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者人生——追忆蒋新儿老师(上篇)

 实验舱信息竞赛 2018-07-03

写在前面:本篇为缅怀恩师篇,转载了十几位受到蒋老师各种形式辅导、培训的全省信息学竞赛选手或集训队员对蒋老师的追忆文章,他们是:南京金陵中学的陶默雷、舒晓、夏锟,淮阴中学的李睿,苏州中学潘桃、邵铮、倪兆中,仪化高中的张力,南京29中的刘江川、王进(初中29中,高中南师附中)、南京13中的黄齐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丁力。

他们说,蒋老师从来都不是一个应试的老师,他永远以循循善诱的姿态引导着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不仅传授专业的知识,还传授思维、让我们得到人生的体悟。一直谨记人生中的导师的教诲,他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那份感激,长存心中。


时光匆匆流逝,当年蒋老师教导的中学生,转眼自己也成为了老师。一天天变得更加忙碌,仿佛都已经记不起时间,却突然意识到蒋老师竟已离开我们十五年了。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往昔的岁月淡淡地却又无比清晰地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南京、徐州、苏州、仪征……去北京的火车上,是蒋老师和我们这群能吵又能闹的“初生牛犊”们车轮大战扳手腕; NOI大赛前夕,年龄最小、本应最能睡的我却整晚拉肚子,是蒋老师来帮我推拿穴位、又一直陪我聊天……

小的时候只是觉得蒋老师是多么的渊博,可以从他那里学到无尽的知识,什么样的难题只要问了蒋老师,总能最后得到答案,可现在我才知道,不是所有的难题都能解决。人类掌握的知识确实已经很多,可是用时空宏观的视角去观察,未知的世界却又是那么的浩渺。面对着如山的研究课题,马上又有好几个基金申请要截止了,出差的好几个学术报告还没准备,再加上无数的生活杂事,真想随便备备明天的课,基金申请少做一点,初期结果多吹吹牛……望着窗外,城市的夜只有雨却没有星星,可是这样做真的好吗?这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蒋老师,想起了其实他已经告诉了我应该怎么做,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连手机和电子邮件都没有,时间仿佛也过得慢一些,却依然有学问和见识,更有人格和风骨。原来如何做一位真正学者的道理,早已渗透在蒋老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只是我学得太慢了而已。

静下想想,无星的雨夜虽然晦暗,桌上却有灯;道路虽然漫长,但每一个不急功近利的脚印都是前进的步伐……于是我拿起笔,重新打开了没有认真写下去的讲义。

谢谢你,蒋老师。 

学生陶默雷2015年03月26日 12:36 星期四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数学系 助理教授


蒋老师是2000年去世的,应该在1999年就住院治疗,所以我在中学参加竞赛活动的后几年(直到2002年)没有能够得到蒋老师教诲,是非常遗憾的。

我想我曾讲在初中竞赛测试时与蒋新儿老师见过面,而且听过他的课。有一次课我印象深刻。我刚刚从basic 语言转到 pascal 语言,所以很多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是很扎实。有一次蒋老师给我们讲课内容是关于函数传值和传引用,也就是VAR 在pascal 语言里的应用。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问的是有没有VAR的情况下,参数值是否会在调用后被改变。我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懂了, 所以举手举错了。当时我的感觉是非常囧。这堂课是针对大部分新进入竞赛的选手,所以算是一个基础课程。正如陶默雷回忆,蒋老师很厉害,什么难题都能解。他不仅带出了一批国家队金牌选手(包括李申杰和邵铮等),即使是面对新选手的基础课程,他仍然亲自参与,细心而且认真。我们全体的选手都应该感谢他。

学生李睿发自美国


今天真是巧合,早上收到李睿转发的两封关于纪念蒋老师的信。晚上回到家,老公跟我说,“我今天听了一道脑筋题,有一架天平,12个球,其中一个是次品,但不知轻重……”看来我真是该回想起点什么了。关于蒋老师,一下想到的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早晨,他早早赶到河海招待所给集训的我们送来雨伞和茶叶蛋。

