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

 云指阁 2018-07-02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大学部基本完成了2018年国家杰青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评审工作。当然,最受大家关注的依旧是各大高校国家杰青的入选数据,因为这是体现高校实力的硬指标。小编从不同渠道得到了部分重点高校2018年的杰青入选数据,并对全国高校近5年国家杰青入选名额进行了统计,其详细结果如下:

近五年高校国家杰青数

依据往年的经验,国家杰青每年入选人数总共200人左右,其中高校占其中的2/3,中科院系统占据剩余1/3。上表中2018年数据加起来有70多人,其余高校加起来去争取剩余的这70来个名额。从近5年的国家杰青入选总数来看,北京大学达到了67人,位居全国高校的榜首。由于国家杰青是两院院士的重要候选人,北大这几年在院士增选上的强势表现也就不足为奇。杰青入选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实力等级,清北、华五、汉二等泾渭分明。虽然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这4所高校2018年杰青数据尚未出炉,但整体排名最终仅仅是微调,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武汉大学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清华、北大依旧表现强势。2017年表现不错的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今年也下降明显。尤其是复旦大学,2017年有11位入选,今年仅仅入选了1位。天津大学历经几年的低潮后,今年也有3位入选。211高校里排名最高的苏州大学,近5年有8名入选,超过了不少985工程知名高校。另外,北京化工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在近5年国家杰青入选数量上也很不错。

苏州大学

由于杰青人才数量稀少,一般在高校里都会成为学术带头人。近些年来,国家杰青人才流动明显增强,最典型的趋势就是科研院所向高校流动。很多人入选杰青后,在3-5年内就会选择跳槽,甚至1年内变更单位的人数也有不少。从这方面来说,高校对于人才的待遇比科研院所好很多。由于高校人才引进主要看帽子,入选杰青后一般都会身价暴涨,高校挖人也是不惜余力。今年北航教师辞职事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人才评估只看帽子的现状,清华本科、海外博士留学归来只能拿6000的月薪,主要是因为没有帽子。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近五年全国高校杰青入选人数最新排名情况,希望这些数据和分析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