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50句精华,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值得背诵!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6.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9.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10.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11.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 12.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1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 1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15.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 1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17.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 1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19.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荀子 20.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 21.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22.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 23.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 24.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25. 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26.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韩非子 2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 28.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 29.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 30.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 3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32.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也。 ——列子 33. 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列子 34.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列子 35. 36. 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鬼谷子 36.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鬼谷子 37.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 38.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晏子 39.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 40.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吕不韦 4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 4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 43. 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唯有惩恶才能扬善,所以想要根除私斗,惩治凶犯决不能手软。 ——商鞅 44.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刘安 45.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46. 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 ——王充 47.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申不害 48.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 ——文子 49. 故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 ——文子 5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 |
|
来自: 昵称7555863 > 《名言/名句/格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