记忆中,蒋老师有一个很酷的名字。 戴一副眼镜,常常似笑非笑的样子,夏天穿着一件很旧的体恤。那时初二第一次听大学教授讲课,感觉真是惊为天人。时间久了,到高中时自己少年轻狂,以为已经听腻了“三角头”,“圆头”和“扁头”。 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蒋老师和其他省市的教练比,从来都不是一个应试的老师。他不关心解题得分的技巧,从头到尾,他只要把“算法”这两个字涵盖的思维传授给我们。还记得那年在二十九中集训,他给我们每人一本算法教材,然后大笑着谦虚地说,“这本书我教了二十年,自己也还没有完全懂啊。”

高一时,我曾陪一个师兄去蒋老师家讨论集训队论文。高二时,我又陪另一个师兄去蒋老师家讨论集训队论文。走的时候,蒋老师突然对我说,“明年就轮到你了。”这句话我记得很深。不但因为那是个美好的愿望,还因为这是蒋老师亲口对我说的信任。蒋老师不光是老师,更像我的一名长辈。然而我却终于没有轮到那个写论文的机会,而蒋老师竟在下一年那个季节之前去世了。这一转眼,就过去了15年了。

学生潘桃 2015年3月27日于美国analogdevices.


我第一次见到蒋老师是在1998年暑假。当时江苏省计算机集训队在苏州中学集训,备战1998年NOI。我是第一次参加集训,也就格外认真地听课。蒋老师上课生动幽默,对我们学生特别亲切,是我们学生们的最爱。

1999年寒假,蒋老师特地来苏州给我辅导了一段时间,期间对我的帮助非常大。1999年5月在南京集训的时候,蒋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老师。

那时,蒋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我都一直记得。当时我一直觉得中学里很多数学题和物理题是可以用计算机解决的,不用人脑去做。我和蒋老师讲了我的想法以后,蒋老师告诉了我关于吴文俊院士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方面的研究。蒋老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意识到了计算机的无穷的潜力。我当时还问蒋老师,那会不会有一天计算机的智能超过人类呢?蒋老师告诉我他的观点:这个不会发生的,理由是要创造出一个高智能的机器,我们需要一个更高的智能。我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现在才算是有点体会了。

1999年秋天我上了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跟蒋老师见过面。后来,我听说了蒋老师的噩耗,才知道蒋老师身患绝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心里想,蒋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哺育我一定不能忘记。

邵铮 2015年3月26日 于 美国硅谷


一转眼十五年已经过去了,心里非常伤感和怀念。我还记得当年去比赛的时候蒋老师跟我们聊天帮我们调整心态,他是一个心里多么豁然洒脱的人啊。从一开始进省集训队就开始听蒋老师的课,到后来由蒋老师辅导集训队论文,蒋老师给我的教诲很多,尤其是到后来的论文阶段我第一次接触到如何做基本的研究,如何对平时学习的每个算法进行总结并扩展到新问题上;这算是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的启蒙吧。作为一个中学生能得到这样的指点我真是觉得十分幸运。在课外的时间里,蒋老师的个人魅力也常常是同学们热衷的话题。我还记得以前去比赛(还是集训)的火车上蒋老师给我们讲他以前的经历,讲华罗庚,讲围棋,我们就当是听故事。现在想起来真是希望能够再多了解一些他的故事的。

此致深深的缅怀!

学生 张力 2015年3月29日 于 美国硅谷


蒋老师是我在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启蒙老师之一。 二十多年前, 蒋老师作为江苏省信息学竞赛集训队的指导老师, 为我们省队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付出了很多心血。我至今仍然记得他和我的多次谈心, 特别是在1994年的春节前后, 他和我谈到我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提醒我一定要把基础打好, 而不要过早去思考一些空泛的问题。 这么多年我一直谨记他的教诲, 在研究领域略有所成, 希望可以宽慰蒋老师。

