》的竹子,下面一幅作品画的是雷阵雨后的竹子。

       张大千先生说溥心畲先生山水画基本功最扎实,于是就开始到溥家去寻宝,溥先生很有意思,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小幅的、构图也简洁,我都把它放大成三尺宣纸写,希望能挖到宝贝。

        这幅作品是用一支散锋笔创作的,一支笔散成了五个部分,写石头倒有赵孟頫画石头的感觉,但是画树枝就不胜任了,决定还是留着,用于点树叶或许还可以,一笔下去就是五个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