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紫砂壶陶刻、刻绘——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容膝阁cqy 2018-07-03

古今砂壶生命,全在文韬点化,曼生铭文继往开来,文人气象充沛淋漓。盈盈一壶,自此得意于丘壑,言咏于诗文,字依壶贵,壶随字传,刻绘以其生命的芳泽,温润着世事沧桑,也记叙着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根与脉、厚重与生机。

朱鸿钧《逸士壶》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观刻绘之字与画,都不可以只着眼于 “热闹” ,几处 “大抹” ,一片 “假大样” ,毫无法度、意度,运刀之妙、境界之高、韵味之厚、神采之俊,一概不见,皆可付之不观,易壶网小编建议还得从以下几点区分高低优劣。

一、首先从整体把握入手,先看器形和刻绘内容、刻绘形式是否和谐统一

展开剩余71%

徐秀堂大师叙述他的陶刻观时曾说道: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之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的画面安排。

如此,刻绘与壶互相补充,才能相映生辉,透过意境的追求更能体现刻绘的艺术价值。

朱鸿钧《松鼠葡萄》

二、看刻绘的格调、情趣、韵味是否高雅

高雅的刻绘,既有结合壶式的点睛之笔,也有抛开壶式的神来之笔,其内容,切于题而合乎度,其比兴联想内涵深邃,却又举重若轻,不失意趣。

总而言之,是将入世与出世结合在情趣上,落实于生活或文化本身。

三、看是否具备传统书法、绘画的艺术特质和内涵精神

书画需有高致,然后方可观,然其欲有高致,须书(绘)者先有高致方可指望他笔墨不落尘俗恶道,这就不是“技艺”的问题了,非技艺所能尽其事,实在文化素养、人格品质的一种表现。

一个曲意逢迎的艺人和一个抱道自高的艺人,怎么可能刻绘出一样的内涵精神?

朱鸿钧《石瓢》

四、看刀法的质感和表现形式是否统一

从刀法上说,要充分表现出在紫砂壶泥坯上刀痕的质感,或许雕琢的不够工整,但要突出字体的明快质朴,线条的流畅自如、气韵生动,挑胳膊弄腿似的刷字,一味追求奇淫巧技合张牙舞爪的涂鸦,一片市井气、江湖气,实不足取。

紫砂刻绘,以线条作表象,骨子里是以善美之端做着心灵的道场,没有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深化紫砂刻绘的文化立场和艺术理念。

知乎此,如果将一生的修养学问一一寄之于刻绘,内出性灵,外亲技法,以其胸次之之旷达,方可自成一家。

刻有天地,绘有高低。看陶刻,大概与看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观书观画,实为观“化”——观文化矣。(文章来源——朱鸿钧)

以上就是易壶网整理的关于“说紫砂壶陶刻、刻绘——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相关介绍。

如何快速高效的提升自己的PPT制作能力【合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