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响、响、响、弹响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

 林涔涔 2018-07-03


上篇文章:


介绍:


弹响髋综合征是指患者存在与髋关节活动有关的弹响。可分为三型

外源性弹响髋:这是最早认识到的类型,由髂胫束摩擦股骨大转子引起。



内源性弹响髋,最先在阿根廷报道,是髂腰肌的肌腱与髂耻隆凸或股骨头的摩擦引起。



关节内弹响髋,为关节内病变引起的髋关节机械症状(交锁、弹响和打软腿)。由于当前人们对髋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和描述更加精确,所以我们不再使用关节内详响髋这一说法。


外源性弹响髋


由髂胫束后方和臀大肌前方纤维增厚造成,这些纤维走行于大粗隆后方。在髋关节做屈伸活动时,增厚的纤维与大粗隆相互摩擦而引发弹响。



有些病例可看到在皮下发生的弹响,有些病例可触及弹响。这种弹响易于引出,患者常愿意向医师展示这种弹响。无症状的弹响被认为是正常表现。诊断比较容易,即在屈髋或伸髋时出现弹响,严重病例在内旋或外旋髋关节时也可出现弹响。



有些患者认为弹响是其髋关节发生了脱位。倾斜骨盆并旋转患髋即可出现。这种脱位通常无疼痛,通过锻炼髂胫束力量即可治疗。


有症状的外源性弹响髋常可见大粗隆区疼痛。 此疼痛来源于大粗隆滑囊炎。 如患者同时合并 Trendelenburg步态,应怀疑合并外展肌撕裂,这是行手术治疗的指征。


应常规行骨盆X线正位片观察有无骨性异常,钙化或其他病变。动态超声可观察弹响现象,并可发现合并病变,如肌腱炎。滑囊炎和肌肉撕裂。


MRI可确诊髂腰肌滑囊炎和外展肌撕裂。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经力量锻炼,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和大粗隆滑囊皮质类固醇注射后症状改善。


如非手术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松解。 切开进行髂胫束松解或延长术是治疗外源性弹响髋的传统方法。 我们使用关节镜下髂胫束松解技术。 髂胫束松解需联合大粗隆滑囊切除术,并仔细检查外展肌群。


内源性弹响髋


是髂腰肌的肌腱在髂耻隆凸和股骨头上方的摩擦,完全屈髋时,髂腰肌肌腱位于髂耻隆凸外侧,随髋关节伸直,髂腰肌腱向内侧移位,直到髂耻隆凸内侧,此过程可引发弹响。



普通人中约10%可发生无疼痛的弹响,此应为正常现象。

有症状的内源性弹响髋常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并伴随弹响。 在从屈髋至伸髋过程中可引出弹响。


患者诉上楼梯或从椅子上站起时出现弹响。 弹响现象可主动引出并可重复引出。


对内源性弹响髋进行查体时,患者应为仰卧位,屈髋超过90,并保持中立位。 在屈髋,外展并外旋时,或在伸直髋关节过程中内收并内旋关节可加剧症状。


腹股沟区弹响无法直接看到,但可触及或听到弹响。 弹响出现时,患者常有恐惧感。


X线平片多正常,部分病例可见凸轮撞击;腰大肌滑囊造影可显示肌腱轮廓,透视下可动态观察弹响现象。


技术人员在C形臂透视下观察髋关节活动时重复引发弹响的能力至关重要。髂腰肌肌腱超声造影是一种动态的无创检查,可显示弹响现象,同时显示髂腰肌肌腱及其滑囊的病理改变。


髂腰肌超声造影也取块于检查者的能力和经验。 因内源性弹响髋患者约有1/2合并关节内病变,笔者更倾向通过MRA进行诊断。MRA可发现关节内病变,髂腰肌肌腱及其滑囊的病变。


本文资料来源自:

  1. 《髋部与骨盆运动损伤》

  2. 《髋与骨盆》运动医学与初级保健

  3. 《格氏解剖学》第42版

  4. 《骨科物理治疗评估》

  5. 《运动治疗学》


大平台,学习有保障


4200人付费学习的《产后功能修复》网课,全程李哲老师主讲:专业级系统讲解,解决产后常见各种体态问题、腰痛、盆底松弛等常见问题,专属课程顾问,及时答疑解惑。详情点击《产后功能修复》网课---一门让您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课程


【抽奖小活动】

截止于6月30日晚21:00,点赞最多的精选留言,将获赠一本价值58元的“核心基础训练”书籍一本。(已经获奖者不再重复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