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画面中有地平线,很多人都不知道把地平线安排在那个位置。今天给大家讲讲拍照时地平线应该安排在那个位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为什么这么放?不是凭感觉 如果画面中有地平线,一般都是按照2分法、3分法来安排地平线的位置。比如: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方1/3处,这个时候观众的视线就会锁定在画面的下方,也就是前景部分,这个时候主要以表现前景为主。 当表现后景时,则要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下方1/3处,这样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导到后景上面去。比如:在拍摄山景、建筑是就可以这样安排地平线的位置。 当天空和地面的景色都很好,需要平分画面时就可以以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1/2处;这样不仅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还能把观众的视线集中到画面中心,从而起到分散全图的作用。 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主体,所以在拍摄时大家可以参考地平线的位置来确定主体。下面给大家讲讲怎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何时放在上1/3处? 当画面中有可以利用的前景时或者前景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时,那么你就可以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1/3处。在拍摄时可以利用广角镜头、低角度拍摄、靠近主体拍摄、借助线条的引导等等方法来突出主体,让画面更加出彩。 前景可以是一块被谁冲击的石头 可以是一簇相拥的花 可以是笔直对称的线条 也可以是一条河与沼泽 三、何时放在下1/3处? 当你想要表现远景/后景,比如:山脉、多彩的天空等等,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下方1/3处。这样能形成一种由下往上的引导,让观众的视线集中在画面的上部。 主体可以是飞鸟与山雾 可以是远山和白云 也可以是夕阳无限好 穿过马路的车汇 四、何时放在中间? 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1/2处用的比较少,因为地平线在画面的1/2处,画面看起来会很呆板,空间感不足。不过当画面中央有明确的主体,画面中的景物需要平分画面时、采取对称构图时等等都可以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中间。此时观众的视线会以画面为中心,然后从中间分散开来。 中间有明确的主体 借助倒影完全对称构图 中间没有明确的主体,但地面和天空各有特色 慎用正方形构图,会显得更呆板 总结:上面讲的只是一些常规的地平线安排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大家在拍摄时可以不拘泥与这些法则,只要拍出来的照片好看,地平线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不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