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教程:水墨虾的画法

 玲珑_ww_33 2018-07-03

一般来说,国画虾一般画的是沼虾(河虾)。


其具体特征归纳如下:






头胸部:



腹、尾部:




虾的画法


用水墨画虾,最有艺术效果,但笔间水份要稍充足些,才能使画出来的虾有新鲜透明感,但水份过多又易渗化,不但体形臃肿无力,而且会变形失真。所以,水份的适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如下图。




调墨时,不要调得太匀和时间过多,笔尖到笔根不能满是一色之墨。在笔根间至少留有部分清水,否则画出来的虾会成一团死墨,缺乏墨色的变化,没有虾体应有的透明感;用笔不能软弱无力,下笔时要考虑成熟,不能描画虾的形态,否则会缺少活虾躯体富有弹性和跳跃的力度。如下图:




画虾的顺序,是先画头胸,分上下二笔完成,然后添上头顶端的尖刺和二硬片。再逐一画出腹节,加出尾部,撇上桡足步脚,末了再加虾脑、复眼和触角。



虾的腹部在中间第三节处,呈弯曲状,而且其腹部形状从大到小,基本上从中间弯曲处后三节较小,画时要注意表达出这一特征(图例六)。


画每只虾,从头至尾,直到步脚、桡足,尽量一笔去完成,所以,画笔宜大一点,含墨量多些,不宜在绘画过程中分几次蘸墨,否则虾体色调不能保持连续性和整体统一的感觉(图例七)。



在画头部的虾脑、复眼、钳脚和触角时,使用墨色稍深,这是在画完虾体后,另蘸墨去添补完成的。一般画的顺序是先画虾脑,次补复眼,再加钳脚,末撇触角,这样墨色从深到淡,颇为自然(图例八)。



一幅作品上的墨虾,不能满幅墨色深淡一致,那样会显得平板乏味。画中近者可以深些,后者可略淡一点,既分出前后层次,也在墨色深淡变化中增添艺术魅力(图例九)。


虾的钳脚伸屈自如,画时可弯曲,也可伸直,甚至可一屈一伸。但不要太规律和刻板。根据虾的特点,一般在行进时弯曲较多,所以弯曲和伸直数不要相等(图例十)。



虾在弹跳急退时,腰部弯曲更甚,使之能有弹力,在画面上可点缀一、二只,更能起到生动变化之效果(图十一)。



构图部分:


在一幅画的构图上要注意虾的穿插和聚散,在密处还可重叠,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紊乱之弊(图例十二)。



如虾拟画少数几只,也可适当加些补景,如水生植物的荷花、睡莲、浮萍、水草、芡实、凤眼莲、水菖蒲、红蓼、茨菇花和芋艿叶等,采用设色或水墨均可,但不宜用色太艳,



水墨虾的画法



虾与蟹一样,同属甲壳动物,品种繁多。大致上,可分为大型虾、小型虾、淡水类和海水类等,皆可入画。


虾类结构:触须、双眼、长螯一对、头部甲壳、步足、腹部附足、腹部体节、扇尾。 



步骤图示:1-3.先从头部顶端画起。4.画头部甲壳。5.画体节,大约五到六节,画时注意其体型略有弧度,不宜画的太直。



步骤图示:
6.画扇尾。7.趁湿于头部甲壳中间,用浓墨破一笔。8.用浓墨点眼。




步骤图示:9.画钳螯一对,左右动态可稍有变化。10.画步足。



步骤图示:
11.画体下附足,最后画头顶触须,线条应流畅,五到六根即可。


齐白石作品欣赏:

在观察虾的过程中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等情态统统收于笔端,更于笔墨变化上增加变化

使虾体有了透明感

齐白石的“水墨虾”虽形有不同

但极具神态,他在画虾的头胸部时

先用小勺舀清水滴在蘸了淡墨的笔腹上

使之有了硬壳般的感觉


文章转自:国画名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