刘江川  于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isty 计算机学院


印象中的蒋老师,永远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作为一个老师,他永远在风轻云淡中,将一个又一个问题化解;作为一个长者,他永远以循循善诱的姿态引导着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与他相处,你不仅能获得专业的知识,还能得到人生的体悟。犹记得最后一次和蒋老师较长时间的相处是在1997年夏天的苏州,那时候的他,身上还洋溢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活力与激情,从他爽朗的笑声中能深深感觉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不仅给学生们讲授知识,更注重培养思维的能力;他不仅着眼于最新的算法,也总能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汲取智慧。从我迈入初中,直到高中毕业,蒋老师一路陪伴,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直到最终选择了软件作为我一辈子的专业与职业。高中毕业之后,来到异地上大学,就再也无缘和蒋老师见面,只陆续听到他的零星消息。听说他生病出现状况还在坚持陪着学生参加集训和比赛,从照片中发觉他比原先消瘦了很多,再一转眼,居然就得到了他已经离去的噩耗。15年过去了,但如今想起,他的形象仍然鲜活,短短的寸头,会笑的眼睛,做为我人生中的导师,他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学生王进 于加拿大


蒋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总是面带微笑的长者。他知识渊博,言谈举止却极为朴实、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大学教授的架子。他讲课带着很特别的家乡口音,总能把复杂问题的精髓提炼、简化,让我们当时那些基础知识还非常薄弱的中学生也能够理解吸收。我很欣赏他上课的风格,内容上从不照本宣科,鼓励课上与学生的交流。有一次,一个同学的桌子放不稳,发出嗒嗒的噪音,蒋老师就借着这个话题和我们聊起了如何在任意表面上放平稳一个三脚凳的数学问题,还让我们利用这些知识,设计算法让那个同学四条腿的桌子也能放稳。十多年过去了,蒋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海中似乎被时光慢慢冲淡了,但他课上点点滴滴的细节却依旧让我难忘,他所教授的内容也成为我知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教学风格也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蒋老师桃李满天下,希望他的在天之灵能得以宽慰。

学生舒晓  于加拿大多伦多 2015年04月01日 13:02 (星期三)


平头,大框眼镜,永远的笑脸……,这就是蒋老师。

初次听蒋老师的课应该是在金陵中学。深入浅出的话语,平易近人的笑容,让我没意识到这是一位大学教授。之后,徐州、南京、苏州等等各地集训,总是喜欢听蒋老师的课,就是单纯的喜欢,喜欢那漂亮的板书,也喜欢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蒋老师讲述的是数学的故事,课程中出现过群论、极限理论、母函数等等高等数学的内容。但,似乎当初我们就是跟着蒋老师在做数学游戏,快乐中,学习了那些大学生学的东西;绝然不像之后我在大学里听高等数学,总是犯困。

在蒋老师的推荐下,我来到清华读书,那份感激,长存心中。蒋老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无私奉献,也成为我立志成为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现在不算是真正的教师,但也是工作在服务师生的第一线,坚持着当年的那个理想。

如今,离开南京15年了,也离开蒋老师15年了,时间会冲淡一些印象,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磨灭的——那一辈子的师生情!

学生丁力  于清华园2015年04月08日 15:26 (星期三)


纪念蒋新儿老师

我小学的时候跟随王晓敏老师学习信息学竞赛的基本内容,从上初中时就开始接触蒋老师的信息学培训,后来上了金陵中学,并且开始参加江苏省信息学集训队,就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系统学习了蒋老师的课程。

记得当年还是初中生的我,学习蒋老师教授的群论、母函数,以及其他经典算法。 说实话当年的我经常一知半解,有时候想了半天也不太明白,只在脑海中留下一点印象,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跟随蒋老师学习。直到我工作以后才发现,原来当年每一样蒋老师所教的理论和知识, 都可以帮助我,实际工作中可以拿来解决问题。所以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十多年前这些知识就已经根植在我脑海中,蒋老师虽然离开了我15年,但是他所教可以陪伴我一生。

