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辰课堂】王辰:只有家长正确了,孩子才能正确

 apaol 2018-07-04


不同教育 不同性格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我们今天继续来聊教育的话题,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只有家长正确了,孩子才能正确。


我们在前面的专题中做过一个比喻,说“孩子是作品,父母是作者,家庭是出版社,社会是新华书店”,我们借用这样的比方就是来说明作者和作品的关系。


既然孩子是作品,父母是作者,作品的质量完全应该由作者负起责任。所以我们说“只有家长正确了,孩子才能正确”。


其实,孩子的性格都是我们做父母一步一步教育出来的一个结果。



农民和城里人教育孩子的不同


网上有一个段子,我个人觉得很经典——农民三句话培养出好孩子,城里人三句话害了孩子。


农民的三句话是:


第一句是“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其实,这是在教育孩子独立、负责任。


第二句话是“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这是教孩子做人,做人要有底线、要有原则。


第三句话是“孩子,撒开手去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告诉孩子,家永远是他的安全避风港。

那么城里人的三句话是怎么说的呢?


第一句就是“宝贝儿,好好学习就行,其它的爸爸妈妈来办”。这就是一种溺爱,一种错爱。


第二句话是“宝贝儿,记住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一定要还手”。这就是教孩子走向了错误和犯罪的道路。各位,其实孩子从此做人也许就没了底线。


第三句话是“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


选择正确,结果幸福


这就是原形毕露,我们爱的不是孩子,是他的出息、他的成绩、他的成就,他给你带来的荣誉和虚荣,这就叫有条件的爱。


这样一对比,你就会发现,其实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意无意都在做一个选择,但是选择正确了就让孩子越来越幸福,选择错误了孩子慢慢就走上了痛苦的道路。


 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引导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说:“如果我取得了成功,那是因为我有一位天使般的母亲。”由此可见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韩国前总理张泽相的女儿张炳惠女士写了两本书,一本叫《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第二本书的名字是《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


这两本书讲述了张炳惠女士作为一个继母,如何将三个华裔子女送进了哈佛、耶鲁的亲身体验。


其实这两本书我都看完了,真的让我们很有感触,作为一个继母能把继子女送到名牌大学,这个教育的心得真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基本的能力才会让孩子走向成功


张炳惠女士在书中强调了,孩子的学业成绩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拥有一些基本的能力才会让孩子走向成功。


如果想让孩子拥有那些能力,做父母的最好自己应该先具备。


第一个重要的能力,就叫失败力,通俗地说就是抗挫折能力,这点其实是很重要的。


然后是哲学力,我个人理解就是思辨的能力、判别是非的能力。


第三就是幸福力,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学会用幸福的方法,快速地纠正自己不良的情绪。


第四就是领导力。


第五就是阅读能力。当我们的孩子喜欢上读书,我们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六是交流的能力。


第七是英语力。在今天的世界,英语国家依然属于发达国家,我们学会英语这种工具依然很有必要。


第八就是经济力,让我们从小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这也是生活基本的需要。


第九就是自制力,或者叫自律的能力。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其实一个人抽烟、酗酒,包括玩电游,都证明没有自制能力,被外界的物欲所控制。当一个抽烟的人突然戒烟了,一个玩电脑的人突然不玩了,这就证明他有强大的自制能力。


所以,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用心去研究、去引导。


孩子长大以后需要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们必须不断地跟自己强调:成绩很重要,但成绩绝对不是我们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指标。


其实我们想一想,孩子长大了,十几年以后,他到底需要什么能力?他需要独立生活,而不是考100分。


所以,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教他学会系鞋带儿、擦屁股,学会自己吃饭,慢慢地学会洗衣服,可以独立地生活,这比他会背唐诗、会学英语,其实真的重要得多。


但如果孩子有强大的自理能力,学这些东西也不一定会有难度,其实这些并不矛盾。


但今天中国的家长过度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包括体育运动这些项目的锻炼。


所以我们真的要发现孩子的兴趣,让他的心动起来,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会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玩命。


用有效的语音和孩子沟通


教育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喜欢唠叨,善于唠叨”。我今天讲的唠叨,不是让人讨厌的唠叨,而是有技巧、有水平的唠叨。


也就是说,做父母的愿意跟孩子用语言交流,用生活中的一切素材给他讲故事、讲道理,让他认识这个世界。


《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卡尔·威特是许多人认为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孩子,但他的父亲特别爱他,就抱着他每天去接触大自然,让他认识各种树木花草,开发孩子的智力,最后孩子竟然成为一个天才。


我们做父母的,要养成赞美孩子的习惯,而不是拼命地打击和批评。其实赞美也不能虚伪地赞美,不能简单地说“你真棒”!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他的赞美点,哪个地方做得好,我们就真心诚意地去赞美他。


我们一定学会区分惩戒与责骂。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惩罚。


什么叫惩罚呢?就是原计划每个周五都可以玩一小时电脑,因为这个礼拜表现不好,所以就取消了这个奖励。


而责骂就是辱骂,伤害孩子自尊和感情,让孩子觉得我们做父母的不爱他。所以我们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还要注意语言的文明,这些细节都是极其重要的。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世界著名育儿专家史蒂夫·毕德甫说:“不幸的父母,会在子女的头脑里不断地记录自己的不幸。无能的父母,留给子女的并非只有贫穷而已,子女们会依据儿时被灌输的思想,重复那些招致父母不幸的行为模式。”


这句话就在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子女的成长。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人,不要把自己的不幸经历转移到孩子身上,不要把自己对社会、对周遭的怨恨转移给孩子的潜意识,这样,就会伤害到我们自己的孩子,让他从小陷入一种自卑的情绪。


一切都是有影响的


其实保险公司常讲这段话:“一个人五年的时间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怎样的变化,取决于与哪些人在一起,听了哪些不一样的课,或者读哪些不一样的书。”


这段话也是在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有影响的,吃什么东西对健康有影响,读什么书对思想有影响,听什么课、交什么朋友对人生都会有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孟母要三迁教子,这就是环境的巨大影响力。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注重选择孩子所生长的环境,营造孩子所成长的氛围。


达芬奇说:“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中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了对母亲本身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首先从改造孩子的母亲开始。”


从这些名言里面我们都知道,其实,母亲对孩子影响是巨大的。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不是男人推卸责任,而是孩子成长的时间大部分跟母亲在一起。


如果父亲是全职的爸爸,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孩子,那孩子的性格就会像父亲多一点。


如果孩子幼年的成长时期,主要都跟保姆在一起,那么孩子也许更像保姆一点。虽然有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环境你不能忽略。


翻开人类的历史长卷,像孙中山、爱因斯坦、林肯、毕加索,这些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名人,但我们不能忘了,他们再怎么功成名就,在妈妈的心中,他们永远都只是孩子,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是妈妈的作品。


今天的课题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今天的题目是《只有家长正确了,孩子才会正确》,让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