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2)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

 翔山 2018-07-02
大园古苗寨
绥宁县,一座天然的摄影棚,许多名导把目光投向了这里,不仅是这里神奇瑰丽的茫茫绿色,更有那古老奇特的民俗文化。《那山·那人·那狗》这部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拍摄地就在离县城20公里的关峡苗族乡大园村。古朴的石拱桥,沧桑的窨子屋,淳朴的乡俗民风。大园──湘西南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神秘苗家窨子屋村落,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走出了山门,飘洋过海,走上了世界。
从县城出发,20分钟的车程,到大园。下车步行50余米,便是电影海报上的那座石拱桥。透过晨雾,桥下有宛如丝竹的流水声,不急不躁。桥头有井,水甘冽清甜。恍惚中,几声清脆的牛铃破雾而来。淡淡的晨雾渐次散开,桥那头走来了驱牛吃露水草的牧童,肩桑木扁担取水的村民,“不知有汉”的模样,神态皆那般悠然。
路两旁是让秋风染出层层金黄的稻子。收获过的田垅,一垛垛草堆,一丛丛稻茬,衬着晨光,安祥宁静。
大园是一个杨姓聚族而居的寨落。500余户人家,2000来口村民。全都住在玄秘的有300多年历史的窨子屋里。据《杨氏族谱》记载,大园杨氏一族系唐龙虎大将军、威远侯杨再思嫡派玄孙金紫光禄大夫杨光裕之后裔。《绥宁县志》载:“绥宁,古荒服也,唐时称徽州,羁縻而已。”《宋史·诸蛮传》亦载:“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指的就是唐懿宗14年杨再思守沅州(今芷江),创建五溪十峒,众尊其为十峒长吏。绥宁也由此被封建王朝列为“苗疆要区”。大园原名大荣枣子园,300多年前的大园山高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凶猛。惫于征战的杨光裕在康熙年间迁居此地,以山为骨、水为脉,繁衍子孙,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古老神奇、独具特色的苗族民居建筑群。
大园整个寨子倚山而建,伴水而筑。山是青龙山,古松挺拔,生生不息;水是玉带水,波光潋滟,亘古长流。人居其中,与自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和谐统一。
据熟知风水地理的先生讲,大园是船形。厌恶血腥撕杀的杨氏族人聚居于此,他们开始将智慧用于构筑生存起居的文化。他们所筑屋宇绵亘,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他们或分房支而居,或按伯仲共檩,待分门立户,居住拥挤,就往外筑新居。房屋与房屋之间既有封火墙相隔,又有铜鼓石巷道相连,各家与各户之间相对独立,而又血脉相通。300多年来,族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显示出家族的融合,更显示出以人为本的生存理念,展现了杨氏特色的世外桃源况味。寨里长寿的人颇多,最年长的李氏婆婆,已年届94岁,仍耳聪目明,起居自理,四代同堂,其乐融融。80岁以上的老人全寨有20余人。
沿着古老的铜鼓石路往前行走,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大楼门。属寨子的主要楼门。木质结构,飞檐斗拱,粗犷宽敞。门槛经岁月磨蚀,深深地凹陷下去,门口青幽的大条石被磨得光洁透亮。沿门两侧呈“八”字形伸展开的墙垛用青砖砌成,墙垛上有彩色字画,年久破损,内容变得神秘,但仍能感觉到她的厚重。楼门旁边有土地屋,生人进去必先叩首揖拜土地菩萨。
大楼门内就是窨子屋。屋外围全是青砖高墙,也称封火墙,墙面爬满年代久远的斑驳苔藓。墙四角筑有鳌头,挺拔威武,显出阳刚之气,酷似杨氏族人先辈英勇善战的枪戟。墙内是木质结构的房屋。一座窨子屋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按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是楼门、天井、正屋、厢房。楼门口铺有青条石。进了楼门,是中门。遇有贵客,且是有相当身份的人,或是屋内主人做大寿,或白喜,才大开中门。中门内是天井,这是整个院落的中心。地面皆用铜鼓石卵石、片石铺成,中间镶有灵动的花鸟鱼虫图案,千姿百态。天井是休憩、聚会、嬉玩的场所。天井四周是台阶,全部铺宽厚的青条石,侧面同样用青条石板镶嵌。台阶四角各有–个大石蟾蜍,每到雨季,屋四周的雨水便通过蟾蜍的嘴哗啦啦流到天井里,形成四水归堂的格局。天井有往外排水的暗道。所以,即使雨天,屋内不积不潮,穿布鞋走动也不湿鞋底。登上台阶,便达正屋。