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谈 | 提高经济密度,上海持续提升规模和效益

 老沈阅览 2018-07-02
摘要:正在全力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该如何做好做足提高经济密度这篇文章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和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

  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意见》提出,上海要着力提高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推动经济规模和效益提升。正在全力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该如何做好做足提高经济密度这篇文章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和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



             吨位越大,动力越强

记者:在很多人看来,上海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这次《意见》提出,上海要继续提高经济密度,在提高地均产出和人均产出上下功夫。请问,该如何理解经济规模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陈杰:上海提出要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经济规模和总量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体量作支撑,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与东京、纽约等世界一流城市相比,在经济规模和总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继续把蛋糕做大,推动经济总量跃升。


汪泓:城市竞争力是综合性指标,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命题。城市的竞争力应由三个动力元素构成,第一是规模动力,好比我们的邮轮,吨位越大、动力越强、载客越多;第二是创新动力,包括改革、观念、制度、科技、管理等创新手段本身共同集聚动力。这好比邮轮的发动机,装上了涡轮增压器;第三是质量动力,城市的发展是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城乡之间要平等统筹。好似邮轮的娱乐文化休闲设施,排量越大,动力越高,提供的船上多种游客体验度也会提升。经济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好的城市才能行稳致远,迈向一流。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效益论英雄

记者:上海淡化GDP,但决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在土地、人口、环境等资源硬约束的前提下,上海应如何提高经济密度? 


陈杰:从国际经验来看,追求高质量的GDP,是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国际大都市都会面临土地空间、人口承载力、环境资源的挑战,只有提高经济密度,才能应对好这些挑战,这是城市发展的“牛鼻子”。


过去,我们一直讲要发展高端产业,但究竟什么是高端产业呢?这次《意见》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标体系,那就是“树立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导向”,这套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临港是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空间,如何做好产业转型升级,临港承担着重要使命。相对其它地区而言,临港土地空间相对充裕,这是一种优势。但我们对这种优势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始终绷紧经济密度的这根弦,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土地空间可持续、高效率地利用。


汪泓:宝山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以前经济规模不小,但是业态比较粗放,土地的空间利用率不够高。在新一轮转型中,宝山作为上海在打造卓越全球城市中不可多得的北部转型空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低端的、能耗较大的,或者说产业链比较前端的产业坚决调整掉。去年一年在土地减量化中,宝山盘活近2000亩低效工业用地,得到国务院表彰。2016—2017年宝山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37%,2017年节能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同时在产业准入政策上实行了政策、规划、队伍等“六个统筹”。我们要的是高质量、高附加值、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可以说,宝山探索走出一条从白、红、黑、黄、灰各色废气“五龙飞舞”到邮轮产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重大板块、生态环境“五龙腾飞”的转型升级之路。

比如在全球航运枢纽建设中,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不仅仅关乎旅游业,而且通过邮轮经济将“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有机结合。我们要把邮轮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邮轮公司的总部集聚到宝山来。再比如,3平方公里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已集聚了在全球机器人和数控行业中排名第一的发那科机器人等50多家机器人及配套企业,园区龙头企业——发那科机器人正投资建设三期项目,产值规模将超100亿元。近期宝山又与国内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就投资40亿元合作共建“上海机器人创新港”达成初步共识。与全球首家云端智能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达闼科技实现战略合作,将在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打造柔性执行器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



             着力突破瓶颈,提升产业能级

记者:就区域发展而言,提升经济密度会遇到哪些瓶颈问题,还有哪些改进空间?应该如何综合施策,尽快提升经济密度?


汪泓:作为全国和上海重要的钢铁、港口基地,过去宝山的“黑、粗、旧、堵”是我们着力突破的瓶颈。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老工业区转型为突破口,以城市更新为路径,把宝山建设成为上海引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部枢纽和沿长江协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我们将通过提升上海“四大品牌”承载区的战略能级、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能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联动能级、“互联网+”平台经济国际领先能级、吸引高端人才的集聚能级等,尽快提升宝山经济密度。


说个最近的事情:宝山工业园区内原有的73亩低效土地收储后,与招商集团战略合作建设邮轮配套产业园。我们在盘活存量土地的基础上,正要求园区进一步提高建筑容量,通过建设高端的标准化厂房,注入更高的产业能级。


陈杰:目前,临港“2+3+4”的产业定位已经明确,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两大先导产业,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智能汽车为三大支柱产业,软件信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为四大新兴产业。随着“2+3+4”产业集群逐渐发力,我们也在努力搭建产业创新生态圈,引入多个功能性平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尽全力将资本、创新、人才等要素集聚好、配置好。


未来,临港还要做好土地综合利用这篇文章,在控制住宅容积率、商务写字楼总量的同时,发挥临港地区“双特政策”的优势,探索混合空间的建设,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临港地区还有一些能级较低的镇级产业园,这些园区的产业质量、产出效率还比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将利用“张江—临港创新走廊”建设的契机,部署好相关的产业集群,做好镇级园区“腾笼换鸟”的工作,全力提升产业能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