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前小河船悠悠

 吴越尽说 2018-07-02

本文字数:吴江日报2018-7-1   作者:王佩文

    门前的河并不小,但是没有名字。同里有很多河,好像都没有名字。若要特指时,倒是用桥的名字来命名河流的一段,有点本末倒置的样子,变得好像先有桥再有河似的。但是河不言不语,不争不闹,一直悠然着。

    一般的城镇,都是以街道为中心轴的,两侧分布着商业或是住宅。而同里却以河为主轴,河的两岸是街衢,宽阔热闹的地方得以建立商业中心,其余则是民居。所有的街衢的长度和方向也是取自河流的走向。河流任性地拐弯,街衢不假思索地顺应。同里的河流如缎带,但不是城镇的装饰品,像是衣服的门襟,靠其撑起一个门脸。曾经,河道是生活的主战场:饮用水、洗脸刷牙、淘米洗菜、洗衣服床单,都靠这条河。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里,河水滋养了小镇人,也涤荡了小镇人。

    水上的城镇,在未开化的年代里,最发达的交通当然是水路,有水的地方便有船的抵达。原生态下的河道,各式的船只往来是童年最大的风景。

    河里最多的是网船,一般都是木质的,用桐油抹得锃亮。一条船就是一个家,一家人吃喝拉撒都在船上。船舱有棚,是生活区;船尾是工作区,通常有活动的木板,可以开合,里面装鱼。网船摇到内河里,主要兜售外河里捕获的鱼,船艄上还会悬空地挂个笼子,养一条狗,抑或是种一盆花,再伸出去一个长长的竹竿,天好的时候挂着一家人的衣服。

    河道,往来的船只,载着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在河埠头,完成了集市的功能。最突出的就是夏天的西瓜了,树荫下,河埠头,定能找到一两只西瓜船。秋天卖的则是菱角、山芋。几十步就有一个河埠头,极其方便。

    小镇开发了旅游,小河里往来的都是游船。那船当然都是木质的,抹了桐油,原始的木的年轮依稀显现,有了与小镇相契合的古老感。游船分敞篷船和有篷船两种。敞篷船有美人靠,视野开阔,还可以把手探入水中,逆流的水麻酥酥地在指尖滑过,温润微凉,水乡的触觉。有篷船,棚顶用竹篾编制,呈细密的人字形,类似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只是船篷为深棕色而非黑色。两岸的街道游客络绎,门前的小河显得逼仄了许多,没有了原先野性的波澜,温文尔雅得如淑女一般。

    穿着蓝色碎花短打的船娘优雅地摇船,摇出了梦里水乡的味道,惊艳了钢筋水泥构架的城里人,欸乃的桨声,犹如一支悠扬的夜曲。门前的小河失去了当年运输的功能后华丽转身,小河船悠悠成为江南水乡的标志。

    有年夏天黄昏回老家,太阳未落,却已收敛起它的耀眼光芒,余辉洒落在停歇着的小河上的一排排桐油船上,柔和的金色线条以工笔的方式勾勒着游船的轮廓,满眼的金碧辉煌,倒映在河里,微微一漾,碎金满河,与岸上的粉墙黛瓦,古朴石桥,合成一幅无法用文字描摹的油画,那设色和层次丰富得无与伦比,让人刹那间忘乎所以地沉醉其中。我习惯性地没有拍照,固执相信如此偶遇的动态风景是任何相机都无法十分表达的。也因此,这如画的一幕一直深藏我心,想起来就会有种美好的重现。那一刻,我相信,在我心中,门前的小河绝不逊色于徐志摩笔下的康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