这是窨子屋的主楼。当中一间是堂屋。堂屋门当左“三三”(坤)右“≡”(乾)。堂屋门口悬挂四方天灯,四面有字,分别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杨”“四知堂”。翻开浸染岁月陈香的《杨氏家谱》,从笔墨间找出这样一段文字──“(震)公为荆州刺史,公举荆州茂材王密为昌邑令。公后迁东莱太守,道经昌邑,王密怀金十斤以遗公。公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人知者。’公曰:‘天知,地知,子知,吾知。何谓无人知’。密愧而出。”这位震公即东汉太尉杨震,他清白自守,拒绝馈赠的事迹,《后汉书·杨震传》有记载。杨姓堂号很多,用以区分一家一房的名号,这些堂号有的表示地域关系,有的反映嗣继变化,有的是祖宗功勋和业绩的代名词。大园杨氏族先祖杨再思系杨震后裔,挂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堂”的堂号,是为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先辈杨震,也以其“四知”的事迹鞭策族人,并效法其清白家风。
中堂屋内供奉着神龛和列祖列宗牌位,金漆让岁月浸洇,更为肃穆凝重。左右有对联,左联是“金炉不断千年火”,右联是“玉盏常明万岁灯”。中堂是祭祖、婚嫁、议事、办白喜的场所,中堂屋内陆板用三合泥铺成。即用石灰、黄泥、熟糯米,搅和匀透、捣平夯实。历经百年岁的风霜,如今仍坚硬平整。中堂的门窗全部采用镂空、浮雕工艺,饰之以花鸟,最多的是蝙蝠、仙鹤、喜鹊和梅花,象征着“福”“寿”“喜”“禄”。
正屋两边是吊脚楼结构的厢房,昭穆相望,门窗图案以松竹梅兰居多,间以丰荷瘦菊,每间屋子也装饰,架木梯通达上下。厢房底层放置农具什物,豢养禽兽。禽笼畜舍外板壁稀落地拓上白色掌印,掌印是姜太公的掌印,驱瘟神邪气。
居住场所有讲究,长辈住正屋,晚辈住厢房。
这仅是一座窨子屋的大致构成。大园上百座大古堡一样的窨子屋,其结构形式,惊人相似。走进大园,如同走进迷宫,巷道四通八达,没有寨里人做向导,幽深的铜鼓石巷道让你走不尽,气派犹存的楼门让你穿不透。楼门外的铜鼓石路的铺建有名堂,里面住了几房人,用石块做了标识,外人是无从知晓的。
寨里的空隙之地有许多柿子树、李子树、酸梨子树,春来花开,夏至或秋到,柿子红、李子黄、梨子飘香。古樟、古楠、古柏,新枝、嫩叶,热闹着寨子。穿越深深巷道,你会迎面碰上手提菜篮体态丰盈的少妇,笑声如铃、身捷如兔的玩童,与他们攀谈,能体会大园的质朴与从容;你若碰到手持拐杖的长者在石阶上眯眼晒太阳,你可挨他坐下,眯上眼,分享大园那份惬意。如恰遇荷锄而归的汉子,他会热情邀你到家里去,从火炕上取下薰得黑油油的苗家腊肉,切得敦厚手掌大一块,咬得嘴角直流油,倒上满满的一碗米酒,沾嘴就干,不醉倒不算朋友兄弟。让你在醉意朦胧里领略大园的豪爽与幸福。
你若走进了中堂屋,如发现神龛旁挂有牛角,那可是神灵之物,打猎时,祭拜梅山用的,外人不能随便动它,否则无灾便有祸。我有幸见过一次晚上祭拜梅山的盛典,其时,牛角号低鸣,鼓乐齐响,少女们穿着古老的苗家服饰,绕着旺盛的篝火,或齐声歌颂,或大声吆喝,翩翩起舞。猎手们将兽头四爪供在祭盘里,点燃香烛,面对大山虔诚顶礼膜拜,嘴里念念有词。白发银须的老人,在刀山火海中纵越穿梭,猿猴般敏捷。
寨人对狗十分崇拜,每餐吃饭前打开饭锅,再穷的人都要先给狗舀饭吃。传说,苗家人没有水稻,尽吃杂粮,稻种是狗从番国偷来。寨里儿童都戴狗头帽。狗头帽是外婆给刚生的外孙必不可少的礼物。葬俗也很怪异,古有八月不葬的习俗。还有就是死者的年庚与某些年份相克者,尸体需存家中,用石灰堆埋着放在屋里摆放着,经年不葬。等到好年时再下葬。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杨氏族人要举行各种隆重的仪式,庆祝杨姓的“姑娘节”,又叫“乌饭节”。相传,飞山峒蛮女英雄杨黎娘农历四月初八用乌饭救了关在柳州内罗城死牢的哥哥。为了纪念机智勇敢的杨家妹,这一天,杨氏族人都吃乌饭(一种用树叶染成黑色的糯米饭),并要将已出嫁的姑娘都接回娘家过节,吃乌饭,跳苗舞,吹木叶,对山歌,唱傩戏。四方八面的人如潮水般涌来,场面热闹非凡。他们酷爱唱山歌,还有劳动号子、礼仪歌、佛歌,龙灯歌、酒歌。苦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情绪大多借歌声来表达。最优美的数情歌,深情、婉转,如表情誓的:“娘(指姑娘)要离,要等大桑树脱皮。要等白岩生白根,白岩生根才相离。”
这里民风淳朴,隆礼重义。他们遵循祖训“敦孝悌,勤耕读,务勤俭,睦宗族,息争愤”,“百年好事无非积善,一生受用莫过读书”,正是尊书重教的写照。解放以来,涌现出近200名大学生,杨氏族贤工作部门遍及京都、省府、市县。
登上大园屋后的山头鸟瞰,太阳金属般的光辉涂抹在大园重重叠叠的青色屋背上,屋角檐口徐徐升腾起蓝色炊烟。青山绿水间,沉静巍然的大园已是一座活力四射的鲜亮寨落。
抬眼是风景,手触是古典,脚踏是历史,呼吸是巫风!

