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静传习录】我的学医之路(八)理解肾募京门

 武医同修 2018-07-02



【注:很久没有写日记了,这段时间心里总想将自己这么多年学习的过程和心的写出来,可是又有些担心自己写的不和医理让同道见笑,可是想一想,还是写出来吧,毕竟我只是个学习中医的一名学生,从没有想过要当什么“名医”,写出属于我自己的中医学习之路,也许,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又会有新的体会,也许,过几年后回首在看我现在理解的理论会很幼稚,但毕竟这是属于我自己的历程,这样对我的进步有好处,希望能够和有思想的同道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对于日记中对于道家体系的治疗方法,没有道家神修修行经验的同道,请勿妄自菲薄,道门医疗技法存在数千年不灭,肯定有他的道理,近代名医张大昌先生,运用符咒技法疗疾,这也被其弟子记录下来。我是随意写的,也许没有章节,随心而为吧。】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问我,为何肾募京门?


  当时我很迷茫,想想,也就是哦,肾在京门募集什么?


  于是翻看书中介绍:京门穴 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主治: 古代记述:腹胀,小腹痛,里急,洞泄,水道不通,溺黄,腰痛,骨痹痛引背。肠鸣,泄泻,腰胁痛。


  京门,国都之门户,气府,气之宅也,气俞,气之输出,气行而怕水汽,为何能治泄泻水之证?


  百思不得其解,后得老师指点,便有以下理解:胆属火腑,先天离火之象,本为少阳相火,为先天母火,心火下济于肾,肾水上既与心,便是水火既济,胆与心通,相火君火生日精。肾为先天之本而藏精,先天之火与先天水精生月华,肾精得火气化上行而即心火,故胆火与心火相溶而化君火,胆火与肾精相溶来制约君火,水火交融便是即济濡养脏腑,水火既济养何脏?


  通过五行生克得知,心火下行于肾与水相克上行入脾而生土。再记得师父以前问我们的,五行运动,在人体内部是如何运动的,想到火生土的路线,心气出于大包沿胆经而入京门,遇水克上行而散于脾下。


  故恍然大悟:肾募京门,得君火之阳气,故曰别名气府、气俞,气通为顺,故能够治疗腹胀、溺黄、肠鸣,阳气散寒化瘀,故能够治疗小腹痛、腰痛、骨痹痛引背、腰胁痛,艮土能制水,故能治疗里急、洞泄、水道不通、泄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