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队的更衣室,定义了“国家形象”的真谛

 jimmyliusss 2018-07-03

   

2023被遗憾地逆转,日本队本届世界杯的旅程划上了句号。

 

但这个句号,让人印象无比深刻。一名国际足联的工作人员,在赛后把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日本队更衣室的照片发在社交账号上说:这是日本队离开后的更衣室,尽管他们在94分钟时输掉了比赛。感谢他们的球迷把看台清理得干干净净,日本队甚至还收拾了更衣室。他们还留下了一张用俄语写的字条:谢谢。日本队是所有团队的榜样。很荣幸与他们共事。

 

应当说,这个所谓的“让人印象无比深刻”,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因为日本人的整洁和自律,早就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而去过日本的人,都无不惊叹于日本城乡环境的整洁,因此在这方面,日本人是表里如一,真不是装出来的。

 

就算是为了国家形象而装,能一直以来坚持到处装,也要令人膜拜。

 

这些年来,“国家形象”这个词大为流行,其关注度在《战狼2》热映后达到了高峰,只是受到的批评也同时达到了顶点。

 

遭受批评的很大原因,是虚实之间的脱节过于厉害。无论是纽约时代广场的宣传片,还是《战狼2》中的情节,其美仑美奂,其所向披靡,与民众的感受,相去太远。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境的中国人这些“活的形象宣传”给人留下的“负印象”:喧哗,粗鄙,不守秩序,不讲公德,等等。

 

出去的越多,这个印象就越牢固。

 

所以,什么才是“国家形象”的真谛,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大,不过对照这两个原因,至少可以提出以下意见:如果能够拉近虚实之间的距离,能够把民众的现实感受提升上去,民众的素质就会提升,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境外,他们的一举一动,就能为国家形象加分,成为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

 

在时代广场的宣传片里,中国人都是一脸的灿烂笑容。如果能把这些笑容变得更加真实,民众的现实感受就能提升。

 

而要怎样才能把灿烂的笑容,变得更加真实?那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置身于自由、公平的制度环境里,让“大街上每个人好像都从未被欺负过”成为外国人的感慨。

 

在宣传片里,中国是不是处处现代化程度都很高?那就把它变得更加现实,用包容性增长取代掠夺性增长,尽快解决贫富差距、地区失衡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而在《战狼2》里,每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侨民,是不是都成为国家牵挂的对象,被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和营救?

 

那么就让这种待遇,变成是每一个在本国本乡的公民的待遇,让他们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爱因斯坦那句名言:“国家为人而设,而人不是为国家而存在”。

 

回顾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日本民众的素质,是随着他们的现实感受的提升而提升的。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二大阶段:明治维新至二战战败,二战战败至今。

 

在第一个阶段,日本实行全盘西化,在经济上则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然而在政治上,它错误地以普鲁士为标杆,形成天皇专制制度。


这导致它后来堕入了军国主义的深渊,本国民众被国家机器视为工具,塑造成杀人狂魔,给他国带来了沉重灾难,本国国民也成了牺牲品。

 

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就算它的国家形象宣传做得再好,也不会让人尊敬。

 

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了日本,全面推行民主化、去军事化和分权化的“3D改革”,废除天皇专制制度,日本终于真正拥抱了现代文明,整个国家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民众的素质也随之提升,收获了世人广泛的尊敬。

 

这就是制度变革的结果。

 

在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中,夏商周的“三代之治”,一直是终极理想。晚清时期担任过驻英使节的郭嵩焘,却直白无比地说,欧美这些“蛮夷”的政体之优良,非中国的“三代”所能及

 

他的依据,是自己的耳闻目睹:欧洲人的“教化”、道德水准,远在中国人之上,原因就是那里靠的是“民众自治”。

 

他的意思就是,中国当时的礼崩乐坏,根源在于政体。这个认识,和日本在二战后发生蜕变的原因,是完全一致的。

 

日本与韩国,都是汉文化圈的成员,它们在曲折之中最终成功拥抱现代文明的结果表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是有着共同之处的,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国民的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可以在学习之中得到提升的。

 

而只有国民的素质提升了,国家形象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任何再高明的形象宣传,都无法逾越这一定律。

 

这就是日本队赛后更衣室所定义的“国家形象”的真谛。 

   

研究日本的经典之作,推荐。

菊与刀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 著,卢茂君,郑民钦 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