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52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7-0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证治/百合地黄汤

   下面看第五条。一类条文。
《金匮要略》“5.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纳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常如漆。”  

“病形如初者”- 第一个含义,就是他的病不管经历了多长时间,尽管这症状百出,但是病情比较稳定,开始得病和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前后证候差不多,还象刚得病的时候一样。第二个含义,是如同第一条所述的那些临床表现,两组证候(心神不宁证、阴虚内热证)。

“百合地黄汤主之”- 为什么说百合地黄汤是它的主方?

   * 首先我们还要从五脏病机上分析,给大家归纳一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为什么强调一点要以心阴虚为主,因为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不是强调以辩证为主吗。心阴虚为主导致的是神志不宁证,所以神志不宁证,饮食上的改变我刚才已经说了,脾气不足,可以导致饮食上的改变,不重复原文了。
  “常默默”肝气郁滞,肝失疏泄,肝失疏泄对脾的运化仍然是有影响的,所以我用这个箭头来表示肝失疏泄,它就不能疏泄脾胃,以助运化、以助消化,我上次在讲肝脾之间的关系时,已经体现这个问题了。
   反过来说,肝失疏泄以后,它就表现为“常默默”,精神上的改变。这是肝失疏泄以后,肝郁化火,肝郁化火就出现阴阳之间的失调,出现虚火上炎、阴虚火旺,出现头疼、头眩、口苦这些症状,所以,有阴不制阳,这个病机。
   现在说肺,肺朝百脉,若说有联系的话,就是刚才提到了肺和膀胱的关系,排尿的异常感觉,我在临床上确实遇到过两例。
  
一个是个女的建筑师,她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以后,脑震荡,很长的时间她才好。好了以后她讲有个症状,这个症状最主要的就是一排尿的时候,她就有头痛、头眩的这样一些感觉。这个症状恢复的也是非常的慢,因为她本身就是脑部外伤引起的后遗症,和我们现在讲的百合病不一样。它与排尿性晕厥也不是一个病,也和神经系统相关。因为外伤导致的脑神经系统的损伤,它也有这个症状。
   所以这个症状,我想,张仲景把它记录下来,肯定他也是临床看见了的,我们也有必要去研究它。怎么去联系,这不说嘛,肺为水之上源,和膀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她为什么会在排尿的时候,就有感觉?有异常的感觉,咱们把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这些情况,我觉得作为百合病,肺朝百脉,这是从症状上说。

   * 再一个就是药用上,百合它入心、肺二经。对肺来讲是一个润肺的作用,当误汗造成肺阴的进一步损伤的时候,它是靠百合和知母相合,所以这在配方上、药物的治疗上,他也确实从肺的方面入手了,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五脏的病机分析,我觉得和百合病还都能说的通,就我的认识,我给大家归纳到这里。

   所以,尽管说这个“病形如初”,从这两方面认识,但是病机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这你才能理解,为什么百合地黄汤是主方。

   我今天讲这一条的时候,为什么要重新把病机,给大家从五脏上来分析一下呢?
   我就是要重复我在绪言里面所讲到的,张仲景《金匮》这本书,体现的时治疗杂病的典范,它典范在那里,就是辨病和辩证相结合,以辩证为主,辩证是核心,核心是要辩病机,现在,我是不是要落实在这儿,也就是说,辨病辨到百合病了,现在我要辨的证,是一个什么证要用百合地黄汤呢?从刚才分析的这个病机,它具体应该落实到那里呢? 
   咱们先从药物上看,
   * 百合这个药,临床应用的有“百合固金丸”,它是治疗肺阴虚的燥咳的,显而易见,它是一个甘寒之品。甘而微寒,入肺经,润肺、清热、止咳。入心经,有清心安神之效。现在我们讲的这个百合病,不涉及到咳嗽,不涉及到肺气上逆,所以我们就讲它,取百合的润肺清心安神之效。

   再给大家引用《日华子本草》讲百合的作用,安心定胆,“安五脏”,前面它多了一句“益智”,是啊,百合病的病人,他有的时候时间一久,他就说记忆力下降,精神不能集中。作为百合,它不仅能够清心安神,它还能润肺。

