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山河堰身世之谜

 zqbxi 2018-07-01

山河堰

山河堰,因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又因“汉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之所肇创”又称箫曹堰。是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山河堰在发展汉中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说起陕西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大多数人只知道关中的郑国渠,可是在陕南的汉中盆地,还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山河堰,也许因为其偏安一隅和未解的身世之谜,使得很多人忽视了它的存在。

山河堰即今天的汉中石门水库灌区南干渠,是汉中地区最早有史可查的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相传山河堰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由萧何创修而成。此观点最早见诸于《宋史》。据此可知,在北宋时,人们认为山河堰为汉初萧何所创。

(山河堰灌区图)

而杨绛所撰的《重修山河堰记》中记载,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吴璘“首访境内浸溉之原,其大者无若汉相国曹公山河堰,导褒水,限以石,顺流而疏之。”其下文复称:“曹为异代创业之辅,公实今日中兴之佐。”这里的“曹公”即指汉初名臣曹参。五年后,城固知县阎苍舒在《重修山河堰记》中也说:“父老相传,此堰曹相国作。”据此可知,到南宋时,人们却认为山河堰创自曹参,这是与北宋时完全相反的观点。

前后百年多时间,却对山河堰的修建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这种歧异,也显露出山河堰创自汉初之说,不足为信。实际上,早在南宋时期,掌管皇族事务的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的阎苍舒就对此存有疑问:“由汉迄今 ,维梁为巨镇,世宿重兵,取足南亩,税事宜力。国朝有山河军,嘉祐三年,提举常平史照谓游手扰人,罢之。”此事亦见《宋史·河渠志》。这里所说的“山河军”颇值得注意。说明在此之前,山河堰是由山河军负责管理。

然而,山河军名义上为地方的常备军,实际上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役兵。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记载,宋乾德二年(964年)冬伐蜀,兴元一带(即今天的汉中)并未受到较大破坏。卷七“乾德四年五月甲戌”条载:“守忠初护屯田兵于河阴,王师克兴元,上诏守忠谓曰:‘远俗苛虐,南郑走集之地,卿为朕抚和之。’即遣守忠权知兴元。”安守忠奉命“抚和”汉川,带领其在河阴屯田所领之兵前往山南,接收后蜀在山南地区的驻兵。“山河军”或即成立于此时,取“山南”、“河阴”二名之首字而成之。“山河堰”也因“山河军”而得名。

但山河堰之创筑未必在安守忠创立山河军之时,或在此稍前。据《旧五代史》卷七四《张虔钊》载,五代时期,后蜀一直在汉中屯驻大军以防备中原王朝,兵力多达数万。凡此数万之众,久屯汉中,必屯田以自给。据此可知,山河堰很可能创筑于后汉高祖时代(当时汉中在后蜀统治下),由后蜀军所修。到了宋朝以后,兴元知府安守忠于其地置山河军安置后蜀降兵,该堰也因而得名“山河堰”。

说山河堰修建于五代时期之后汉高祖时,除以上证据外,还可举出若干证据。西晋时成书的《华阳国志》对汉中的历史地理都记载的特别详细,其相距两汉年代并不久远,但却没有一点关于山河堰的记述。而二百多年后,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七《沔水上》“褒水”条中,也没有关于山河堰的只字片语,这都不符合常理。如果当时已有山河堰,肯定在文献中有记载,不会没有一点蛛丝马迹。

其实谁主持修建山河堰都无关紧要,它只不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水兴农的结晶之一。山河堰为发展汉中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军食、民用与军事上的胜败,因而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曾多次被修复,石门摩崖石刻《褒城山河堰记》、《修复山河堰记》、《山河堰赋》等都有所记述。1942年,陕西水利专家李仪祉以原山河堰为基础,主持修建了褒惠渠。1970年,褒河石门水库建成后,对褒河引水灌溉渠系进行了重建,让山河堰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重新焕发青春,一直为汉中人民造福。

(文/秦延安)

此外 汉中还有这些古堰渠:

五门堰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截湑水灌田,因渠首横列五洞进水故名五门堰。相传始建于汉。清代《唐公车湃按亩摊钱批复碑》载:“唐公一湃,始于汉朝,疏小流以灌田。”北宋祥符至南宋绍兴(1008~1162)年间,县令鲁宗道、阎苍舒、薛可光等重视水利,相继扩修,灌田达3000余亩。元至正七年(1347)县令蒲庸兴堰务,开渠道,在引水口重修5洞,创修石渠,可灌地4万余亩(元贾申立《五门堰碑记》)。明、清各代曾不断加固改造,灌地面积达五、六万亩。民国22年(1933),洪水冲毁堰坝数十丈,汉中绥靖司令赵寿山派营长李维民率官民抢修,堰复通水,秋谷丰收。民国37年(1948)湑惠渠建成,取代了五门堰。后因湑惠渠水量不足,1952年重修旧堰,灌溉面积由5300亩逐渐扩大到9300亩。1984年五门堰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对老化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干渠衬砌,加固干渠7.18公里,翻新改造建筑物6座,灌溉面积达到0.8万亩。

杨填堰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截湑水灌田,因渠首横列五洞进水故名五门堰。相传始建于汉。清代《唐公车湃按亩摊钱批复碑》载:“唐公一湃,始于汉朝,疏小流以灌田。”北宋祥符至南宋绍兴(1008~1162)年间,县令鲁宗道、阎苍舒、薛可光等重视水利,相继扩修,灌田达3000余亩。元至正七年(1347)县令蒲庸兴堰务,开渠道,在引水口重修5洞,创修石渠,可灌地4万余亩(元贾申立《五门堰碑记》)。明、清各代曾不断加固改造,灌地面积达五、六万亩。民国22年(1933),洪水冲毁堰坝数十丈,汉中绥靖司令赵寿山派营长李维民率官民抢修,堰复通水,秋谷丰收。民国37年(1948)湑惠渠建成,取代了五门堰。后因湑惠渠水量不足,1952年重修旧堰,灌溉面积由5300亩逐渐扩大到9300亩。1984年五门堰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对老化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干渠衬砌,加固干渠7.18公里,翻新改造建筑物6座,灌溉面积达到0.8万亩。

小型堰池

汉中地区小型古堰见于明清《通志》、《府志》记载的尚有8县138处,灌溉面积8.36万亩,其中汉中南郑30处3.22万亩,城固22处1.76万亩,洋县13处0.59万亩,西乡42处0.77万亩,勉县15处1.8万亩,镇巴、宁强各千余亩。较为有名的有冷水班公堰6900亩,观沟河黄土堰3060亩,老溪水复润堰2000亩,濂水流珠、鹿头、石梯、杨村诸堰14570亩,湑水百丈堰、高堰等5610亩,南沙河上盘、下盘堰2400亩,溢水溢水堰并三郎堰2430亩,氵党水氵党滨堰、土门堰3100亩,泾洋河金洋堰4600亩,旧州河山河东、西堰6900亩,黄沙河天分东、天分西堰5170亩,养家河琵琶、马家、麻柳诸堰6320亩。还有王道、南江诸古池12口,一碗泉、金泉、淤泥涧泉、双象泉等泉水多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