养在深闺的电影美景地——大园古苗寨

大园古苗寨地处关峡苗族乡大园村,是一个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老苗家村寨。2008年10月被列为 湖南 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被列为 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大园古苗寨位于 绥宁 县关峡苗族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它倚山而建,傍水而筑,前环玉带水。稻田宽广,视野开阔;后靠绵延青龙山,山川廓缪,苍松翠柏,盎然生机。

大园古苗塞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里古院落成群、石巷纵横交错。古村由14组建筑和构筑物组合而成,目前有保存完整的民居古建筑百多栋,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是一处宋至清时期的苗族建筑组群实体。

古朴的石拱桥、沧桑的窨子屋、淳朴的乡风民俗以及村头巷尾的 铜鼓 石道,吸引了省内外一批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长途跋涉,慕名而来。

20世纪90年代,很多部电视剧在大园古苗寨拍摄,如《那山·那人·那狗》、《秋收起义》、《战火童心》等多部影片,有的影片获得国际大奖,影视巨星刘烨、陈好就是从大园古苗寨的巷道走向全国,走红全国,苗寨也随影视闻名海内外。

除了美丽、古朴、宁静的自然风光外,值得一看的当数苗族民居。沿着古老的 铜鼓 石路往前行走,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大楼门,属寨子的主要楼门。木质结构,飞檐斗拱,粗犷宽敞。门槛经岁月磨蚀,深深地凹陷下去,门口青幽的大条石被磨得光洁透亮。沿门两侧呈“八”字形伸展开的墙垛用青砖砌成,墙垛上有彩色字画,年久破损,内容变得神秘,但仍能感觉到她的厚重。

大楼门内就是窨子屋。这里有一座青砖青瓦结构房屋,这是大园最古老的窨子屋,建于宋代乾道壬辰年间(公元1172年),距今已经有841年的历史。由于其形状像燕子窝,人们又叫它为“燕子屋”。

走进大园,如同走进迷宫,巷道四通八达,如果没有苗家阿妹做向导,可能幽深的 铜鼓 石巷道让您走不尽,气派犹存的楼门让您穿不透。我们走在这些留下岁月痕迹的古巷道与窨子屋,感受着这里古老的神秘。


 
 