在蒋老师离世15年之际,我由衷的再次感谢当年蒋老师的教授之情,表达我的怀念,我也借次机会,感谢所有其他当年孜孜不倦教育我的江苏省信息学集训队所有的老师们。

学生夏锟2015年5月10日于旧金山湾区


回忆蒋新儿老师

蒋新儿老师是我在江苏省队期间的两位主要老师之一(另一位是李立新老师)。从94年进入省集训队开始,每月我都会去南京接受他们的指导,尤其是在95年全国竞赛及96年全国选拔赛之前的封闭集训期间,我得以有机会每天接受他们的教诲。20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当时受到他们(以及总负责的王晓敏老师)的言传身教、悉心指点,不禁感慨自己是如此幸运,在自己计算机事业的开始能得到如此之大的帮助。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在计算机领域对理论(算法、程序语言)和系统(操作系统、编译器)方向最为感兴趣,是受到了两位老师的很大影响。蒋老师在算法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讲的课,总是慢条斯理、娓娓道来,不但逻辑十分清晰,而且总是带着一种欣赏和愉悦的情绪和节奏,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对于充满了竞争的火药味的竞赛环境、以及年轻躁动的少年选手们来说,是一种至为难得的心态—— 竞赛不是目的,而只是人生漫长的一种探索、一种学习的过程,一个自然的小结。从蒋老师这样的信息学竞赛老师那里,我真正学会的,是看待问题的态度、以及着手问题的思路,而这绝不仅仅限于计算机问题。

可能是由于他首先是一名大学教授的缘故,蒋老师在竞赛培训的课堂,总是深刻、幽默,又平等、激烈,而时常令人意犹未尽的。我们这些当时精力过于旺盛的学生,绝不会放过任何老师们的笔误、口误、或是没能来得及完全阐述的问题,去“挑战”老师们。而蒋老师,则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冒犯”或“投降”的老师。同他的师生互动,始终是高效和愉快的。在信息学竞赛活动之外,这种感觉我之后只有在读博期间的小组研讨会上又曾体会过。这对于当时的中学生的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幸运。

1995年全国竞赛因为是江苏南京主办的缘故,同时有江苏和南京两只队伍参赛。蒋老师当时担任了南京队的领队。我作为江苏队的新科选手,很遗憾没有能够在培训之余更多的同蒋老师在竞赛的其它方面互动。96年全国选拔赛,在南京的封闭训练后,他又全程陪同我们江苏的选手到了北京。那时候江苏选手还没有进入过国家队,我们当时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蒋老师一路上给大家卸包袱,帮助大家轻装上阵,最终实现了江苏队几拨人接力追求的“零的突破”——我的队友李申杰进入了国家队,并从匈牙利拿回了江苏的第一块国际信息学竞赛金牌。

1996年之后蒋老师更加多的参与到省队培训、选拔的方方面面,很可惜那时候我已经在大学里,没有多少机会再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了。我同蒋老师的最后见面,是在1998年的夏天。先是省队到了我的母校苏州中学进行赛前集训,然后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竞赛上,我参与了命题并负责了现场评测。而那一年,江苏队继李申杰、章准平在1996、1998年取得两块国际金牌之后,又涌现出了即将在1999年取得第三块金牌的邵铮(同时也是我在苏州中学的学弟)。于是这就留下了我同蒋老师最后的一张珍贵的合影(见王晓敏老师文章中的照片)。回过头来看,蒋老师全程参与和推动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江苏省的青少年信息学竞赛水平和成绩提高,为江苏的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在二十一世纪取得新的成绩高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0年春天,我正忙于毕业和赴美读博准备中,突然从王晓敏老师那里听闻蒋老师去世的噩耗。虽然我之前就听说他一直在练辟谷,身体也不是很好,这样的突然仍然令我错愕不已。这些年来,我时常问自己,是否能把从蒋老师他们身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地在生活、工作中去运用、体会。我想,这大概也是蒋老师那慈祥、安宁的目光中,所期望的吧。

