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白水清风 2018-07-02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简介

王金泉,又名胡杰,胡平畴,斋号枕溪山房。一九六二年元月生于安徽太和,师从郭连波先生。现为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敎授、导师工作室导师,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安徽省书协行书委员会主任,阜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曾二十余次入展中书协主办的大展,并十余次获奖。另入层首届“三名'工程书法展。


戏 说 王 金 泉
  刘志安
词曰:
    似米如苏如鲁公。
    仔细瞧瞧,带点时风。
    诗书容易使人穷,
    轻者妻离,重者还疯。

    惟尔能居不败中。
    笔墨逍遥,淡定从容。
    遂教如我研边人,
    颤抖之心,有了英雄。
        调寄<<一剪梅·赠王金泉>>
    
很难忘记,1997年,春寒料峭之时,我首次赴太和拜谒金泉先生。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间单独的较宽敞的叫做平畴山房的书案边,堆的有一人多高的写废了的书法,还有卫生间码的整整齐齐的约一尺见方的写满了书法却又沦落为手纸的几摞宣纸。他当时已在全国各类书法展览中入展和获奖了。对于这种情形,我看着是很惊讶和失落的。于是就对他的家人说,这么有名的书法哪能这么派用场,这都是文化财富,都是钱呀。得到的是未置可否,大约他家人的心也和当年齐白石的奶奶想的一样:三日风,五日雨,谁见文章锅里煮拉。金泉当时还给我写了若干张,都让我轻易地送人了,现在想来,还是石开先生说的对,书法篆刻不能轻易送人,否则便不会受到重视。                                             
    开头的小调已提到,金泉的书法之所以屡屡受到海内最高专家的青睐,并非偶然,他既不知请客之道,更不晓送礼之门。巴结逢迎的跑关系与他更如浮云。他,用现在形容歌星的一句话说就是实力派。就是全凭天赋和苦修苦悟才有了今天的书法面貌和书法地位。就他自己来说,是厚积薄发,是多年刻苦临池而后的自由挥洒。譬如他写册页,自己也没腹稿,也不知道会写到哪里,写得怎样。他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一派的。他有时散漫地写,写着写着,想起了苏子瞻的寒食诗贴,字就往宋朝去,想起颜鲁公,笔就往唐代拐。依我看,他的字好就好在“我”少“他”多,“活人”少“死人”多。笔墨之间,继承与创新的脉络分明,识者自明。用他的好友程风子的话说“金泉生来就是个写字的料”。
  我在书法上虽称不上“腕”,但也有“秃笔成冢,废纸三千”的经历,可称得上是“过来人”了,至于为什么成不了“腕”,那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在创作时总是犯迷糊,算是一个因素。碰到自己不愿写的字,笔就犹豫,越是犹豫,那字儿就越发的不象话,就犯迷糊,搞得局部不光彩,整体上更是糊涂一塌,所以有时拿起笔来就犯晕,都作出病了。为此事我讨教过金泉,请他开一方子,他说也经历过这一程序。我问他现在感觉怎样。他说没有“拦路虎”了,每个字大约都很听话,基本上能按自己的意思写出来。又问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一路走来就是这样了。于是我很懊恼,觉得这人在作秀、装酷。后在在他的一篇学书札记里,似乎找到了根据,就是多看多临多互动。所谓多看,即多看一些古代名碑名帖及一些相关展览;多临即经常的认真的把古贴临透;多互动即常与书友相聚,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有些问题在互动中是很容易解决的。于是我受惠不少。后来问他为什么说不知道。他说确实不知道,至于“学书札记”里的那些儿事,是每个学书法的必做的事,说出来无聊,写书法关键是写得心里明白,怎样算明白,这是个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事,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天呀,这算什么话?到底什么是明白呢?我一直在琢磨着。