 
这是刘烨拍《那人 那山 那狗》的一个剧景,虽然有些变化,但感觉还在。
走过桥就是
大园
村的大门啦,哪里就是爸爸去哪儿拍摄地,明星来啦,这里也有点变化,但我想说的是,这里的古朴的味道,与谆朴的人民会一直不变。
这是胡军家住的地方,听同事说,爸爸去哪儿拍摄之后,县宣传部叫这家人开饭店,但这家人喜欢安静的过日子,被宣传部部长说了几次才做通工作
青砖黑瓦经过历史多少沧桑,经过风风雨雨,依旧安静的站在哪里,我们看见的不是那一砖一瓦构成的景,而是感受置身于此的那一丝宁静。
这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刘烨一家与胡军一家所住之家与所住放间,也是刘烨读大二的时候拍《那人、那山、那狗》拍摄时所住之家,在哪里住了20多天,听这房间主人说,刘烨拍摄《那人、那山、那狗》拿奖后,又回来了一次,但是没有找到。时隔十多年,爸爸去哪儿剧组帮他园梦,所以在爸爸去哪儿里有一个镜头,不知道大家留意没有,刘躺在门前的地上,倦着身子,似乎在回忆什么。那个场景。
这也是《那人 那山 那狗》的主要取景地,有些房子现在没有人居住,但是房子没有被动过,保存的原来的样子,这也是在这里能感受得到,不像有些地方返修得没有一点古代的味道,无意间在那古墙上看到一科野草,觉得很有意思。也拍下来,感觉不错。
这是村间的小道,而且村里基本是这样的小道,
这是王宝强住得土豪家,算是哪里最现代化的房子,说是土豪,其实也蛮淳朴的,我在他家买的板栗挺好的,很饱满也没什么虫,
这就是爸爸去哪儿最古老的房间800年古房,现在没人住,房间里放了个犁与一口老棺材,老棺材确实把我吓着啦,虽然是大白天,但是这东西放古宅里确实有点那个。。。
这里的行程很悠闲,没有人挤人,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文化古迹的那种商业气息,这里很自然,不要门票,在里面由心得逛,累了休息下,无聊啦 找当地人聊聊  真的很舒服,这里还发现  你在村中逛得时候  很多家里人都不关门 也不在家  真心觉得这里好,安逸。在这里大概要花1个小时左右,如果你想更深层次的了解这里,那可能得长一些,这里结束后,我直走
绥宁
县城方向去上堡古国与黄桑风景区。开车走到快进县城时有个岔路口 直走去县城  左拐走221省道,二条路都可以去黄桑,但是221省道要快很多 路也好走些 推荐走221省道。开车大概30-40分钟走到寨市(这也是爸爸去哪儿拍摄地),但我觉得那里商业气息比较重,其实是个小镇的感觉,从221省道进寨市 从寨市一条路进黄桑,大概走20分钟左右到黄桑乡,到哪里已经是下午5点啦 我选择在黄桑乡的街上住宿,哪里很小 黄桑只有5000人口,所以街也比较小 就几座房子,但哪里有个苗王大酒店 感觉还可以 我们一家就落宿这里 2间房子300元,不贵还卫生,推荐,(如果不想在这里住 可以继续选择去上堡古国或铁杉王国住宿 哪里就是家庭式旅馆)。早上七点起床,吃了早餐继续往前走。
从街上开到上堡古国只有20分钟,在山里面行走,耳边的就是潺潺的溪流声,所以我开的很慢,而且那个时候就我一辆车,我觉得在哪里开车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此地处处是美景的感觉,我随意停车,边走边停,还在附近的村民家买了土鸡蛋,二元一个,绝对的是土鸡蛋,那人家还留了几个不卖,说要用来付小鸡的,当地的人太薄友好。赞一个。
本来20分钟的路程 我走了2个小时,景色太美,怪我不得,我还深入村里面去找正宗的土鸡蛋,哈哈这是进入上堡古国的一个微型瀑布。
上堡古国,个人觉得没有
大园
古苗寨好玩,这里面房子大部分是商店,住宿。。。。,,就像一个古迹里写一个xxx到此一游的感觉,但我很喜欢村中那条小溪,与溪里嬉戏的鸭子,有种溪在村中流,鸭在溪中游得感觉,村前面那片稻田金黄金黄的,好美,像一个穿裙子的美女安静的站在哪里。所以上堡古国我只玩了半个小时就选择原路返回去铁杉王国。
从上堡古国原路返回在路口有个指示牌,按路牌走往里大概8公里,就到铁杉王国啦 ,开车开到尽头,把车停在坪里,爬一个小坡,从一个叫铁杉佳苑(一个农家乐)旁边的一条小道上山,山不高,大概爬要半个到一个小时,强度不大,山间很安静,弥漫着雾气,有种置身仙景的感觉。惬意
越往上走 ,杉树越来越大,雾气越来越浓,空气特别的好,
走到顶(其实也不是顶,往上得路不准走啦 ,比较危险,熊出没),就到古杉林啦 哪里的铁杉要二到三个人才能抱住,而且成群。很稀有的古树品种,那树根我躺在哪里都比我还大,真的很壮观。游完后往下走,被一个蜘蛛网吸引 拍了几张
这是它的王国与它的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王国,我的王国就是家。
以一张全家福来结束这片游记,从铁杉王国往回走,哪里有路牌可以去曲幽谷,与六鹅瀑布,但那边在修路,很多泥浆,路滑,加上父亲头疼,就提前结束旅程,原路返回,这次回程选择从洞口
上高
速,全程路非常好走,还可以买洞口橘子。
文采不好,以前也没写过游记,花了一上午,终于写完,不知道能不能帮到后面的朋友,这里全程没有门票什么的,你只要把车,把自己喂饱就ok,作为
邵阳
人,真心觉得
邵阳
的风景很多,都是纯天然的,只是外人知晓太少,希望这游记能帮助我大
邵阳
宣传下。
最后给几个建议:
1.如果从洞口下高速可以先从S221省道先玩黄桑,回来玩
大园
古苗寨,再从红岩上洞新高速转沪昆高速
2.住宿:如果想住县城 可以美团团凯瑞大酒店 好像哪里最好的 不贵也只要130左右,如果想感觉乡里的味道可以住黄桑乡 或景点里的农家小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