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先生:我依然相信,这世界会慢慢变好

 闲谈集锦 2018-07-03


前几天刚好是智先生开号一周年,感触不少,我就写一点碎言碎语吧。


我在栏目里添加了树洞功能,想让读者把我当成一名旁听者,将内心的喜怒哀乐倾诉出来。


我收到了许多读者留言,有在高考前夕迷茫的学生,有为毕业找工作烦恼的大学生,有为感情破裂苦恼的情侣,有裸辞创业的职场斗士,也有坚持出柜的英勇斗士,还有刚上初中的学生,询问我怎么下载《帝国时代2》......


什么样的留言都有,真正让我想到一句话,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烦恼。


但凡碰到求解答的留言,我只要看到,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都会逐一回复。一方面是读者对我信任,另一方面也因为我的读者数量确实不多,目前还可以应付得来。


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你,还请见谅,可能是因为我太忙了,以至于错过48小时回复限制,又或者已经用意念和你交流完。


我也曾看到一条惊悚的留言,头像是个男孩子,他说:我杀了我妈妈。


我问他怎么一回事,他没再回复。


这条留言让我情绪不安地度过几天,我宁愿相信,这只是在开玩笑,如果是真的,我希望你能自首,在监狱里重新做人。生而为人,还请善良。


在几个月前,我曾短暂地公布自己的私人微信,有许多人加了我。现在基本不加读者了,我更喜欢在公号上和读者对话,因为这样会更高效,省去繁琐的打招呼和客套流程。


我的性格喜静,同样较在乎他人的感受,怕平时聊天信息过多,未能及时回复到读者。我也不喜欢读者称呼“您”,这个字意味着我们的沟通不平等,有隔阂。


习惯我文风的读者,可能知道我是一个由着自己性子来写文章的人,曾经也追过不少热点,痛骂过不少事情。我写文更乐意去嬉戏怒骂,不局限于某个题材。


蹭热点其实并不可耻,关键是必须得追求真实性,并且要自问,到底是为了迎合读者的立场,还是阐述自己的理念,这很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才去讨论如何优化标题和内容,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好文章尽量能传千里。


只是我现在较少追热点,一方面热点局限于某个特殊时期、某个事情上,难以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写出自己和读者愿意去回看的文章,不一定是引人思考的内容,也可以是一些感悟,会更有意义得多。


有时候我会反复地批判和强调某些事情,希望也能对自己进行约束,不要走上相似的不归路,以掩盖真实的写文诉求。


我很认同马化腾的处世哲学,不愿意过多接受媒体采访,也不想充当人生导师,不想被过度解读,做人如此,写文章同样如此。



我奉行极简主义,所以特别不喜欢在一篇文章里,出现太多杂乱无关的东西,无论是内嵌在文章里的贴片广告,还是底部的banner广告,全部拒绝。


目前为止,我没有接任何一篇软硬广告,推掉了所有推广,这不是清高,而是我有本职工作,无需依赖这个号来养活自己。即使这个号被封了,我不至于饿死在街头。


以后是否接广告?会,但门槛一定会很高,当然我更倾向于电商模式,同时拒绝任何速成的付费课程,对读者负责,也对智先生负责。


之前我写过一篇在同行里认为最蠢的一篇文章:你不要轻信媒体说的任何一句话。在他们看来,我是自掘坟墓,一个营销号(流量号)敢说出这种话,坐等我接广告的那一天是怎么打脸。


这让我想起在四年前,自己兼职写网络小说的境遇。


网络作家大部分赚的都是辛苦钱,一章字数是3300字,平均每章价格是3分钱,如果一天写三章,一个月30万字,读者也才支付2.7元,约等于一罐可乐的钱。


我仍记得自己通宵熬夜,每天对着键盘敲打1万字,连续一个月30万字的经历,最终只换来一丁点的订阅和全勤奖,如今想起来还很可悲。


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找我索要免费章节。在他们眼里,吃白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小说如此,游戏如此,音乐也是如此。


我特别讨厌那种关注了公众号就像大爷一样指手画脚的人,左一句小编,右一句垃圾,指点江上,挥斥着作者要写哪些内容,再看他们的赞赏,大多为零。这种情况只能拉黑。


我欢迎和读者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但拒绝没有理由根据的质问,因为无法和杠精思维沟通,它和独立思考是两码事。


我也很庆幸自己能放下对网络小说的执念,不以它为谋生手段,找到了自己真正奋斗的放向。当我回看曾经写过的小说内容,读起来确实和垃圾没什么太大区别。


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更希望能在岁月中沉淀,精心打磨出一本值得品读的作品,这需要耗费更长更多的时间。


至于在智先生上写的文章,我不追求能有多少阅读量,也不羡慕流量号能赚多少钱,有可为而不为,遵守自己的底线。


但我还是建议你少看这一类蛊惑性很大的文章,其中的代表作是:《高考状元真实身份公布:你的不上进,会带给孩子一生卑微》。



这一年来,尽管发生了那么多事,但我不希望你悲观地去看待这个世界。


我一直坚信,世界会慢慢变好,这不是心灵鸡汤,参考联合国的一组数据,在过去的两百年间:

1、合法的奴隶制消失了;

2、儿童死亡率从44%下降到4%;

3、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80%下降到9%;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1、艾滋病感染人口比例在1996年达到顶峰后,现在已经减半;

2、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排放,1970年有166万吨,到2016年已经减少到2万吨;

3、女童受教育比例从65%上升到90%,人口整体识字率从不到20%猛增到2016年的86%;

4、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从22%涨到88%。


这些直观的数据很容易找到,那为什么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近几年来,有如此多“魔鬼在人间”的新闻?


因为互联网有发酵作用,加上媒体报忧不报喜的作风,将所有人祸辐射放大,让人时刻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氛围下。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自媒体去传递光明,而不是贩卖焦虑和恐惧,这是每个自媒体人的责任和操守。


沉雁的话让人刻骨铭心:我们经年累月写文章针砭时弊,就是为了给黑夜里的幽灵传递一丝希望之光,让他们提着汽油走向公交的脚步放慢,让他们提着屠刀走向校园的脚步放缓,让他们闭门自焚前能听到一种替他们说话的声音,让他们抱子同溺前感受到一丝温暖。


我不指望自己能影响什么,能改变什么,只想让向善的人维持善意,让从恶的人幡然醒悟。


我也希望能提供多一种角度和看法,为了和你一同见证这个世界,一同见证每个时期的变化。


现在,我期待你的分享,来谈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状态,你的期愿、未来目标和理想,乃至一句简单的埋怨。


明年的同一时刻,也就是2019年7月3日,你再回头看,看看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看看自己过去一年有怎样的变化,相信你会有所悟。


最后,感谢,感恩你们的陪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