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资深HR深度分析,瞬间懂了!

 网的堂 2018-07-01

这两天各省出高考成绩,很多家长操心如何帮孩子填报志愿。每天姐邀请了好朋友资深HR张大志先生来为大家剖析一下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也许你/你身边的朋友正在举棋不定,我特意写下这篇文章,为了让父母们在帮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多一些参考视角。

人生关键就那么几步,在重要节点上的选择需要视野、思路和方法。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后,它始终是普通人的进身之阶,是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机制。

正因如此,填报志愿才非常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职场路该如何走。虽然未必一锤定音,但确实至关重要。

国内近三千所院校,超过五百个专业,选哪些学校、什么专业,如果孩子喜欢的专业就业面不广该怎么办?

分数不够是复读还是出国?填志愿期间冒出的种种问题,会让家长和孩子出现选择困难症。

我本人有超过十年人力资源从业经验,除了在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工作,还经常作为外聘面试官帮助国企、外企做校园面试官,针对填报志愿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困惑,我总结出以下八点建议,分为以下三部分:

1、一个出发点:瞄准就业

2、三个步骤:先定学校、再定专业、最后定城市

3、四个诀窍:兴趣先行、不跟风盲从、合理期望、放眼长远

一个出发点:瞄准就业

上大学的近期目标就是希望毕业之后,有个好工作,进而能有比较顺利的一生,虽然困难仍然存在,但大多数家长和孩子仍然希望能适当回避,因此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时刻想着“以就业为出发点”。

企业和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有以下四个优于策略:

1、211、985毕业的学生优于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

2、学习成绩优异、取得过奖学金的学生优于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

3、有学校社团经验的学生优于没有社团经验的学生;

4、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优于没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此处的「相关」,并非与本专业相关,而是与应聘工作相关。)

在面试看简历阶段,HR就会基于以上四点来筛选应聘者,很多人没有面试机会,也正是因为在以上四点吃了亏。

这其中隐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企业和单位看待学生的视角,需要身为父母的我们深入思考。

除了校园招聘外,学生走入社会后换工作也会考虑学校、专业和成绩,至少毕业前十年是如此。

至于升职加薪,同样还是会参考学校与专业……

了解以上事实,我们在填报专业时有就有了思路,即先定学校、再定专业、最后定城市的顺序。

三个步骤:先学校、再专业、最后城市

原则:如果孩子学习成绩足够好,那自然选择211、985学校;

如果分数不够,那就先非211、985学校的好专业,这里的“好”有两层意思,好就业或者是学校重点关注的专业;

如果分数还是不够,那就要选择好城市,北上广深是首选,不要被“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忽悠了。

原因:优秀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自不必说,HR在看学校之后第二关注的就是专业,学校一般但是如果专业对口或者学生毕业的学校某专业很强势,那么仍然有机会;

以上两点都不成了,那在一线城市大学里就读的大学生至少会有更多的实习机会,有更开阔的眼界,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四个诀窍:兴趣先行、不跟风盲从、合理期望、放眼长远

➤兴趣先行

走入社会之后,孩子要独自面对挑战与风险,必然会经历低谷,此时兴趣将变成动力之源,否则就很容易放弃。

我认识一位著名风险投资人,会计专业毕业之后,他一直从事编辑工作,问及为什么时,得到的回答是:喜欢。

几经折腾,他不但出版了数本小说,而且还成为出版文化领域小有名气的投资人,为很多后起之秀提供帮助。

试想如果他会计毕业之后按父母的意思进了银行,那世上估计会少个好作家;

亦或者,当初填报志愿时他如果选了文学相关专业,那估计也可以少走些弯路。

人生的经历没有“如果”二字,但是马上要帮孩子填报志愿的父母,还有选择的机会。

兴趣先行,绝对没错。

不要怕孩子的兴趣以后找不到工作,讲真,现在社会这么包容,干什么的没有?

假如你孩子感兴趣的方向现在还没有特别多对口的工作,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工种。太难?有什么难?

十年前你能预想到,现在还有新媒体、AI、网红这些工种吗?

➤不跟风盲从

90年代国际贸易热,父母就让孩子读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发现国际贸易凉了;

再后来计算机热门,父母就让孩子读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发现码农非常辛苦,而且容易猝死;

现在人工智能比较火,试问父母准备怎么选呢?

