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江山携手 2018-07-03

曾国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自己一直获利,即使有一直都能获利的事情,也千万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东西也不要去争取。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东西,可能是有害。

前半句说:不要贪图太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没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这是一个表面现象或一个骗局,这时候一定要头脑清醒,认真去判断。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所有人争夺的地方不要去,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或者灾祸,“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对这后半句话的解释。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对利益的争夺。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就不要和他们一起争抢了,以为那样的利益肯定很小。

曾国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这是曾国藩批评一些心量狭窄的人说的话。我觉得这句话说到了问题的要害。那些总说别人的缺点,却夸自己优点的人,一方面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另方面是嫉妒别人的优点,目的就在于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其优长,也有其短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待自已,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对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画出了一些人的精神肖像。评论别人短长,不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要用客观的态度,平常的心理,审视自已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化短为长,扬长增长,向着更加完美的人生前进,成就自己的德业与事业。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莫说人短,多夸人长;莫掩己短,多扬己长。可以止弊,可以进德,促己成才!

曾国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缺点就忽略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别人对不起你的小事,就忘掉了他之前对你的恩情。

人只要做事就一定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点小过失,一点的小瑕疵,一点小的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

《礼记》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就是爱一个人要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优点。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能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