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式牛场疫病防控措施

 唐氏农业 2018-07-01

家庭式牛场是指饲养、管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参与的牛场。大多数牛场场址位于村屯内或距离村屯较近。随着养牛业的不断发展, 进行奶牛和肉牛养殖的家庭式牛场数量呈上升趋势, 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等方面还出台了相关扶植政策, 对家庭式牛场的适度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但是因其生产管理的主体是家庭, 在疫病防控、饲养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家庭式牛场的生产效益差距较大。本文笔者针对家庭式牛场的特点、疫病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为广大家庭式牛场的家庭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特点

1. 专业知识缺乏。

大部分家庭式牛场的家庭成员没有经过养牛及牛病防治的系统学习, 同时文化知识水平也相对较差, 继续学习能力较低, 有的家庭式牛场还在进行传统的粗放方式养殖, 没有根据牛的品种的变化更新饲养管理技术, 同时, 一些饲料和兽药、生物制品等相关产品经销人员提供一定技术服务, 但因其层次水平不同, 也不能提供完备的技术服务, 综合以上因素导致疫病防控措施不完善。

2. 营养意识较低。

奶牛和肉牛饲养过程中高生产效益对日粮中成分比例、饲料供给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相反, 家庭式牛场对营养的稳定性意识较低, TMR等设备未能被利用最大化, 可出现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该种牛只抗病能力降低, 在应激条件下, 发生疫病的机率大大提高。

3. 选址不当。

家庭式牛场因资金不足和/或缺乏专业设计, 场址大多在位于村屯内或距离较近, 无形中提高了发生疫病的机率, 给平时预防、发生疫病时的工作带来了极大麻烦, 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二、疫病防控措施

家庭式牛场的成员自身可通过技术培训、网络、咨询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等手段学习所饲养牛的种类、营养需求、常发疫病或重要疫病的危害提高养殖技术意识, 强化专业技术知识, 进行科学疫病防控。

1. 科学选址、布局。

家庭式牛场一定要克服困难, 如降低规模、选址和布局比较等, 参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进行科学选择牛场建筑位置和内部布局设计, 如选址要求: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 m以上;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之间距离不少于500 m;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 m以上等;布局要求:场区周围建有围墙;场区出入口设置符合要求的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 并有隔离设施;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 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 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 m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等。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建筑材料、内部设计等其他因素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2. 平时疫病预防措施。

(1) 强化卫生消毒措施。制订较完善的卫生消毒计划, 如清粪计划、消毒计划、场内清扫计划等。消毒计划可制订消毒的具体时间、方式, 如果使用消毒剂应确定种类及更换计划;

(2) 及时诊治疾病。每天按计划进行巡舍, 及早发现患病牛, 及时进行确诊、治疗, 提高牛的抗病力。针对疑似疫病的, 应首先采取隔离措施, 尽快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避免更大的损害;

(3) 科学检疫。在引种和平时饲养过程中都需要对一些疫病进行检疫, 不仅可以提高牛场的生产效益, 还可有效避免饲养管理人员染疫。重点需要检疫的对象有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口蹄疫、蓝舌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牛巴氏杆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等, 选择科学的检疫方法, 对结果进行分析后进行科学处理;

(4)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和疫病监测结果确定需要进行免疫接种的类型。目前, 需要接种疫病进行防控的疫病主要是口蹄疫、炭疽, 但随着国外牛品种的引进, 常发疫病存在动态变化, 应随时关注国内国际疫病的报道, 加强相关疫病的监测, 及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及时针对有威胁的疫病进行接种疫苗防控, 降低发病风险。

3. 发病处理。

当确定发生疫病时, 根据疫病具体情况, 制定科学的紧急处理方案, 如隔离、控制、扑杀等措施, 能进行接种疫苗进行控制可以进行紧急接种。尤其针对假定健康群采取科学疫病防控措施, 如彻底消毒、紧急接种、药物预防、加强营养等。(文:王世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