   & 现在我给大家讲,它安心定胆、益智、安五脏,所以,百合为其主药。

   不知道大家见过百合这个药没有,在江南的话,用它来做菜,他们那个做法和咱们这个[方后注]说的方法一样,要求用水把它浸泡一夜,第二天再是凉拌或是炒菜。百合长的大的话,就像那个大蒜瓣包着,因为它是球茎,鳞状茎入药,就象蒜瓣一样,在古代有的注家就说,百合就是让夫妻生活的非常和顺,用百合作为百合病的病名,它有一种这个说法,我认为不可取,就是因百合一药能治本病。为什么百合为主药?刚才从这功效看出来了,不管是对心,对肺,它都有治疗意义。

   * 地黄,而且选用的是生地黄汁,生地黄,在中医知识里面,它讲,“治男女虚损,滋养肾阴”,所以现在广告词里说,“六味地黄丸,今天你吃了吗”,我想,也不能全民都肾虚呀,是不是。他们为了推销药就把六味地黄丸成了万能药的了。咱们中医可得明白,它必须得辨病、辩证,以辩证为主,得符合这个才能用,得是肾阴虚证,还是心肾不交的这种情况,你才能用生地黄。

   我要说这两个药物,生地黄汁咱们现在临床上肯定取不到,药局它不给你提供,都是生地黄。生地黄这个药物的作用,我觉得功效从两个方面来说,
& 一个是它能够滋肾水,就是养肾阴,滋肾水的作用。
& 当然对心来说, 我们讲《中药学》的时候把生地放到清热凉血药里,它既能滋阴,又能清热凉血。
   你说清热清什么呀?
   我觉得它清心热,特别是益心阴,清血热也可以,这个功效,首先它是个滋阴药,又是个凉血药,又能够清热。
   在五脏辩证里,请你注意它对心、肾有选择性,滋阴、清热、凉血,关于滋阴这个问题上是对心、肾。

   有一个医家,程门雪,在他的书《金匮篇解》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笔记者附:《金匮篇解》“百合病不独邪热伤肺,尤伤脑府,肺气上通于鼻,而达于脑;肺藏魄,肺气热则魄不静,魄不静则醒如神灵(与肝不藏魂之梦多纷扰可以互证);肺为水之上源,肺热则小便黄赤。病深者头痛,邪热由肺移脑,扰乱神明,故其病剧伤脑;轻者但头淅淅;最轻者但头眩耳。余邪逗留,血气不润,上为头痛,下为小便赤,故是证每起于病后。)

   我觉得作为《金匮》教学,我应该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按照第一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虚证所用的“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的治法,讲的是生克制化原理,现在他讲的是“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其肺气”这就是按照第一篇,第一条,“余脏准此”推导出来的。
生克制化关系图 

   “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其肺气”,体现在百合地黄汤的治疗作用上,百合地黄汤的治疗作用,就应该怎么说呢,心火亢盛了,所以它才乘了肺金了,那么现在“当先实其肺气”你就得制约肺金。
   靠谁来制约肺金?
   靠百合,润肺清心的这个作用,清养肺阴,来达到制约肺金的作用。

   地黄汁不仅是清心养阴,主要是来制约心火。
   地黄怎么制约心火呢?
   是通过滋补肾阴,来制约心火。滋补肾阴,把肾阴补上来,制约了心火。

   百合润肺清心,地黄滋肾阴以制心火,以防心火亢,火克金。这就是,养肺阴的这个道理。

   还有的说,百合润肺清心,能够清气中之热,而生地黄汁滋阴清热,清血中之热,所以,同归一宗,同归心肺,既清气分之热,又清血分之热,也就到达了“当先实肺”的目的。

   所以,这个在内伤神志病里面,精神恍惚一类的疾病里面,说心肾不交,或者说“见心之病,知心传肺”要对于欲传的肺金进行治疗,这又是一个观点。
   百合地黄汤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黄汁滋养肾阴,滋养肾阴就清了心火,心火一降下来对肺金怎么样啊,再加上百合一给它润肺,因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这堂课讲到这里,休息。
=============================
   接着讲。

“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 在方后注里面,它要求把百合用水“渍一宿”,然后用泉水来煎煮。
   现在咱们煎药,达不到用泉水,都得是用自来水,你要说矿泉水,咱们好像也舍不得,为什么要用泉水,他认为沁人心脾,在这里就是取其清热、利小便的作用。

   百合地黄汤,百合、地黄、泉水,就这三味药组成,正好体现正治法,第5条论的就是百合病的正治法,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作用。

