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拉多纳的哭泣

 汐钰文艺范 2018-07-03

  6月17日是周末,我到大连办事。晚上回到酒店,友人送来鲜红的樱桃,正好看球佐茶。哥斯达黎加和塞尔维亚的比赛马上打响,而深夜和凌晨,德国和阿根廷队都要亮相了。

  说到德国和阿根廷,我想起1986年和1990年的世界杯。那两届的决赛,都是阿根廷对阵德国队。1990年的世界杯,第一次有了主题歌——《意大利之夏》唱响了青春。那一次笑到最后的是德国队。结束比赛的哨音吹响时,我看见马拉多纳哭了。很多球迷陪他一起哭,好像是为了哭自己,一个漫长的夏天过去,该长大的长大,该结束的结束。

  评价该届世界杯的马拉多纳,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如果要说数据,马拉多纳一个球也没进;如果说奖杯,马拉多纳没能卫冕大力神杯。但换一个视角,可能就不一样了。八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阵宿敌巴西,马拉多纳给卡尼吉亚送出了一粒手术刀般精准的助攻,风之子接球后晃过门将踢入球门。这个助攻后来被认为是“世纪助攻”。在对阵苏联的比赛中,马拉多纳又一次上演“上帝之手”——不过这一次,他不是用手把球打进对方球门,而是阻挡了苏联队的球射向自家球门。

  当时,阿根廷队跌跌撞撞,勉强以小组第三的身份出线。我至今记得《今晚报》体育版当时的标题“今晨战罢细算小分,阿根廷队已经出线”。后来有人形容马拉多纳是球场上的另外的一个球,很多球员对他犯规。他只能左冲右插,四面突围。进入淘汰赛,马拉多纳咬住牙关,带领球队一关一关地过,一场一场地赢球。最终,阿根廷队闯入决赛。

  那时候德国队还叫西德,那届西德队明星云集,马特乌斯和克林斯曼都在。豪华的西德队,在阿根廷队少两人的情况下,并没攻下城池,直到裁判判罚了那一粒有争议的点球——1:0,比分保持到终场。

  那个夏天我正参加中考。那时中考是在七月份,世界杯的决赛也在七月份,可想而知,我一边复习一边看球时纠结痛苦的心情。我倒不是因为看不了球而心烦——我只是想,快点开始吧,快点结束吧。是先踢了决赛呢,还是先进行了考试呢,我已经记不清了。恰巧吃了红樱桃,回想起来,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

  星期文库

  世界杯点滴之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