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书评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7-01
音乐的最高境界乃为挚爱——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凡去书店,总要去艺术及音乐的架子那儿看看。关于古典音乐历史的书买了不少,最喜欢两部。一是法国人保·朗多米尔(Paul Landormy)的《西方音乐史》,另一个就是这本。几年前,在济南音乐书店看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当即买下。 

严格说,我没有什么资格为本书写书评。我是一个资历尚浅的爱好者,音乐方面既无专业背景也无深厚修养,但对本书的喜爱让我按耐不住就此写点儿什么的冲动。这篇文字,专业人士面前会贻笑大方,权且当作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沟通。 

      

本书作者保罗·亨利·朗(Paul Henry Lang,1901-1991),美国音乐学者,原籍匈牙利,幼年学习音乐及乐器演奏,受著名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Bartok)指点及鼓励,先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音乐学、比较文学和文化史,在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文学、音乐学、艺术和美学,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对欧洲文化传统全方位的了解是他日后写作本书的深厚基础。 

      

本书1941年用英语初版于纽约,随即被公认为美国音乐学成熟的里程碑著作。六十年来,该书再版多次,均保持原样未动。该书已经成为音乐史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著作,至少在英语世界里,尚无任何著作与之匹敌。本文图片中的是根据美国Norton出版公司1997年版翻译的中文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然而,用词华丽,行云流水一般,读来令人爱不释手。由于缺乏对欧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了解,我读这本书重点看了涉及大家常说的“古典音乐阶段”部分,即始于巴赫、亨德尔的巴洛克及早期古典主义音乐一直到二十世纪初的印象派音乐这段时间,其他的,只是浅尝辄止。 

尽管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但这本书却是主要面向音乐爱好者的。看了作者在《引言》中最后对本书总结性的一段话,也许对这本书的特点会有更好的认识:“写作这部音乐史,我心中的读者是那些将音乐享受与智力好奇相结合的爱乐者。请不要期待这是技术性或传记性的一本书。这是一部有关音乐如何参与西方文明进程的编年史。关于艺术、尤其是关于音乐的文字写作,是一项最困难的任务,因为学者和艺术家的观点必须保持平衡。我力图避免使各处都在闪烁光辉的艺术财宝仅仅变成一种抽象。我总是在寻找伴随史实和艺术成就所出现的泛音,力图看到每一个细节背后所有创造的心灵为了清晰表达和情感表现所做的搏斗。一个活着的人企图去接近一个时空遥远的陌生灵魂深处,他发现自己有了明确的线索,借此他重新构筑起过去时代的景象。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历史理解会对现在产生多方面影响的原因。不论所研究的对象距我们有多么遥远,我们也必须以某种方式把它吸收到自身中来。当这个陌生灵魂的隐蔽特质在我们的心灵中产生火花时,这个时候,也只有这个时候,过去的灵魂将会重新复活。因为它所带来的是我们自己的某些东西。” 

主要译者及审校者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教授在本书的《中译者序》中写到,何谓“经典”?经典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类心智产品。朗的这本巨著当之无愧。人文学术著作,本身兼有“科学”和“艺术”两种成分。属于“科学”方面的事实发现、史料收集、证据梳理当然随着学科研究的进步“新陈代谢”,但属于“艺术”方面的个人识见、富有想象力的现象观察与精辟的审美判断却魅力永存。 

      

与一般的音乐史著作不同,《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通篇没有一个谱例。作者仅用聊聊数语便能一针见血地勾勒出作曲家与作品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本质,对音乐风格和审美观念客观深入的把握令人叹为观止。也许,在专家眼里看来,朗的某些观点和评论或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对追求音乐审美和心灵感受的爱乐者来说时常有醍醐灌顶、一语中的之感。以书中对莫扎特的评述为例:“把握莫扎特的真正伟大,理解他的音乐具有的强大拯救力的深刻奥秘,就必须始终牢记,这个人的高贵灵魂曾忍受痛苦,曾竭力挣扎,曾屡遭挫折,曾蒙受屈辱。但他的天性中支配一切的特征是无穷无尽的爱,因而尽管遭受折磨,但作品中却不以痛苦为支配性基调 ……莫扎特音乐中貌似幼稚和单纯的一切,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无限烈度和复杂性的宇宙 ……他的音乐看似简单,因为展现内容的形式极其自然、灵活多边,同时伴随着必然的逻辑建构。精神概念与实际操作之间达成美妙的和谐,令人惊叹不已,而肤浅的生手恰恰让这种完美弄昏了头。”如果你喜欢莫扎特,你会发现,朗的论述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穿透层层迷雾,直达你的心底。

      

名家之言,总有画龙点睛之感。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傅雷先生对“古典精神”的那段论述。多年前,就是《傅雷家书》引领我正式迈入古典音乐的大门。傅雷在给傅聪整理的音乐笔记中有一篇叫做“什么是古典的”,其中也涉及到了莫扎特,“古典艺术并不古板;古典艺术的精神主要是重视感官,对事物的外表采取欣然享受的态度。莫扎特在整个音乐史中也许是唯一真正的古典作家,他就是一个与禁欲主义截然相反的人”,“误解古典精神为古板、严厉、纯理智的人,中了禁欲主义与消极悲观的毒,无形中使古典主义变为一种清教徒主义,或是迂腐的学究气,即所谓学院派。真正的古典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像清洌的空气一般新鲜。分不清这种区别,对任何艺术的欣赏和理解都会误入歧途,更不必说表达和创作了”。对照一下朗和傅雷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两人的表达风格不同,但有神似之处。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是一部鸿篇巨著,洋洋洒洒逾百万言。对我这样对西方文化史缺乏足够基础和音乐专业背景的人来说,书中很多内容晦涩难懂,甚至无异于天书一般。不过,这丝毫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音乐,无论对于专业人士还是爱乐者来说,挚爱乃是最高之境界。这是朗和众多爱乐者最大的共同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