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扩大汽车、金融、物流等关键行业开放,既有利于我国利用全球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外资管理体制则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及优化投资准入管理则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近几年,外资限制措施从180项减少至63项,减少近三分之二,扩大了制造业、服务业、采矿业市场准入,有效吸引外资流入。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16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高达1.35万亿美元,是2000年的7倍之多。 此次在金融、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及种业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资管理体制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改革方向,对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此次修订推进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开放,其重点在于与改善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紧密结合,真正形成有利于吸引高水平外资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外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资本、劳动、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的质量是有效提升供给质量的前提 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既需要依靠加强科技研发、提升教育水平等内生动力实现,也需要通过引进承载先进技术、高水平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优质跨国企业实现。从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发展历程看,积极引进高质量外资有力地推动了相关经济体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供给质量。 当前,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融业发展水平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积极作用。此次修订重点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引入金融服务水平较高、理念更为先进的外资金融保险机构,有利于优化资本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刺激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创新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供给质量。 此次修订在上述领域大幅度扩大市场准入,将有效推动技术水平高、产品品质好、服务理念先进的跨国公司提升对华投资质量,既有利于直接扩大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可能性边界,也有利于产生一定的'鲶鱼效应',激励我国本土企业生产更高品质、更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个人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