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陵人关于零陵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多少?

 九歌珍藏阁 2018-07-03







零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通过普查,共登记非遗项目211个,项目传承人50名。建立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区人民政府于2009年和2010年公布了两批共计15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两批共认定了17名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个区级项目中,有7项(永州“异蛇王酒”酿泡技艺、何仙姑的传说、永州“异蛇鞭酒”酿泡工艺、长瓦烧造技艺、乐塘皮鼓制作技艺、李氏正骨术、柳宗元祭祀习俗)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项(零陵花鼓戏、零陵渔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5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零陵渔鼓与祁东渔鼓、九澧渔鼓捆绑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


零陵渔鼓

零陵渔鼓是今永州境内所有渔鼓的统称,流布于永州全境及周边地区,产生于明末时期。

零陵渔鼓的表现形式基本有三种:一是只有唱;二是有说有唱;三是说,唱、表演结合。


省级非遗项目——“零陵渔鼓”铭牌


零陵渔鼓的演唱内容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演义等。

零陵渔鼓的唱腔起初是一种曲调反复演唱的单曲体,后根据曲目情节的变化、人物性格的不同,善于变化唱腔。


“零陵渔鼓”传承人:唐天宝


零陵渔鼓的语言始终以地方语音为基础。

        渔鼓既是本艺术的称谓,又是本艺术形式所用的伴奏乐器名。


“零陵渔鼓”传承人:谢树华


        零陵渔鼓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可以说,它反映了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道德背景,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术价值。


“零陵渔鼓”传承人:陈义保


        零陵渔鼓的旋律跌宕起伏,行腔极具跳跃性,到高腔部分,艺人会使用假嗓或将真假声结合,这种技巧的运用,在其它渔鼓中并不多见。另外,零陵渔鼓将渔鼓腔、小调、戏曲腔等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多元唱腔,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将历史演义、英雄故事、哲人箴言等作为说唱题材,让广大群众从中感受到民族的智慧、领悟到人生哲理,充分说明零陵渔鼓具有认识、教育功能。零陵渔鼓在本地区曲艺史上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过去通称花灯,或名调子。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嘉庆二年(1797),当地的老百姓,就有在节日里歌舞相庆的风俗。后来,零陵北域祁阳花鼓灯和南域的道县调子,通过长期交流,于1951-1952年间在零陵组合成“半戏半调”的“阴阳班子”,这个新汇合成的剧种,到1956年,定名为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据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经历了地花鼓、草台戏、城镇剧场三个时期,除在永州境内的十一个县区广为流传外,还在邵阳、衡阳、郴州以及粤、桂、赣、黔部分地区流传。


省级非遗项目——“零陵花鼓戏”铭牌


        零陵花鼓戏的表演细致入微,唱腔优美动听。旦舞手帕,丑挥纸扇,走矮步,绕着旦转圈,相互对唱的形式,十分生动活泼。零陵花鼓戏由歌舞型的演唱形式逐渐发展到唱、做、念、打等综合型的戏曲形式,以反映劳动生产、婚姻爱情以及其它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其表演身段和形式,就是从纺纱织布、耕田种地、挑水砍柴等家务劳作和田野劳动的日常生活中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配合手、眼、身、腰、步和道具的运用而逐步形成,特色十分鲜明。


“零陵花鼓戏”演出剧照


        零陵花鼓戏,在中华戏曲大舞台上闪烁出灿烂夺目的光环,是中华戏曲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她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和光彩,她为中华优秀文化与道德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值得保护、珍惜和弘扬的宝贵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值得我们守护的精神家园。

何仙姑传说

八仙的传说由来已久,其成员组成早早见于明朝吴元泰的《东游记》,具体名单为:铁拐李、汉钟离、何仙姑、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作为八仙中唯一的女姓,其无所不能,惩恶扬善,乐善好施的行为,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广泛喜爱。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对向仙九观、千年罗汉松等文物古迹的考证,证明何仙姑为唐朝时期湖南零陵富家桥镇大仙观村人。


零陵区富家桥镇何仙姑村


        何仙姑的传说,全国人民广为熟知,流布重点在湖南永州境内富家桥镇以及周边地区。



        何仙姑作为正义的化身,是群众顶礼膜拜的神,其价值非同一般。一方面反映老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和殷切期盼,另一方面教育老百姓应该具备正直、善良的品格。

“异蛇王酒”酿泡技艺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一文中,记叙了永州的“异蛇”及其药用价值:“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要以已大风、挛踠、瘘、疬,去死肌,杀三虫。”文中的“异蛇”,就是永州地面上所盛产之尖吻蝮蛇、银环蛇、眼睛蛇。


市级非遗项目——永州“异蛇王酒”酿泡工艺


        早在唐代以前,永州民间就流行以毒蛇活蛇泡酒,以蛇酒防病治病的奇术。

        永州“异蛇王酒”继承传统蛇酒酿泡技艺,主以尖吻蝮蛇(五步蛇)、银环蛇、蝮蛇、眼睛蛇、乌梢蛇,配以名贵中草药,采用50度优质纯米酒为基,严格遵照祖传秘方,采用活蛇入酒浸泡之技术,经二至三年窖藏而成。

        永州“异蛇王酒”对风湿、类风湿、心脑血管硬化栓塞、脑萎缩、肿瘤、高血压、高血糖、微循环血流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均有奇特的疗效。


市级非遗项目——永州“异蛇王酒”酿泡工艺


        永州“异蛇王酒”荣获省农博会、林博会多项金奖。其酿泡技艺的核心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永州“异蛇王酒”酿酒过程,共有以下五个技术环节:一是毒蛇采集。包含昔日的异蛇捕捉,今日的异蛇繁殖饲养;二是基酒酿制;三是中草药采制;四是蛇酒泡制;五是地下室春夏秋冬浸泡。包含昔日的密封深埋浸泡,今日的密封控温窖藏浸泡。

