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100元的中药治好小儿黄疸

 大浪淘沙cx9dxg 2018-07-04

一切起于这样一条信息:

她是一位35岁的二胎妈妈,在二宝出生时,黄疸13.4,医生嘱咐随时监测,并且开出了双歧杆菌。

但是20多天过去了,黄疸依旧没有消失,二宝的面部依旧很黄。医院说,如果黄疸达到15,就要留院照蓝光了。

这不是一位普通的母亲,这是一位关注小道经方已经一年多的母亲哦~

她觉得中医一定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她立即咨询经方医生,在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之后,中医开出一个方子,六副药,不到一百元。如果是去医院照蓝光,那没有大几千出不来啊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且这个药不是直接给孩子喝,是让母亲喝药,通过母乳,给孩子进行治疗。

来看看效果吧!

自己的孩子用中医的方法治好了黄疸,免去了母子分离的痛苦。

不仅如此,她还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让更多的母亲知道,我们被这位母亲的慈悲心感动。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小儿黄疸这个事儿。

 

中医是怎么看待黄疸的?

 

在中医看来,黄疸的出现,就是因为身体有湿热的环境,循环也不好,就有郁热在里。

我们的老祖宗当时没有用微观的角度去看问题(可能因为微观不方便让后人传承),只是说黄疸是因为身体有湿热才产生的,其实这个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

中医的特点,就是用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在看待黄疸这个问题上,中医也是从身体的整体环境这个角度去理解的。

 

就像夏天温度很高的时候,即使下雨,我们都会觉得闷热难耐,黏腻不清爽。放在身体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身体如果有津液不足的情况,会造成循环变差,从而产生局部的郁热;

同时,这个湿度,其实就是我们身体里的湿气,湿气是不能被身体利用的废水。

所以,如果身体处于一个循环不好,有虚热,同时还有湿的环境,就很容易发黄疸。


有湿,就会想到“脾燥湿”,可以理解成,脾负责把身体里的湿给排掉,如果湿太多,就是脾干活儿不勤,出问题啦。

脾和胃互为表里,脾胃是我们身体的生化之源,津液水平的高低跟脾胃有最直接的关系。

所以津液不足导致循环变差,产生了虚热,其实也跟脾胃的功能脱不开干系。

 

西医观点帮助理解


西医认为,(以下内容相当烧脑,请不要睡着)黄疸就是因为血液中的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等因素造成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在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其实这些知识点,总结来说就是:

1、血液的质量出问题了,在中医看来,其实用三个字就可以总结,那就是:脾统血

2、肝脏的功能差了,导致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造成血液中胆红素高。

其实,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中,早就透露给我们,肝经和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肝足厥阴之脉… 抵小腹,挟胃”,肝经挟着胃呢

 

所以,总的来说,中医治疗黄疸的思路就是,先去掉那个湿热黏腻的环境,然后再从脾胃和肝胆的功能入手,解决黄疸简直信手拈来(请原谅我的装逼)

 

直接用病条和方剂来跟大家分享这个过程,先看看湿热的环境怎么改善:

《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原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

茵陈蒿,味苦,平。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太山。

栀子,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

 

它们的组合,能让湿热的环境一下子凉爽起来,黄疸存在的环境没有了,自己也就会消失啦。

但是在具体用方的过程中,要注意加上温里、补充津液的药,因为茵陈蒿汤整体偏寒凉,容易伤脾胃。可以加上生姜温散一下,再加上生地补充一些津液。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

近些年来,在国内对中医万般诋毁、抗拒的时候,国外研究中医,尤其是研究张仲景经典方剂(经方)的专利申请展开的如火如荼。

这些专利主要为韩国和日本申请的国际专利、美国专利、日本专利,其中日本申请的专利数量高于韩国。

他们研究的方剂有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大黄牡丹汤、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酸枣仁汤等等。

不仅如此,国外研究张仲景经典方剂的论文也非常多,也集中在日本、韩国两个国家,韩国的论文研究数量高于日本,研究的方剂多,其中就有茵陈蒿汤。

 

尤其是对于茵陈蒿汤,日本人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在茵陈蒿汤中,当茵陈蒿、栀子、大黄是3:2:1的配伍关系时,胆汁会急速分泌,单用其中的任何一味,都没有如此强大的效果。

而我们的老祖宗在当时是怎么发现这个的?并且是怎么想到用这几味药,按这个比例组成方剂的?

简直不敢多想啊,我们的老祖宗是什么样的存在啊,细思恐极啊!

再想想这样的实验竟然是日本人做的,简直更加细思恐极啊!!!

 

收。

用了茵陈蒿汤,黄疸退了,就完事儿了?

不要走,朋友——茵陈蒿汤中的药都是寒凉的药,在改变身体湿热环境的同时,是会伤到脾胃的。

所以在治疗小儿黄疸的时候,会让母亲喝茵陈蒿汤,然后通过母乳给孩子治疗。

并且,在使用完茵陈蒿汤之后,一定要及时恢复脾胃,可以阶段性地给母亲使用半夏泻心汤,恢复脾胃的功能。

母亲的脾胃功能恢复了,乳汁的质量也会提高,孩子喝到的母乳质量就更高,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之前因为茵栀黄口服液与注射液被禁用,又掀起了一波怼中医的热潮:中成药害死孩子!

茵栀黄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
首先,茵陈蒿汤本来就寒凉,又加上了黄芩和金银花,都是偏寒凉的药。所以茵栀黄口服液是非常寒凉的!
但在经方使用的过程中,是会进行化裁的,会加上生姜这样温热的药味,顾护脾胃。
就像陈修园老先生总结《伤寒论》时用的那六个字:保胃气,存津液——提醒我们用药时要时刻记着这个法度。

其次,中药提取物不等于中药!中药提取物不等于中药!中药提取物不等于中药!(我必须要说三遍)
就像在人的身上可以提取DNA,对吧,但是人的DNA本身可以吃饭吗?可以走路吗?可以打怪兽吗?
必然是不能的啊!DNA就只是DNA,它不是你!提取物就是提取物,它不是中药本身啊!


最后,希望大家能对中医有更多的信心,希望我们能一起学习中医,传播中医,让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继续在我们手里发扬光大。

感谢给了这篇文章契机的妈妈,也感谢大家!



特别提醒:

小道经方视频以及文章只做教学指导,不针对具体临床治疗,如果有需要请咨询经方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