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可夫斯基的《四季》

 玉兰云雾215 2018-07-01

1.jpg

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的作品非常多,而且涵盖了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乐、钢琴协奏曲之类等等。而钢琴组曲《四季》则一般不会列为其代表作,而正是他这部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作品,给几乎每位听过的人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四季》写于1887年,是某个杂志社邀约所写。在1875年12月圣彼得堡有家叫做《小说家》的杂志社向柴可夫斯基邀稿,并希望他能够每月都为杂志写一首钢琴小品。内容贴近当时气候或者俄罗斯民族生活习俗即可,并且每部作品都配一个小诗。

柴可夫斯基觉得杂志社这个创意很不错,便欣然答应了下来。很快地第一部作品便完成了,取名《壁炉边》。这是根据普希金的一首诗所启发,表现了俄罗斯寒冷的冬季,人们坐在壁炉旁,很温暖安详。

在此后每个月,柴可夫斯基的管家都会提醒他别忘了给杂志社写稿。柴可夫斯基都会集中精神,结合当月情况把作品尽心完成。就这样,写这些钢琴小品成了他每月的任务,也只算个任务。

但是灵感这玩意可不是说来就来的,在接下来一两个月中柴可夫斯基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可写啥,于是只好用从前已经写过的两部作品来充数。而这反倒成了12首钢琴小品中较为出色的两首,一首是《船歌》另一首是《雪橇》。后来,等到12个月柴可夫斯基写了整整一年之际,他将这12部作品打包成合辑出版,取名为《四季》。

w.jpg

《四季》算是俄罗斯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月《壁炉边》,二月《狂欢节》,三月《云雀之歌》,四月《松雪草》,五月《白夜》,六月《船歌》,七月《割草人之歌》,八月《收获》,九月《狩猎之歌》,十月《秋之歌》,十一月《雪橇》,十二月《耶诞节》。

《四季》这12首曲子每首都富于诗意,清新淡然、自然纯朴,既有俄罗斯风景的素描,也有民间生活的写照,情景交融,极富俄罗斯特色。

虽然《四季》并不是柴可夫斯基的上乘之作,但作品的艺术风格却反映出当时艺术界的特征,与诗歌紧密结合,音乐描绘艺术画面,散发着浓浓的俄罗斯气息。

然而在俄罗斯乐坛,柴可夫斯基并不认为是代表着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因为他的作品更趋向于世界风格,他是那种世界主义者。整体的艺术风格应该归类于浪漫主义流派,但他首先是一位俄罗斯作曲家。

老柴在谈自己的音乐时说:“我在宁静的环境中成长,从孩童时代起,就沁透了俄罗斯民歌的美,于是我热情地献身于俄罗斯精神,我彻头彻尾是俄罗斯人。”的确,也只有像他那样深情地沉浸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才能用音符描绘出俄罗斯生活的艺术画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