实在是非常非常抱歉,因为前一段家庭和自己身体的原因没有能够及时回复。这次活动给了我们每人一个机会去回忆、反思和奋进,我将铭记。

学生 倪兆中 于西雅图


回忆我的中学时代

1994年的秋天,我来到了十三中,开始了我的中学时代, 初一、初二的时候,十三中的课程很轻松,课外活动也非常多,初一的时候还有一门课,就是计算机,学习BASIC语言编程,是童希贤老师教。多数同学对童老师的评价是非常严厉,并不受学生欢迎,但是对我来说,童老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道路,我因为家里有计算机,又自己学过BASIC语言,所以给童老师留下了印象。1994年的时候,能够在初一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的确不多,可见十三中当时在这方面是走在前列的。到了初二,不学计算机了,本来跟童老师的关系也就结束了。可是这个时候,大约在1995年的10月份,玄武区要举行一次中学生的计算机编程竞赛,十三中自然需要派人参加。童老师就找到了我,还有另外三个下一届的同学,一共四个人去参加初中组的竞赛。我们那时候每天中午到实验楼三楼的计算机房去练习编程,准备竞赛。由于是第一年比赛,大家的水平都比较低,因此我们很轻松地大获全胜,十三中获得了团体一等奖,我个人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于是从小到大,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学校的橱窗里。 

当时,就全市来看,计算机竞赛搞的比较好的是鼓楼区的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和二十九中,还有外国语学校。因为玄武区竞赛外国语学校不参加,所以就全市范围看,我在玄武区拿的这个一等奖第一名含金量并不高,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到了1996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的初赛,这次是全市联赛,这回让我们见识到了前面说的那几个学校的厉害,玄武区的各中学参赛选手全部在初赛中被淘汰,无人进入复赛(江苏省决赛),我也不例外,当然最后拿到个鼓励性质的南京市三等奖。这次竞赛让我了解到了全市各学校信息学(计算机)奥赛的水平,知道了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 

一转眼,两年就过去了,1996年9月开学的时候,我已经上初三了, 初三的学习相对来说紧张一些,但也不是特别紧张,跟高中比起来还是轻松很多。 初三上学期一开学,童老师找到了我,要我去参加一个市里组织的计算机竞赛培训班,时间是每个星期六下午半天,地点是在二十九中,学习内容是PASCAL语言程序设计,任课老师是二十九中的吴再陵老师。说到吴再陵老师,那个时候南京市搞计算机奥赛的同学恐怕是无人不知,吴老师是个非常优秀的计算机老师,她带的学生有大量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后来这个培训班的很多同学都在信息学(计算机)奥赛中获了奖,不少还被保送进入名牌大学。也就是在这个培训班上,我认识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参赛同学,也非常系统的学习了PASCAL语言程序设计,为日后的竞赛打下了基础。 

那个寒假,信息学(计算机)奥赛的中国国家集训队在金陵中学举行为期五天的冬令营集训,为参加国际信息学(计算机)奥赛做准备。集训队里都是各个省选拔出来的高手,总教练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吴文虎教授。吴再陵老师为我争取到了一个旁听名额,参加旁听。说是旁听,其实什么都听不懂,笔记倒是记了一大堆,什么意思都不知道。直到后来上了大学,一次偶尔翻起那本笔记,才看明白一些。不过不懂归不懂,毕竟能够近距离的听一次清华大学的名教授上课还是不错的(那时候就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希望进入清华大学听教授们上课的,惭愧啊)。那次冬令营,课虽然没听懂,但是让我知道了,如果在信息学(计算机)奥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就有机会保送进入大学或者高考加分。比如进入中国国家集训队的,就可以直接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当时真是羡慕啊! 

春节过后,初三下半学期开始了,离中考也越来越近了。为了全力复习准备中考,我暂停了在一切关于计算机竞赛的事情,开始准备中考。而且,原定于那年4月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的初赛改在了10月份进行,且以后每年均如此。这一改动,意味着我10月份的时候将参加高中组比赛而不能参加初中组比赛了,不过也让我暂时没了牵挂,可以全力投入中考复习中去了。

