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专家: 日本和新西兰或发生九级大地震, 引发12米浪高的海啸!

 范良光 2018-07-03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表明,新西兰北岛附近希库朗伊俯冲带的地质活动有可能引发大型逆冲区地震,震级可能达到九级,由此引发的海啸浪高12米!

新西兰南岛东岸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移动,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形成“希库朗伊俯冲带”。两大板块每年相对运动距离约4厘米,产生的走滑断层从东北向西南延伸。

2009年,新西兰南岛发生的7.8级地震就与这些断层有关。

美国加州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史蒂芬·沃德通过计算机模拟地震的巨大破坏力,显示地震发生后10分钟,5至12米高的海浪将席卷新西兰从基督城到奥克兰的整个东海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60万吨TNT炸药!

一直以来,俯冲带的大型逆冲区地震都是造成人类重大灾难的罪魁祸首。2004年印度洋的“节礼日海啸”造成23万人丧生。2011年日本海啸死亡人数也达到16,000人并造成福岛核泄漏事故。这两次海啸巨大破坏力的根源都来自海底深处的逆冲区地震。

日本九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东日本大地震后,用潜水考察船对日本东部海域的海底进行调查,发现日本海沟附近板块交接处的错位已达到60米。

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研究中心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地震实验室的另一份研究表明,俯冲推力非耦合区域的周期性慢滑移触发了2011年日本东北部的大型逆冲区地震。

科学家发现这种慢滑移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重复区间约1至6年,导致俯冲带区域发生周期性应力扰动。通过分析日本1930年至今的地质资料,研究证实这种慢速滑移通常伴随五级以上的大地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