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不住的流氓软件, 数不清的隐私窥探——安卓应用隐私乱象

 360北北 2018-07-03

在几个月前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表了一个观点'中国用户愿意放弃隐私换便利'而被广大网友抨击,虽然很多媒体在报道时选择性地忽略李彦宏的后半句'如果数据会使用者收益,他也愿意,我们就会去做,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但这一事件确实引起了社会上对用户隐私问题的关注。

而根据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网用户在'非常愿意分享数据'的选项上赞成率达到38%,是全球最高的,甩开了全球平均值27%,更远高于美国用户的25%。这也侧面印证了李彦宏之前的说法正确性,中国互联网用户相比于其他国家并不是特别重视隐私问题。

正是因此,才导致了国内APP的一种乱象——随意窃取用户隐私。

近日,vivo NEX用户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打开某些应用时,前置摄像头会莫名其妙地升起。众所周知,vivo新推出的这款全面屏手机为了保证屏占比,而将前置摄像头隐藏在机身内部,只有在应用需要调用前置摄像头功能时才会升起。但是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应用却偷偷调用,这已经涉及到了隐私问题。

关于国内APP生态混乱这一现象已经不是新闻了,相比于iOS阵营有Apple Store强硬手腕监控,安卓阵营的混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性,以及全球安卓手机厂商并未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仅凭谷歌Play商店是完全招架不住的,更何况谷歌Play商店的监管并不能把手伸到国内。像今日头条如此用户体量的应用,却依旧被谷歌Play商店评为恶意软件,国内应用想要上架谷歌商店,就不得不对应用二次加工,否则绝对通过不了。

如此一来,国内安卓应用环境就更加恶劣了。这才导致原生安卓系统却不适合国内使用的怪相,也只有国内优化过的安卓系统压得住国内安卓应用。就拿一款下载量TOP30的国内应用来说,居然需要访问十数项核心权限、七八十项子权限。但是站在使用的角度上来说,一款应用真的需要这么多数据支持吗?可能更多的只是为了收集用户数据吧。

无论是现在炒得火热的AI,还是各大应用商吹嘘的'千人千面推荐算法'都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和不间断窥探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虽然我们获得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却也留下了更大的安全隐患。无形中有一个比自己还要了解自己的存在,在需要服务时确实是一大助力,但万一哪天失控了呢?

当下或许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隐私问题的严重性,但是随着科技水平日益发展,隐私问题会愈发受重视。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十年前拥有最多用户信息的是银行,现在拥有最多用户信息的是BAT三巨头。保护自己隐私,应该是每个接触互联网的用户第一项必须注意要素,不要等被侵权之后才意识到保护隐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