柳宗元祭祀习俗


柳宗元祭祀习俗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据柳拱辰《柳子厚祠堂记》载,柳祠于北宋至和三年(1056)立于零陵城内东山华严岩侧,此为零陵设庙堂祭柳之开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汪藻为重修愚溪柳祠而写了《永州柳先生祠堂记》,祭柳的庙堂从城内迁建于愚溪上新建的柳祠。明正德八年(1513),永州知府曹来旬重修柳庙,并勒碑纪事。明嘉靖二十年(1541),永州知府唐瑶写了《祭柳侯文》。自明至清,柳子庙多次重修,祭祀传承不断,见于历代祭祀碑刻。清嘉庆十五年(1810),武占熊重修《零陵县志》记载:“柳子祠,在河西愚溪上,春秋官祭,街民置有番田公费,七月庆祝神诞,亦如潇湘庙之盛。”


市级非遗项目——“柳宗元祭祀习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柳子庙一度改办学校,至八十年代归还旧制,前来拜祭柳子的人络绎不绝。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成立于2001年秋季,次年清明节,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柳宗元祭祀习俗。是年8月,中国·永州第二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之际,永州市人民政府刘爱才市长率海内外柳学研究同仁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柳子庙公祭柳宗元,拉开了官祭大幕。


市级非遗项目——“柳宗元祭祀习俗”


        柳宗元祭祀习俗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祭典,影响深远。从形式上看,分为官祭与民祭。除了历代官祭以外,新时期柳子庙官祭有2002年刘爱才市长、2004年熊春明区长、2010年龚武生市长分别举行柳宗元祭祀,其祭文均勒碑誌存。民祭乃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每年清明节组织的柳宗元祭祀,礼成之后还组织学会成员举办缅怀柳子的学术研讨座谈会。从内容上看,通过传承历代祭祀,完善了柳宗元祭祀习俗。第一,祭祀要项清楚。分别是飨礼、祭文、诗文告祭、进香瞻仰、乐舞飨神。第二,祭祀流程古朴。

长瓦烧造技艺


长瓦烧造技艺,相传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主要流布于零陵区东南部凼底乡长田村。凼底乡位于零陵区东南部,西临潇水与207国道线隔河相望,东北与菱角塘镇接界,南与双牌县平福头乡、五里牌乡、茶林乡相接,北与朝阳街道办事处接壤。境内属半山半丘陵区,桴江河自东向西穿越全境。乡政府驻地群峰拱卫,村域形若一凼,故得其名。长田村位于凼底乡东北部,以山区为主,因该村烧造长瓦历史悠久,素有“长瓦之乡”之美称。


市级非遗项目——“长瓦烧造技艺”之装窑


        长瓦长约一尺,宽约四寸,因其长度为普通瓦的二至三倍而得名。其特点是:外观亮丽,搭接严实,承重力强,经久耐用,能经雨雪风霜,尤其适宜山区建房使用。

        长瓦烧造工艺,主要有以下技术环节:采泥,晒泥,粉碎,和泥,码摞,制坯,晾晒,装窑,烧窑,出窑。


市级非遗项目——“长瓦烧造技艺”之烧窑


        进窑烧制时间一般为十二三个小时,所用燃料为柴火,烧窑时必须保持火势连续不断,烧制好的长瓦呈紫红或青色,单片长瓦能够承受百余斤重量而不断裂。历史上长瓦除销往永州各县区外,还远销到郴州、桂林、邵阳等地,深受用户青睐。

乐塘皮鼓制作技艺


乐塘皮鼓制作,主要流布于珠山镇乐塘村,制作历史追溯至清咸丰年间,迄今已有160余年。珠山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西南部,距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驻地39公里,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黄沙河镇交界,北与东安县接壤,东与黄田铺镇、梳子铺乡毗邻,南与水口山镇、石岩头镇相连。

        乐塘村现在能制作太平鼓、庙鼓、堂鼓、扁鼓等多个鼓种,不同的鼓除了鼓面大小不同外,声音也有高低,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乐塘鼓外型美观、用料考究、敲击响亮、经久耐用,深受用户喜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市级非遗项目——“乐塘皮鼓制作技艺”


        乐塘皮鼓传统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其工艺流程大致为:1、鼓桶(鼓身)选材、制作;2、选皮、处理牛皮;3、扎鼓;4、抛光、涂漆。

        乐塘皮鼓制作技艺经过百余年世代传承,制作技艺日臻成熟,其制作过程中采用传统手工艺,很多工艺流程全凭感觉处理,这需要长期操作实践和不断摸索总结,才能熟练掌握制作技艺。师傅授艺多以口耳相传,并无详细文字教材。

李式正骨术


源远流长的中医正骨疗法以“不开刀、不吃药、康复快、花钱少”为特色,治疗骨折、关节脱臼等骨伤疾病,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中医正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周礼》中记载的“折疡”概括了击、堕、跌、仆所致的骨断筋伤等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


李氏骨科第五代、第六代传承人:李淑荣、陈李智母子


        中医正骨疗法是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方法,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被许多国家效仿,中医正骨术堪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李氏中医正骨术是流传于湖南零陵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中医骨伤疗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李氏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独特的正骨技法,显著的疗效,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宝藏中的一枝奇葩。


市级非遗项目——“李氏正骨术”


        李氏继承祖传百年之法的正骨精髓,吸取历代名家之长,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形成了深具特色的传统正骨疗法,其中有些有文献记载,有些只在代系口耳相传得以延续。李氏这些简便实用且成本低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人们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受赞誉。


零陵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汇总表



来源:零陵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