在人生选择方面,不要跟风,风头早晚会过去,那些盲目跟风的人会被留在沙滩上。

在填报志愿时,要特别留意“经验相关者的建议”,意思是提供建议人之前有相关经验,比如:朋友家里有孩子已经大学毕业 ,我们再去请教朋友的意见,可参考价值会提高。

➤合理期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不要对孩子过度奢望。

前一阵在国内上演的印度电影《起跑线》里有以下情节,父母在讨论孩子要不要上最好的幼儿园时,父亲的意思是之后机会还很多,未必非得在幼儿园就上最好的。

母亲回答:“如果咱们的女儿没有上好的幼儿园,就没法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之后就要堕落……你负责吗?”

母亲的话包含着叫“滑坡效应”的现象,即一次错误的选择最终会带来明显的坏处,像是从坡顶溜到地面,表面上看起来没事,其实有事。

电影中母亲的想法有正确的一面,所以父母才竭尽全力让孩子上好学校,在起跑线上靠前一些。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点,家庭在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可以提供哪些帮助是填报志愿的基础。

比如:父母都在机械行业工作,孩子如果读相关专业,多半毕业找工作时孩子可以借助家里在行业中的人脉关系,多半能让孩子少走些弯路。

身为长辈的我们,在社会上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想让孩子最终成龙成凤,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先考虑下自己能为孩子提供哪些支持,举个例子:孩子说要考托福然后出国读书,父母一般说可以;

孩子说我要读国外私立大学,估计绝大部分父母了解花费之后会打退堂鼓,这就是现实加诸于我们身上的限制。

了解限制是件好事,可以在边界之内加倍努力。

➤放眼长远

如今社会开放,不再会有“一次选择定终身”、“一次考试定终身”之类的事情,这其实是好事,逆天改命的机会之后还会有,套用一句名言“战略上忽视,战术上重视”。

针对填报志愿、上哪所大学这事,只是我们漫长人生中的一个节点,战略上不必特别在意;

与此同时,具体方法(战术)上,我们则应该用足、用好,不要让自己后悔。

因此我们才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单要看毕业之后的就业,还要看未来几十年孩子的路准备怎样走。

具备此视角,填报志愿这件事会变得更清楚。

很多时候,跟风是因为时间线过短,觉得某专业十年内还是比较火的,问题是每个人的职场生涯都会超过40年,下一代工作时间可能要更久。

拥有面向未来的视角,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也许才不会受过多限制。

比如:考虑到国际贸易有起有落,孩子又不是很有兴趣,那还要不要报这个专业呢?或者选一个当下看来未必有前途的专业,但可能走的比较远的专业,像文学类、语言类……

总之,填报志愿是次机会,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再次审视自己,我的整体建议是:从兴趣出发、不盲从、拥有合理期望以及放眼长远、分析当下和未来的形势,我们也许有机会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企业招聘时的出发点就是希望有优秀的人才加盟,而在对方不了解应聘者的时候,毕业学校、专业成绩等因素就成了硬门槛,了解以上种种我们会发现进入大学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不能放松。

最后,“战术上重视”的意思是做到能做的,“战略上忽视”的意思则是要认识到任何一次选择都不能最终决定命运。命运始终与大环境因素、个人努力和机遇相关。

我也身为人父,也会面临孩子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天,除了会重温这篇文章之外,我还会告诉儿子,“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每天姐浅谈几句对高考填志愿的看法。

首先,分数已经定死了,你再怎么追悔莫及也是没有用的,现在要聚焦的问题在于,怎么选择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大学来挽救一下你孩子的分数这件事。(学霸家长免看,985,211必须首选不解释)

每天姐完全认同大志在志愿选择上的观点,唯一还想补充的一点就是,无论你的孩子大学上的是985、211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你一定要告诉他,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沛起来。怎么丰沛起来呢?

社团实践+社会实践+入党。

社团实践锻炼他与同龄人的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让他先人一步脱离象牙塔与社会接轨;入党可以让他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窘境下保底一条考公务员的道路。

三条全部做到,你的孩子就会和每天姐一样,轻而易举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