中考结束后的暑假,没有太多的事情。江苏省科协青少部组织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信息学(计算机)奥赛的夏令营活动,为期十多天,其实就是一次集中培训,地点在徐州市的一个中专学校内举行,主讲教师是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蒋新儿教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活动,除了培训,还参观了徐州的狮子山楚王陵和淮海战役纪念馆。蒋新儿教授的课深入浅出,很容易懂,比先前旁听国家集训队集训时的课要容易许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学了很多关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图论的知识,这其实都是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后来上高中以后,我又在二十九中听了一年多蒋新儿教授的课,对我的提高帮助非常之大。可是遗憾的是,在我上大学后的一年左右,蒋新儿教授就因病去世了。 

这次夏令营,让我对信息学(计算机)奥赛的规则等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也让我确定了高中以后以信息学(计算机)奥赛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之一。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和外语学校的参赛选手,认识到了无论从个人实力、从学校实力来看和他们存在的巨大差距。 徐州集训回来以后,就在家里等这开学,开始我的高中生活了。

1997年10月份,我第二次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的初赛,由于比赛时间由往年的4月调整到10月,对我来说,就由初中组调整到高中组。刚上高中,就参加高中组竞赛,自然比较吃亏,因此和初二那年一样,没能进入复赛,仅获得南京市三等奖。  

说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高中阶段有五门学科有奥赛,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当时的政策是,这五门奥赛获得省一等奖,高考可以加20分,或者可以保送进大学。为何是这五门学科呢?因为国际上有这五门学科的奥赛,国内自然要有与之对应奥赛选拔人才。由于国际上不可能有语文、英语、政治历史一类的竞赛,国内自然没有与之对应的奥赛。对我来说,数理化竞赛高手太多,生物要到高二才学,信息学(计算机)奥赛显然是扬长避短,最佳选择。 就这样,我开始每个星期六下午去二十九中,参加计算机奥赛培训,还是南京大学的蒋新儿教授教,一直持续了一年多。 
1998年10月,我又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的初赛,不过非常可惜,依旧未能进入复赛。当时的我心情非常沮丧,因为这次失败意味着我只有明年高三时的竞赛最后一次机会了。我一度想放弃退出,不过后来童希贤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很对,所以我沮丧之后,我还是觉得不能放弃,明年再拼最后一次。 

短暂的暑假很快过去了,迎来了紧张的高三。对我来说,除了学业的压力以外,还有就是最后一次参加计算机奥赛的机会。 
1999年10月,我最后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的初赛,这是我最后的机会,我作了充足的准备参赛,最终进入了复赛。当时南京市共有25个参加复赛名额,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和外国语占据了20个名额,我就是剩下的五个之一。至少在那次,十三中的成绩可以算全市第四了。复赛定于1999年11月20日在江苏省南通中学举行,从我知道取得复赛资格到复赛,大约还有二周时间。这时候,班主任L老师一改过去,非常支持我参赛,她跟我说,这两个星期所有作业都不用做了,全力准备复赛。当时很让我感动,高中三年,学校老师第一次对我参赛如此支持。就这样,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就坐在电脑前编程,把过去蒋老师教的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算法设计等通通复习一遍,因为我知道,半个月后我将面临一次有可能改变我命运的比赛。

1999年11月19日,我跟随其他参赛同学一起离开南京去南通,当晚在宾馆里,我很紧张,难以入眠,第二天上午比赛,是三个小时的上机编程,到晚上大约十一点左右,童希贤老师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我获得江苏省一等奖。那一刻,我终于觉得,自己五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在最后一刻取得成功。那天晚上,我兴奋的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在宾馆看电视新闻,原来那天国家还有件大事,就是“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和后来政治会考时的一道时政题有关。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顺利了,高三下学期,我获得了一所重点大学的保送录取,进入该校计算机系学习。 

进入大学以后,我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压力轻松了很多,而且大学的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不再分数至上,我依旧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旧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竞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让我感觉到名牌大学优秀的课程体系,活跃的氛围,以及对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毕业那年,我被上海一家500强的跨国公司录用,工作至今。 

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我的许多老师,特别是在计算机竞赛给了我指路与提高的老师:童希贤老师、吴再陵老师、蒋新儿教授。

学生黄齐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