   看金泉写字是享受,他大都用的是兼毫或狼毫。笔在纸上不停地跳跃,翻新着花样。说实话,我也看过好多大家现场挥毫,他们写了一个字,我基本猜对下个字放那儿或怎么写,惟独金泉让人琢磨不了,他写了上字,你无法猜透他下面的字是长型、方型或扁型,出其不意,逼着你的双眼看那笔在纸上腾挪。有人说,金泉的挥洒如纸上芭蕾。我听后有同感。
   有位叫丁南洋的人物画家,画画之余喜欢伏案临池,由于不是主攻书法,字至今写得也不怎么的。但是很有见地,他疯狂喜欢地着王金泉的书法,每见其作品,便驻足而观,品头论足,给不懂者当义务讲解员。日前他在一画廊正品读金泉写的册页<<将进酒>>,恰巧被我赶上听个正着。他是这样忽悠的:“看王金泉的书法,要先看单字,再看整体。单个字中,犹如人物画,有男有女,有潇洒的,有委琐的,有体态丰腴的,有骨瘦如柴的,有端庄的,有歪嘴的,有驼背的,有挺拔的,有愁眉不展的,有笑容可掬的,有扭腰摆臀的,有撒丫欢跑的,还有弃官不做的,也有泽畔行吟的???应有尽有,整个儿一个众生图,活似当年的生产队。整体看又统一协调。”最后又用<<乡村爱情>>范伟扮演的王木生的诗夸金泉:不简单呀不简单。他又指着墙上其他人写的字说:“这些字也挺漂亮,但看一个字等于看通篇,排列整齐,个头一样大,笔划一样粗,墨色一样浓,活脱脱的仪仗队,整个儿在做训练,缺乏生活气息,我不喜欢。”我听后很佩服这个有点结巴的画画的,那么高深的艺术真谛,竟被他几个比喻搞定了。
   “凉风入馆,月在今宵满,浊酒一壶嫌夜短,君寄佳章作伴。年来爱赏烟霞,风尘万里天涯,春日未曾放过,岂能辜负秋花”。这是王金泉几年前写的一首<<清平乐>>,题名<<中秋感赋兼寄友人>>,发表在<<友声诗词>>,我感觉是寄给哪位红颜的,情深意切,妙语珠连。他还经常写些散文,登在书法刊物上,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最有名的两篇是<<游黄山莲花峰记>>和<<朔里听雨>>,格调高雅,意味隽永,很有古人遗风。我还读过他的<<八届国展西安测试行>>,骈体文,写的是“八届国展”实行现场测试的事情,语句虽诙谐幽默,但包含辛酸与无奈,也包含龙争虎斗,把一个艺术考核场面写的活灵活现,读者若亲临现场。据说他的山水画已经可以换成钱了,价格不菲,每平尺一千元,不还价。他是个倔脾气,很正直,所以至今无官一身轻,没当官还可以把画兑成银子,应该画的差不到那里,我坚信他的才气和勤奋。但无论画或是诗词文章,他都把它们作为书法的字外功,一切为书法服务,书法是拳头,其余都是附属品。他不想当画家,更不愿意当作家,他最心仪的就是书法家,用他的话说,写书法最惬意,可游山玩水,可交友识物,时而站着写,时而坐着临,椎间盘不会突出。听说他喜欢独自驾车访亲问友,但距离仅限在三百公里以内,由于没有驾照,碰到交警检查,都是找当地书家开托,够疯的,难不成这也是字外功?
   金泉最善行草书,篆隶楷虽有点道行,相比较就差了许多。据说现在热衷于隶书,希望能看到他的佳作。金泉不善研究书法理论,家里没有一本书法理论,用他的话说,看了就头痛,还不如读金庸武打小说。或许这就是他的软肋。其实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如果没有理论支撑,是很难走得很远。也许金泉是个另类。但无论如何,准备劝劝他在理论上要下些功夫,把打牌和酗酒的时间用上也就够了!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2010年11月30日 - 香山一叶 - 弘毅堂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王金泉5ok2.jpg



王金泉170x60-20ok2.jpg





「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王金泉先生书法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