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增速永远赶不上房价,今年还输给了小龙虾。看着“多地小龙虾涨价60%,市民直呼吃不起”的新闻,手握着各种还款日期临近的账单,你有没有紧迫感?再打开手机,中年失业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社会新闻比比皆是,如果不想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财务抗风险能力,实现收入多元化,而不能只靠一份工资。 看到有人发朋友圈广告,你不屑一顾:“这点小钱我看不上”;朋友有个兼职找你帮忙:“我追求生活和工作平衡,周末不想加班”……把工作当成唯一收入来源,固步自封,唐山收费站下岗大姐的新闻有空了解一下。如今的时代变化如此之快,凡是力所能及的合法挣钱方式都值得去了解和尝试一下,说不定哪天,你的兼职就给你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呢!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在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的技能,就是我们最直接的变现方法。比如你是个设计师,你完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接一些平面广告或者海报的私活儿;如果你是个编辑,可以趁着自媒体如此发达,成立一个新手写作训练营,并且为学员提供可靠发稿渠道。 万一你无法从本职工作起步,打开技能变现的局面,那么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个操作方式:把兴趣爱好转化成技能。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把兴趣爱好转化成技能呢? 首先,我们要理清楚爱好和技能的区别。 爱好是你自娱自乐消遣的,技能是能够帮助到别人的。所以,如果你喜欢看美剧,那只是一个爱好。但如果能够写出很好的影评,那就变成了我的技能,当这个技能被人需要的时候,就能够变现。 举例来说,当我签约了一个美剧评论平台,定期和我约稿,每篇文章2000块的稿费,这就实现了从爱好到技能变现的转变。如果这个需求又恰好是市场上非常需要的,那你就赶上了风口,说不定还有机会把技能转变成为正式职业,让自己的职业道路更加宽广。 我的朋友噜啦啦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她是建筑行业出身,但是却对传媒有着极大的兴趣。不光是停留在“看电视”的阶段,她还想学会如何“拍电视”。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两年电视编导专业以后,她的毕业作品拿了“Discovery亚洲新锐导演奖”,顺利进入了电视台,成功转行成为纪录片导演。 感谢如今发达的网络社交平台,现在技能变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猪八戒这样任务悬赏型的,也有“在行一点”这种一对一解决问题的。无论你是身材管理达人,还是擅长简历修改,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如果你的输出能力惊人,还可以考虑去大型平台开设专题课程,成为一名知识付费领域的专家,收费从几块钱到几百块不等,长期积累,收入也非常可观。 ◉ 领导型 如果你天生是个领导型人物,执行能力又很强,那么你只要能够找对风口,就成功了一半。 对于领导型人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市场调研,找对方向,然后制定可行的计划,严格地执行就可以成功了。很多领导型人物的技能变现道路都是越做越好,最后干脆放弃了本职工作,把斜杠变成了职业,让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情况比比皆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剽悍一只猫、Spenser等等,就都属于这一类型。 ◉ 情绪型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实现技能变现,这样才能保证你持续地投入精力。一个数学不好的人非要通过考取注册会计师的方法兼职,遭遇两次挫折以后兴趣全无,技能变现的探索也就宣告失败了。 对于情绪化的人来说,赚钱的最好方式就是发挥长板效应,千万不要去和自己的弱项死磕。如果你还可以通过技能变现获取社会认同感,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需求,那就更容易坚持下去,从量变到质变。 ◉ 保守型 如果你其实内心害怕改变,纯粹只是为了收入开源,那么还是找一份基于本职工作的技能,比“重新开发一门技能”更具有可操作意义。因为你的工作能力,本身就是你拥有的最大变现技能。这些技能变现的时间相对比较稳定,在家就能够完成,收入也还不错。 如果你有任何想要通过技能变现的想法,最好马上行动起来。参考《精益创业》作者埃里克.莱斯的说法,客户需求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才能准确发现,再多的前期调研也只能发现“客户认为他们想要什么”,而不是“客户实际上想要什么”。所以,千万不要让你的技能变现道路,夭折在没完没了的前期调研和精益求精的产品设计上,只有市场才是检验你的技能是否能够成功变现的最好试金石。 |
|
来自: 昵称33542116 >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