   我们《讲义》就是按照药物的作用讲,它有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的作用,这个是方剂的功效,我现在说的是方子体现的正治法,百合地黄汤,它就是主方,因此是一类条文。

   请大家在注意以下“方后注”写的
?
“中病,勿更服”- 《讲义》的[词解]说,中病以后应当守方,不要更换方药,这里的更应该读[更换的更的音],这个咱们的传统也是效不更方,尤其对于这样的一种病情容易反复,容易因为某个生活事件,或者是精神情志刺激就犯的病,这确实除了心里的调治,给他以思想开导以外,要守方,至少也得20 - 30付。

   我临床体会就是病程短,病情比较轻,或者说知识女性的悟性比较高的话,你给她分析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应该注意什么。好象恢复的比较快,也不容易复发,所以,咱们对病人应当耐心。
   比方说,有的小心眼的(心胸狭窄)的患者,到不一定是职业问题,就是他的那个人格基础的问题,一点点小事情,他就放不下,钻牛角尖,这样的病人,你就得耐心说服,而且在用药方面,这样的人他不舍得花钱,吃了几付不见效,他就不来了。
?    所以,你必须在第一诊的时候,就要讲清楚,需要守方,如果他要吃一段时间的药,我再告诉他用中成药,或者是,我开这个汤剂,你吃着有效,我就给你配成丸药,这样坚持才有疗效,建立他的信心,这样的病人,因为,反复受挫,信心不足,这样的话对于治疗有很大的影响。
   咱们作为医生,应该从这些角度上,医患配合,取得疗效以后,你也积累了经验,对于各种不同的类型的病人,能够有所帮助。

   我觉得,仲景在这一篇里,他列举的就是阴虚内热,特别是落实在心、肺上,以心阴虚为主的这个情况。
   后来的一些人,包括近人,一些名老中医,他们在自己的著作里,也谈起了,比方说有痰热内扰证、心肺气虚证,等等,所以,有虚实之辨,这个地方请大家注意。

   * 学仲景,现在学的是这一个类型,就这个类型张仲景在第一条原文的最后一句话,把治法上、思路上,提出了一个非常灵活的变通,叫做“各随证治之”。

   现在我们为什么先讲第5条,而不讲第2条,就是把它的正治法,百合地黄汤证为代表的所体现的滋阴清热、养心安神,这个总治法拿出来,然后再看,他是怎么“各随证治之”的。

   我刚才可能遗漏了一个百合地黄汤服后改变的情况,请大家看一下百合地黄汤,这都属于药后反应,需要护理,或者是病人应引起注意的地方,他写的“方后注”有“大便当如漆”,这个地方怎么理解?
   生地,咱们要从饮片上看,还有点黄颜色,熟地你看什么颜色,黑乎乎的,可粘腻了,所以,生地,你服后,经过胃肠的腐熟,就变成熟地了,所以排便的时候,就像柏油便似地,张仲景有经验积累,嘱咐病人,除了要坚持用药以外,大便黑的象漆一样,你不要害怕,是生地黄汁的原因。停药以后,自然恢复,绝对不是便潜血,这一点我觉得是真实的记录。
   再一点,我请大家注意,临床上,就是脾虚的病人,脾虚便溏者,你若用生地,他会大便变稀的,而且肚子很不好受,所以,你得看,因为我们也讲了,有的人就是脾运不健,他若是溏便,你再用生地的量大,或者是连续应用,这个病人可能就承受不了,他便溏就会加重,所以,生地,不仅是造成便“如漆”的问题,而是容易使大便更溏,它毕竟属于凉的,滋阴清热药,这一点需要说明。

笔记者疑问:病机中提到,肝气郁滞,肝失疏泄以后,它就表现为“常默默”,并影响到脾的健运从而影响饮食的改变,又肝郁化火,虚火上炎导致头痛、头眩、口苦。既然百合病与肝的关系如此密切,为什么百合地黄汤方中,没有疏肝理气的相关药物?
 
               百合:  入心、肺二经,甘、微寒,养阴润肺。
方药百合地黄汤    《日华子本草》百合:  “安心、定胆、益智、安五脏”
​        方解      ​
               生地黄汁:  滋肾水,养肾阴
                           清心热,养心阴
                             凉血

               泉水:  下热气,利小便
功效: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