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玉兰云雾215 2018-07-02

第一乐章:很庄严而不太慢的行板-精神饱满的快板

第二乐章:纯朴的小行板-最急板-恢复原速度

第三乐章:终曲,火热的快板

brg415338.jpg

我之所以创作,是因为经由音乐我可以充分宣泄我的情感。

——柴可夫斯基

 

老柴一生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流传最广,也是被世界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曲中充满俄国风味的主题,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部作品被大家津津乐道的魅力所在。

此曲创作于1874年,柴可夫斯基将它完成之后,立即起身将乐谱拿去给钢琴家鲁宾斯坦。后者当时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院长,也是柴可夫斯基的良师益友,对他的创作给予过很多帮助。老柴欲将这首得意之作当做一份答谢的礼物送个鲁宾斯坦。所以,一路上他沉静在想象着自己跟鲁宾斯坦共同欣赏的欢乐中。

意想不到的是,鲁宾斯坦看了乐谱之后,紧锁眉头地在钢琴上弹奏了一遍。弹完之后,鲁宾斯坦摆出一副兴致索然的样子,对柴可夫斯基说,这部作品华而不实,缺乏创造性,结构散乱、趣味不高,不适合用钢琴演奏。这样的评论真可谓让老柴伤透了心,他没想到自己的得意之作在挚友眼中竟然一文不值,甚至在鲁宾斯坦面前,柴可夫斯基感到有些尴尬。

215352I62-0.jpg

鲁宾斯坦也觉得自己如此评价有些失言,为了缓和气氛,对老柴说,如果按照自己的指点和意见修改一下,乐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自己也愿意在音乐会上演奏。

柴可夫斯基本来听到鲁宾斯坦对自己的得意之作如此贬低已经是怒火中烧,现在好友竟然对自己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再加上老柴一直都是一个坚信自己作品价值的音乐家,此时实在是盛怒难压,“我一个音符都不会改!”说完便愤然离开了鲁宾斯坦的家。

老柴真的一个音符都没有改,他坚信《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一定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一定能够收到观众的好评。柴可夫斯基又将这部作品寄给了德国钢琴家毕罗。与鲁宾斯坦不同,毕罗却十分喜爱这首协奏曲。

1875年10月,毕罗带着老柴的这首《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家音乐厅进行首演,获得巨大成功。随后的一个月,毕罗又将这首协奏曲在其它国家巡演,也带回老柴的家乡俄罗斯。同样,在俄罗斯这首协奏曲也受到大众极大的赞美。不久之后,鲁宾斯坦不得不对自己当初的草率而道歉,并且将《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载入自己的演奏会,成为他的保留必弹曲目。至此,二人修复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柴可夫斯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不是盲目无根据的。他一生都执着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用音符来捕捉情感透露出的动人旋律。《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最受人爱戴的协奏曲。他反映出柴可夫斯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渴望。开朗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深刻体现,称得上19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一个顶峰,也是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历史上最有才情的创作之一。

 

 TIP(感谢网友黄老师的纠错) 

吉林工大黄老师:

你们“自信的力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中有个明显的疏漏,就是老柴写好曲子送给尼古拉.鲁宾斯坦,他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院长,而不是“送给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鲁宾斯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